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2011年哈爾濱完成惠民投資288.5億元 百姓件件得實惠
2012-01-15 10:04:22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小區庭院安裝上健身器材,群眾文化生活不斷豐富。圖為改造後的哈紡小區210棟。

    五年來,哈爾濱市10萬餘人通過廉租、公租、經適房政策解決住房問題。圖為廉租房抽簽選號現場。

  完成投資288.5億元 百姓件件得實惠

  ———群眾房子更大了,庭院更漂亮了。一是實施棚戶區改造、廉租住房、經濟適用住房、公租房和農村泥草房建設,10萬戶城鄉居民住房條件得到改善。完成棚戶區拆遷改造370萬平方米,26875戶住房困難家庭回遷新居;在房改項目中規劃配建廉租住房2095套,全部開工建設,新增廉租住房受益戶2205戶,通過公開搖號為1126個家庭配租了廉租房;提供經濟適用住房房源7034套,發放經濟適用住房補貼1000戶;規劃建設公共租賃住房10000套;拆除農村泥草房6.03萬戶,全部喜遷新居。二是實施改造舊有庭院、建設綠化示范村屯項目,有效改善了群眾生活休閑環境。100個村屯實現高標准綠化,500餘個庭院舊貌換新顏,昔日的“老大難”成為今日城市發展的新亮點。三是實施小鍋爐並網改造、既有建築節能改造項目,有效改善了城市整體環境面貌。並網拆並分散小鍋爐497臺,改造陳舊老化管網340公裡,新增集中供熱面積2279萬平方米,集中供熱普及率由67%提高到72%, 10萬戶居民受益。實施既有建築節能改造320棟、224萬平方米,惠及百姓2.6萬戶,實現了“節約建築能耗,改造居住環境,提昇城市形象”三位一體統籌建設目標。

  ———道路更暢通了,生活更安全了。一是加強橋梁、道路改造建設,進一步拉開了城市路網結構。陽明灘大橋、松花江公路大橋建設隊伍披星戴月搶工期,兩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的希望成為現實。城鄉道路同步改造,140項道路改造、56萬平方米二環區域內土路改造項目提昇了道路通行能力,農村公路累計開工建設546.2公裡,有效改善了農村道路交通狀況。二是加強公交車輛管理、調整公交線路、闢建停車泊位,進一步規范了城市交通秩序。今年更新、新增了480輛大容量公交車、新建11508個免費停車泊位,方便了群眾出行。三是加強社區基礎設施建設和農產品市場、城市重點部位的安全監管,進一步提昇了城市服務管理能力。“天眼工程”三期完成1700多個監控攝像機和34000個監控設施安裝任務,城市技防水平大大提高;城區社區辦公用房基本達到建築面積300平方米以上,社區服務能力、減災抗災能力均得到加強;同時加強了標准化農家店和農產品質量檢測,為市民的餐桌把住了第一道關卡。

  ———就業更省心了,機會更多了。一是開闢就業渠道,確保全市零就業家庭動態為零。累計安置城鎮新增就業12萬人,登記失業率為3.02%,安置零就業家庭491人,全年始終保持動態為零目標。二是落實就業政策,確保靈活就業人員補貼發放到位。按照省政府對靈活就業人員社會保險補貼新政策,定額足額發放到位,全市共補貼了2.26億元。三是加強創業培訓,確保以創業帶就業。全年對9000餘名下崗失業人員進行創業培訓,創造就業崗位2.7萬個,受訓後成功創業或自謀職業人數達到培訓總數的67%。同時,重點加強殘疾人就業安置工作,全市就業保障體系更加完善。

  ———困難群眾更有保障了,生活“更上一層樓”了。一是采取低保提標,保障了城鄉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城市市區低保標准由310元/人·月提高到360元/人·月,農村低保標准從年人均1200元提高到年人均1350元。同時在年節前為低收入困難家庭和低保家庭發放節日補助,保證困難群眾有錢過節。二是通過醫療保險政策的提標擴面,保障了城鄉困難居民病有所醫。醫療保險增設了每年個人135元的繳費標准檔次;將城鎮居民門診就醫納入統籌金支付范圍;取消城鎮居民中困難人群住院起付線,統籌支付比例提高5個百分點,減輕了困難群眾就醫負擔。三是健全養老服務體系,保障了城鄉老人老有所依。在城區完成110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的建設、香坊區老年宜居社區主體建成、整合168家小型連鎖養老機構、增加了3000張養老機構床位;啟動了農村居家養老服務,實現了城鄉為老服務的同步發展。四是擴大扶貧幫扶、安全飲水工程,保障了農村特困群體生活。116個貧困村整體脫貧,28萬農民吃上放心水,1700戶殘疾家庭住房得到改造,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困難群眾的生活難題。

  ———教育發展更均衡了,更公平了。新建了愛建中學、十七中學、六十三中學和十九中分校,改造了城區8所薄弱學校,對80所義務教育學校實施標准化建設。完成1276所學校結對幫扶,對寄宿制學生、貧困農民工子女等7萬餘人發放了助學金。

  ———看病更便宜了,衛生服務更健全了。開展了省、市屬三級醫院與縣(市、區)政府和縣級醫院合作共建,雙城、尚志等一批縣級醫院通過二級甲等醫院評審,就醫環境更好了。實施了基本藥物制度和藥品零差價銷售,百姓就醫買藥享受到實實在在的優惠。加強慢性病管理,提高人均公共衛生服務經費、120萬育齡婦女進行免費健康檢查、100名脣?裂患兒免費治療、3000餘名殘疾人得到醫療救助,衛生服務體系和功能不斷完善。

  ———文化生活更加豐富了,休閑健身的活動場所更多了。通過金河公園的竣工、哈爾濱音樂廳、50個休閑廣場的建成、社區圖書館和健身路徑建設,以及2區8縣(市)雙向電視網絡數字轉換系統的實施,群眾文體活動場所不斷增多,群眾文體需求不斷得到滿足。

  201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經過哈爾濱市各相關責任單位的努力,截至年底,年初確定的40個惠民行動項目全部完成既定目標任務,實際完成投資288.5億元,為年投資計劃的141%。


 

市政府辦公廳領導帶隊檢查社區基礎設施建設情況。

市政府辦公廳作為項目推進單位,經常實地督查項目落實情況。圖為工作人員督查道路改造情況。

哈爾濱市從2007年以來,連續實施庭院改造項目,一批庭院舊貌換新顏。圖為改造後的哈藥路39號院。

 既有建築節能改造項目,實現了城市美化和居民生活條件改造改善的雙贏。

 

  四措並舉推項目

  全力以赴保民生

  為確保為民承諾的事項件件落實,項項兌現,市政府采取強有力措施對惠民項目進行推進。一是領導重視,落實責任。2011年初市委常委會和市政府常務會議專題逐項確定2011年哈爾濱市惠民行動項目。在推進落實期間,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多次對惠民行動開展情況做出批示,並親臨實地視察惠民行動項目落實情況,協調解決有關問題。各相關牽頭單位主要領導也高度重視惠民行動工作,按照市政府責任分解表,落實了具體責任人,形成了強有力的工作推進體系,保障了項目落實。二是政策扶持,加大投入。本著民生優先的原則,市政府和各區、縣(市)政府將惠民行動項目所需資金納入財政預算,保障資金按照項目實施進度及時撥付到位。2011年惠民行動項目完成投資288.5億元,其中市財政、市財力以及各專項資金投入約41.5億元,區縣(市)投入約34億元,國家和省投入約15億元,社會化融資約198億元。三是跟蹤公示,群眾評議。惠民行動項目乾的好不好百姓說的算。2011年市政府加大了惠民項目群眾參與力度,在謀劃之初,通過新聞媒體多方征求市民的意見建議,問需於民;在項目推進過程中,首創了“惠民行動陽光運作,項目成果百姓評議”的工作模式,在市政府門戶網站的“惠民行動”專欄裡,市民隨時可以參與評議,今年群眾提出的1600餘條意見建議均得到答復。同時,今年市政府還加大了惠民行動宣傳力度,在哈爾濱電視臺、哈爾濱廣播電臺開設惠民專題,黑龍江日報等媒體專題宣傳報道78篇,群眾對惠民行動的知曉率不斷提昇。四是加強服務,全力推進。為讓百姓盡早享受到惠民成果,市政府要求各項目牽頭單位每月3日前報進度,同時對進展緩慢的項目及時加強督辦服務,實地解決存在的問題,今年共召開推進會、協調會28次,幫助協調解決問題14個,對棚戶區拆遷改造等12個階段性進展較慢的項目進行專項推進。各項目單位更是發揮五加二、白加黑精神,日夜兼程搶進度,市住房保障局在上半年落後的情況下,首創在新聞媒體上向市民周報告制度,實現了下半年推進項目和接受社會監督的雙贏;市建委在全國首開極寒高緯度地區冬季施工先河,實現建設質量速度的跨越式發展。各項目單位自加壓力,全力保障了各惠民項目的推進落實。

  市政府辦公廳

  2012年1月9日


 

 

棚戶區改造項目解決了群眾住房緊張問題。圖為香坊區祥和家園回遷居民喜遷新居。

  

大容量公交車上線運營,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群眾乘車難問題。

  

[1]  [2]  [3]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邵春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