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哈爾濱
搜 索
入冬寒冰城樓市霜瓦冷 調控政策下哈埠樓市觀察
2011-12-15 08:36:33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張瑜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12月15日訊 從去年初起,國家對房地產市場實施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今年秋天,哈爾濱房地產市場傳來陣陣涼意。調控兩年,哈爾濱樓市進入“瓶頸期”,市場化推動與“有形之手”互為博弈,歲末的冰城樓市再次站在十字路口。

  漲焦慮跌忐忑——消費者“步步驚心”

  12月的哈爾濱樓市,看著貌似下行的房價,卻讓很多人止住了追漲時的瘋狂,陷入更深的糾結。

  拐點真的來了?是不是“假摔”?該不該出手?能不能再跌?之前買到手的房子會不會縮水?一連串的疑問讓放緩的房價也沒能解開消費者緊鎖的眉頭。

  據統計,11月28日~12月4日,哈爾濱市商品房共成交986套,成交面積92298平方米,較上周減少8577平方米,降幅為1.2%;成交均價為5502元/平方米,比上周下降22%。2011年最後一個月一開月,哈市樓市走出一波量價齊跌的行情。

  “房價漲個不停的時候,我們這些無房者焦慮甚至絕望,恨不能一頭穿越回到幾年前,哪怕欠一屁股債也要早早買房。那時候盼著降價,想著只要有所松動就趕緊出手。”2006年碩士畢業的姜女士,一直想買房結婚,結果剛踏入社會就被籠罩在高房價的陰影裡。“現在房價不漲了,個別樓盤還有像‘買房送車’這樣的優惠,也算是變相降價,可我心裡卻更忐忑。一方面,現在出手,萬一過兩天再降怎麼辦?這麼高的房價,稍微波動一下,就是工薪層多少年的心血。另一方面,如果現在不買,誰又能肯定這一次房價不會像2008年一樣做個‘俯臥橕’?如果錯過了這波行情,等房價再次瘋漲起來,就不知道什麼時候還能有機會買到房子了。”誰都想抄底,卻沒人知道那林立的高樓下,底有多深。

  不僅無房戶糾結,更忐忑的還有一批早已住進自己房子裡的人。

  45歲的公務員王先生全家名下已經有兩套住宅,除了目前住的這套房子外,第二套房是房價高企的2009年末,他禁不住親戚朋友的勸說和瘋漲之下房價的誘惑,動用自己和妻子的養老儲蓄在江北買下的投資房。“當時覺得房價連續10年看漲,‘貨幣換房’可以用來抵御通脹、借房增值。可看現在這行情,短期內房子是要卡在手裡了。”

  的確,2009年以前的5年裡,哈爾濱主城區二環以內的房價翻番並不稀奇,甚至漲至原來的三到四倍。“高燒”的房價燒紅了許多人的眼睛,房子被等同於自動增值的財富,沒人再記得“風險”二字,直到這次調控來襲。

  面對低迷的房市,投資買房者當初賺錢增值的初衷不僅很難實現,更難的是, “王先生們”今後還要承擔房價大幅下跌可能帶來的高風險。這樣的懮慮讓有房一族陷入“兩難”的尷尬。

  以降價博銷量——開發商“儲糧過冬”

  房價真的下降了。10月,哈市主城區住宅銷售均價7345元/平方米,環比下降2.68%。

  幾個月來,越來越多的跡象顯示,樓市價格轉機已現。當一線城市頻頻傳來樓盤明降的消息時,相比之下,冰城樓盤卻顯得“扭捏”得多:除了人們手機裡不斷塞進來的樓盤廣告短信,更多的還是“看房有禮、購房有驚喜”的暗惠,明確的折扣也顯得十分微薄。微降的房價沒能換來消費者的購房熱情,開發商“儲糧過冬”的計劃在11月的一組數字面前有些刺眼:哈爾濱主城區商品房成交量3296套,環比下降0.08%,同比下降31%。如果說環比的微降還不夠說明問題的話,那麼同比達到三成的成交量降幅,則明確傳遞了北方冬天的寒意。

  與消費者的集體焦慮不同,哈市經濟學者對這樣的數字表現得更加淡定。哈爾濱理工大學經濟學教授楊文超認為,國家調控政策一直不放松,堅持兩年後,現在房價在一二線城市出現松動下滑的趨勢並不奇怪。在他看來,限購、限貸、提高房貸利率都是抑制消費的重要行政手段和經濟手段。如今的樓市只是對堅持兩年多宏觀調控政策效果的真實反饋。但就此認定哈市房產市場出現拐點,他也並不認同,這其中的不確定因素主要取決於目前到明年三四月份期間的調控政策走向和樓價大趨勢。

  而在哈爾濱房地產商會會長桑洪眼裡,當前哈埠樓市“滯漲”已是毫無疑問,但跌多少目前還是個未知數。另外,作為本土房地產開發商,他眼中滯漲的原因也呈現出明顯的區域特征。

  與內蒙古鄂爾多斯康巴什在建住宅區工地上那些一夕之間消失的機器轟鳴聲不同,12月的哈爾濱建築工地雖然也是一片蕭瑟,但在這座城市裡並不突兀,因為這裡的停工只是季節性間歇。

  “往年的11、12月份也是我省房屋銷售的淡季。”桑洪以此解釋近期成交量的下降,這種說法也剛好可以印證11月末哈市兩個區出現的單日“零成交”現象。

  潘石屹在網上說,年底是很多開發商付款的高峰期。桑洪表示,年底對哈爾濱開發商來說的確存在資金壓力,但不會特別強烈。因為今年哈爾濱是在9月下旬開始出現銷售減緩的現象,9月前的樓房銷售比較穩定,所以相對全國許多地區的一片慘淡,哈爾濱房企的資金情況比較樂觀。而對於不久前佳木斯發生的因樓房工程付款引起的糾紛,他表示這僅是個案,不能代表目前我省普遍現象。

  低迷並發癥——相關產業“一地雞毛”

  哈爾濱的樓市繃不繃得住尚未可知,有些行業已開始hold不住了。

  12月初的哈爾濱東方家園家具城裡,稀稀落落的顧客轉得漫不經心。“買的還沒賣的多”,一沙發銷售員這樣形容商場低落的人氣。誰能想到,就在兩年前,這些商場還是門庭若市,許多商家甚至趕不及生產,消費者要排著隊提前預訂,再等上10天半個月纔能收到心儀的家具。兩年前的盛景不再,剩下的是為“高燒”埋單的一倉庫積壓產品。

  這種場面不是個案,在上輪購房狂潮中賺得盆滿缽滿的建築、裝潢、家具、家電等行業在這場寒潮前同樣猝不及防。哈爾濱多家家具家居商場紛紛緊隨樓市進入寒冬,家電商場使出團購、主題購、返利等促銷手段,效果依然不明顯。1~9月,哈市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中,建材類消費品零售額增速同比回落超過六成。

  國家統計局網站一篇文章稱,房價飛漲已經成為制約城市居民消費的障礙,給我國當前最為急迫的啟動內需帶來負面影響。受影響的遠不止“房奴”們的生活質量,與百姓其他方面消費相關的行業,如餐飲、旅游、培訓等此時也深受其苦。這些行業的發展腳步也因此而放緩。有人直言不諱地說:“高房價正在透支中國消費的未來。”

  鏈接兩年調控政策回顧

  -2010年1月10日,“國十一條”提出二套房貸首付比例不得低於40%

  -2010年4月17日,國務院發布“國十條”,遏制房價過快上漲

  -2010年9月29日,“新五條”出臺,要求限定居民家庭購房套數

  -2011年1月26日,“新國八條”將第二套房貸首付提昇到60%

  -2011年7月12日,“新國五條”傳遞調控政策長期從緊信號

責任編輯: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