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龍江瓜子需盡快趕上 價格佔一定優勢
2011-12-06 09:15:21 來源:生活報  作者:孫海穎 仲亮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生活報12月6日訊 20年前,黑龍江瓜子產業在全國獨領風騷;20年後,內蒙古瓜子產業異軍突起。黑龍江和內蒙古作為全國瓜子兩大主產區,之間的競爭從來沒有停歇過。不過,綜合對比兩地近幾年來向日葵的品種、種植規模、管理程度、市場流通,黑龍江已經被落在了後面。做大做強黑龍江地產向日葵產業,發展黑龍江地產瓜子品牌,已經成為當下我省瓜子產業的目標。專家表示,龍江瓜子還是有自身優勢的,要想東山再起還有許多不足和劣勢需要盡快趕上來。

  價格PK我省瓜子佔一定優勢

  在哈達批發市場,記者看到,內蒙古生瓜子的批發價格在4.2-9元/斤之間,批發商孫冬莉說:『內蒙古瓜子利薄,除去每噸600多元的運費,批發出去每斤只賺1毛錢,但是因為品種多,走貨快,我們還是願意去內蒙古找貨源,靠大批量走貨掙錢。』

  而在哈市街頭的炒貨攤上,內蒙古瓜子價格在9-15元/斤之間,『地點不同價格也不一樣,要是在道裡的一些高檔小區周邊擺攤,最好的內蒙古瓜子能賣到18元/斤。』在科大小區附近賣瓜子王勇說。

  在哈市批發市場記者了解到,因為種類較少,銷量不好,龍江瓜子的價格則在3.8-4.2元/斤之間。孫冬莉說:『十年前,剛做瓜子批發生意時,龍江瓜子批發價1塊錢左右,內蒙古瓜子兩三塊錢,這幾年內蒙古瓜子因為銷量好,漲價很快。』

  據省農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副所長黃緒堂介紹,龍江瓜子的主要銷售地點都集中在省內鄉鎮,消費層次低,批發價格一般在3.3-4.5元/斤,如果是大的加工廠收購,價格還會更低。

  產量PK內蒙古瓜子產量超出一倍多

  從種植面積上講,目前,內蒙古是全國第一大葵花子生產區,最多時種植面積達到600萬畝,是黑龍江種植面積的2倍。哈達批發市場批發商鄭宏旺說:『內蒙古瓜子產量高,濕度低,各個都是飽滿、粒大的好瓜子,一斤生瓜子去除乾癟雜殼後能出8-9兩,這也是內蒙古瓜子深受街頭炒貨商歡迎的主要原因。』

  黃緒堂介紹說:『內蒙古瓜子因為氣候條件乾燥,土壤鹼度適合,加之引進國外優良品種,所以畝產比龍江瓜子要高出20-50公斤,龍江年產葵花子總量約7.2億斤,而與內蒙古年產約18億斤的數字則相差甚遠。』

  品質PK內蒙古瓜子個大吃著香

  鑒別品質首先是品。內蒙古葵花主要種植區五原縣天呈食品公司的孫津德說,現在內蒙古葵花種子基本是美葵的天下,好幾百塊錢一斤也不愁賣,有30多個雜交新品種。

  孫津德說的美葵是指從美國引進的雜交葵花種。黃緒堂說:『美國雜交向日葵品種產量高、成子整齊,現在基本壟斷內蒙古瓜子種子市場,但是,同樣的美葵品種到了黑龍江,長勢普遍不好,多數無法抵御東北地區病蟲害,這也是美葵為何不能在黑龍江大面積推廣的原因。』

  其次是質。炒了二十多年瓜子的董兆林說:『內蒙古瓜子總體來講大小尺寸均勻,顏色黑亮,賣相好看,子大吃著香。每個品種都有各自的特點,比如7101皮薄,個大;5009個頭整齊,吃著香。而地產瓜子大小不一,看著不整齊,賣相不好,而且大多有蟲眼,癟殼的也多。』

  在黃緒堂的實驗室裡,記者見到了今年本地產的龍食葵1、2、3號瓜子,仔細觀察品嘗,其外觀、飽滿度和味道確實有很多性狀略輸於雜交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