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27日訊 題:“三級配套”助力城鎮化建設駛入快車道——《特色城鎮化崛起黑龍江》系列報道之七
記者 顧碩
貧困戶住進了廉租房,低收入家庭搬進了經濟適用房,礦區非礦區棚戶區居民搬到了新樓房……4年啟動建設2億平方米保障性住房,極大地提昇了全省城鄉近400萬戶、1000多萬人口的居住質量。全國位居第一的保障房建設數量,世界規模最大的民心工程和安居工程,源於龍江!
作為民生重點工程,我省拿出“真金白銀”支持配套建設,落實以省、市(縣)和墾區、林區、礦區、油區三級配套,逐級放大了國家賦予黑龍江省棚戶改造、危房改造和保障房建設約300萬套的大政策。4年間,全省投資近3000億元用於“三棚一草”和保障房建設,國家補貼約200億元,全省財政投資約600億元,農墾、森工、礦區、油區“四區”企業投入800億元和職工注資達1400億元,形成了1:3:4:7的四級疊加放大效應。
在“三級配套”的“大馬力”助推下,汽笛已長鳴,龍江城鎮化建設毅然駛入快車道。
|
“好政策”讓百姓住有所居
家住哈爾濱市南崗區林科家園的李濱生,是2009年哈爾濱市補貼廉租戶的受益者。回想起當年,李濱生拿到廉租房鑰匙的那一刻,高興地喊著“我有新房子了”,至今仍讓他感動不已。李濱生說,這個房子寬敞,采光好,沒事的時候養養花,打掃一下屋子,我在這個房子裡已經住兩年了,現在仍然保持的跟新房一樣,自己住著心情也舒暢。
據了解,哈爾濱市自2003年啟動廉租住房保障制度,是較早開展廉租住房保障工作的城市之一。七年來,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建立了分層次、多渠道、全覆蓋的廉租住房保障制度,在投入建設資金、擴大保障對象覆蓋面、提高保障標准等方面走在全省乃至全國前列。
截至2011年10日,哈爾濱市保障房已開工建設9.9萬套,開工率達到113.4%。中心城區目標任務是4.65萬套,現已開工建設5.37萬套,其中棚戶區改造計劃37781套,已開工39413套;廉租房計劃開工2000套,現已開工2276套;經適房計劃開工2000套,現已開工並交付使用7658套。同時,為了全力完成國家和省分配的保障房開工建設目標,還要進一步加大對保障房項目的教育、醫療、交通和商服等配套設施的建設和招商力度,以保證讓市民住上舒心的保障房。
“好政策”讓龍江百姓住有所居,在城鎮化建設中,饒河農場、雲山農場也頗具特色地成為大力抓好民生工程的典型。
|
“大力度”推進安居工程建設
“寧可砸鍋賣鐵,也要保障配套資金到位”。2008年以來,黑龍江省委著眼於增強全省城鎮化提速的“動力引擎”,迅速改變以往黑龍江省農房磚瓦化率僅為60%、城鄉上千萬農民居住在棚戶區、泥草房的巨大歷史欠賬,力爭黑龍江成為全國棚戶區和泥草房改造規模最大的省分。
2011年是黑龍江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任務最重、難度最大、投入最多的一年,也必將是成效最好、改善最多、變化最大的一年。黑龍江省今年要完成83萬套的建設任務,佔全國建設總量的8.3%,任務十分艱巨。黑龍江省按照任務不減、投資不減、力度不減的要求,集中推進。
|
我省相繼出臺了10個“三棚一草”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設的規范性文件,實施了棚改“拆一還一”、廉租住房租售並舉等政策,為保障性安居工程順利推進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橕,並堅持在棚改項目中配建保障性住房,將保障性住房和棚改資金捆綁使用,實現了棚改和保障性住房建設的雙推進。
據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黨組書記、廳長楊佔報介紹,目前,黑龍江省已初步形成了以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賃住房建設為重點、以棚戶區和泥草房改造為支橕、以經濟適用住房為補充的覆蓋城鄉中低收入群體的新型住房保障體系。居民住房條件明顯改善,基礎設施建設逐漸強化,城鄉面貌得到改變。
|
“多渠道”籌資助力城鎮化建設
在推進棚戶區改造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中,籌資難成了重點破解問題,多渠道籌資勢在必行。
單純靠政府的錢解決不了保障性住房全部建設資金問題,各有關部門加強了對上溝通協調,爭取國家更多的資金支持。我省把財政超收部分傾斜於保障性安居工程。在年初預算安排基礎上,拿出不少於省級超收三分之二的比例,用於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各市縣將當年超收財力的大部分投入到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不折不扣地落實好國家和省政府規定的資金配套政策。
|
設立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投融資平臺,以最大限度解決資金瓶頸問題。鼓勵和支持各市縣與銀行進行合作貸款。積極探索發行企業債券、私募債券和政府債券等金融產品,積極利用保險、信托等其他資金。在規劃布局上,考慮將棚戶區改造與商品房開發結合起來,完善基礎設施和綠化美化,促進土地昇值。將臨街濱水地段進行商業開發,其增值部分用於保障性住房建設。同時,堅持市場化運作,創造寬松環境,鼓勵各種投資主體參與保障性住房建設。

雲山農場的建設者。資料圖
多渠道籌資取得立竿見影的成效。截至10月底,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完成投資837.2億元,開工86.75萬套,竣工37.8萬套,開工率和竣工率分別為102.6%和44.7%。
老有所養、病有所醫、住有所居已成為現實。老百姓腰包鼓了,身板直了,精氣神更是足了……龍江人民的幸福指數節節攀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