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文化長入』第三產業異軍突起 ——《特色城鎮化 崛起黑龍江》系列報道之八
2011-12-29 15:49:19 來源:東北網  作者:孫曉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29日訊 題:“文化長入”第三產業異軍突起 ——《特色城鎮化 崛起黑龍江》系列報道之八

  記者 孫曉銳

  《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對文化產業發展作出部署,即構建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形成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文化產業格局,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近年來,我省注重文化發展對經濟支橕的“靈魂”、“血脈”作用,用城市大開發帶動文化大發展,又通過文化大繁榮支橕經濟大發展現已初見成效。

  文化產業發展催鞭揚馬

  2010年,全省文化產業實現增加值210億元,增長32.1%,佔全省GDP2.1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3.1%,分別比2005年提高0.2和0.7個百分點。“十一五”時期年均增長16.4%,比年均經濟增長率(11.9%)高4.5個百分點。

 
動漫佳作《探索地球村》。資料圖

  我省建成國家級文化產業試驗園區1個,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5個,省級文化產業園區(基地)15個,產業集聚效應明顯增強。省動漫基地入駐企業已達258家,注冊資金超10億元,年生產動畫能力超過3萬分鍾,2010年銷售收入達50億元。《雪娃》榮膺首屆全國十佳卡通形象,《帽兒山的鬼子兵》、《探索地球村》等多部精品力作在央視播出,《探索地球村》、《萬國爭霸》成功出口30多個國家和地區。大慶“北國之春”夢幻城,著力打造成“世界一流、中國唯一”的集大型游樂、旅游度假、休閑娛樂、商業會展、生態居住為一體並具有北國風光特色的文化休閑產業項目,預計總投資600億元,已完成投資29.7個億。計劃2016年全部建成,預計年可實現營業收入300億元,吸納就業人員3萬人。

  黑龍江出版集團、黑龍江日報報業集團、黑龍江廣電網絡公司等骨乾企業實力大幅提昇。2010年,全省廣播電視實現增加值20.1億元,同比增長6.9%。新聞出版實現增加值21.8億元,同比增長7.8%。截至今年9月底,8家重點文化企業的總資產、總收入、稅收總額分別達62.5億元、33.5億元和0.92億元。

  2011年,全省超千萬元已建、在建項目62個,其中,超億元項目45個,列入省發改委重點項目11個,計劃投入總金額268.3億元。


 
第五屆魯迅文學獎獲得者張雅文。東北網記者 孫曉銳 攝

  龍江文藝精品異軍突起

  “十一五”期間,“龍”字號文藝精品相繼問世,全省在全國性文化藝術賽事和評比活動中獲獎近600項,龍江文化建設碩果向世人全面展示著龍江風格、龍江風韻。

  遲子建的長篇小說《額爾古納河右岸》榮獲“茅盾文學獎”,填補了27年來東北四省區的空白;張雅文的報告文學《生命的吶喊》、李琦的詩歌集《李琦近作選》、黑鶴的短篇小說集《狼獾河》獲得魯迅文學獎和兒童文學獎;話劇《風刮卜奎》、大型歌舞《中華吟》、音樂劇《蝶》榮獲“文華獎”、“梅花獎”;黑龍江文學界在中宣部和中國作協設置的國家級文學獎項中實現了大滿貫。

 
央視熱播劇《馬迭爾旅館的槍聲》。資料圖

  影視藝術創作領域刮起了“龍旋風”,電影《千鈞一發》、《破冰》獲上海國際電影節和中國長春電影節九項大獎,電視劇《松花江上》、《鄉村愛情故事》、《鄉村愛情交響曲》、《奪糧剿匪記》、《馬迭爾旅館的槍聲》等相繼在央視黃金時段熱播,廣播劇蟬聯全國廣播劇大獎“20連冠” ,創造了全國文藝作品評獎的奇跡。


 
全省農家書屋工程建設經驗交流會在七臺河市召開。東北網記者 孫曉銳 攝

  公共文化建設實惠於民

  “十一五”期間,全省累計完成公共文化設施建設項目1223個,總投資29.5億元,建築面積89.7萬平方米。

  省直文化設施得到改善,計劃投資5億元、建築面積5萬平方米、建設用地12萬平方米的省博物館新館已破土動工。省歌舞劇院新建院捨財政投入800萬,新增面積5000平方米,國有資產增值至億元以上;投入837萬元維修了省民族博物館(哈爾濱文廟);大慶市歌劇院、大慶市博物館、齊齊哈爾市圖書館等一批重點文化設施如期竣工。

  截至目前,全省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已建成省級分中心1個,市級分中心13個,縣級支中心81個,農場中心82個、鄉鎮服務點479個、村級服務點9054個,實現了全省的全覆蓋。具有黑龍江特色的文化信息資源庫群數字資源總量已達30TB。為基層群眾提供了內容豐富的科技、農業技術、影視、戲曲、書刊等資源服務。

  全省13個市地、65個縣(市)、907個鄉鎮,共建成農家書屋3270個,惠及農村人口774萬人,覆蓋率達36%。

  廣播電視覆蓋工程、農村電影放映工程、農家書屋建設工程進展順利,有力地推動了文明村風建設,提昇了農民文化生活品位。

  農墾系統在“十一五”期間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也取得了巨大成績。目前墾區建設博物(紀念)館、場史館30餘個。農場文化館78個,綜合文化活動室350個,圖書館(室)520個、衛星地面接收站103個。管理局、農場有文化廣場94個。建設了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黑龍江農墾分中心”,9個管理局支中心,103個具備局域網條件的農場基層服務站,624個管理區基層服務點,實現了信息資源共享工程覆蓋100%。

  2008至2011年,黑龍江全省文化事業費投入近30億元,超過2000至2007年總和,年均增長20%;全省文化產業發展風生水起,年均遞增高於全省經濟增幅50%以上;帶動全省旅游、服務業發展年均遞增30%和12%以上……

  ——龍江湧動文化春潮。按照中央的要求和我省文化發展現狀,我省提出《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實施意見,確定了文化建設“八大工程”,推動龍江文化發展繁榮。

  ——文化力量蓄勢勃發。我省提出,把文化產業打造成全省支住產業,到“十二五”末期實現文化產業增加值達1000億元,佔全省GDP的5%,

  ——提速發展文興龍江。我省文化產業將在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前行的“雁陣”中不斷奮發晉位,引吭長鳴。

首頁  上一頁  [1]  [2]  [3] 

責任編輯:代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