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哈爾濱開出未來五年幸福清單 幸福首次寫進黨代會報告
2012-01-15 11:05:26 來源:生活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4萬元左右

  哈市基本解決住房問題達到基本人均居住條件

  “大力改善民生,共創幸福生活”、“哈爾濱必將以更加繁榮、幸福、文明、和諧的新形象展現在世人面前”、“人民幸福指數進一步提高”、“不斷提高群眾生活質量,不斷增強群眾幸福感”……

  過上幸福的生活,是許多市民對人生最美好的期盼。14日,這個極富個人情感色彩的感性字眼,卻第一次被寫進了哈爾濱市第十三次黨代會那份嚴謹厚重、氣勢磅礡的報告中。而這也預示著,從此,“幸福”不再僅僅是哈爾濱市民個人的感受和期盼,而成了哈市市委市政府未來的工作目標和重點。

  構建15分鍾生活服務圈、開通地鐵1號線、啟動建設地鐵2號線、3號線,建成松北火車站、謀劃松花江下游新跨江通道……如何能讓冰城市民生活更幸福,黨代會報告中開出一份沈甸甸的“幸福清單”,增加群眾收入,改善居住條件,方便群眾生活,未來五年冰城的幸福生活正在向市民招手,讓市民更值得期待。

  【幸福五年·目標】

  五年後冰城更加繁榮

  報告指出,當前,哈市新戰略的實施雖然取得了顯著成效,但也僅僅是開端。今後五年是實施新戰略的關鍵時期,是實現跨越發展、努力晉位的關鍵時期,也是哈爾濱徹底擺脫被邊緣化的危險,在未來競爭中佔據主動地位的關鍵時期。跨上這一步,哈爾濱將站在一個新的山峰上,將把哈爾濱帶入一個新境界,將迎來一個真正巨變的哈爾濱。

  而對於巨變後的新哈爾濱啥模樣,報告中提出,哈爾濱巨變有“四大形象標志、四大民生指標”,詳實的數據勾勒未來冰城市民的幸福程度。五年後,哈爾濱必將以更加繁榮、幸福、文明、和諧的新形象展現在世人面前。

  


 

  【幸福五年·四大民生指標】

  人均收入翻一番住房問題得解決

  “四大民生指標”代表哈爾濱進入了民生福祉的新境界。

  收入:人均翻一番

  五年後哈市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萬元左右,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4萬元左右。人均收入比現在翻一番。

  住房:基本解決

  未來五年,哈市基本解決住房問題。實現住有所居,達到基本的人均居住條件。

  公共服務:大為改觀

  社會公共服務達到新水平。教育、衛生、醫療、交通、文化、社保、供熱、小區物業等基本公共服務條件大為改觀,群眾文明素質進一步提昇,公共安全感進一步增強,人民幸福指數進一步提高。

  訴求:妥善處理

  多年積累的群體性突出矛盾基本解決。努力滿足群眾合理訴求,妥善處理一批群眾反映突出、情況復雜、久拖未決的疑難問題,及時跟蹤化解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社會更加祥和安定。


  【幸福五年·四大形象標志】

  老城勁吹歐陸風新城雄姿傲華夏

  報告提出,“四大形象標志”代表哈爾濱進入了跨越發展的新境界。

  老城:

  勁吹歐陸風情

  五年後,哈爾濱的老城展現歐陸風情新貌,其中,基礎設施更加完善,棚戶區改造基本完畢,群力等適宜人居的新區普遍呈現,哈西新商埠、華南城、國際農博中心等新的大型商業現代服務業綜合體將矗立在我們面前,中華巴洛克、俄羅斯風情園、新的歐洲城等將再現她的風情,老城將以新姿美麗出眾。

  新城:

  “中國雲谷”享譽華夏

  五年後哈市的新城區拔地而起。松江濕地大美於世,北國水城獨具風騷,科技創新城雄姿傲立,文化中心明珠璀璨,避暑新城名園薈萃,商務中心繁華時尚。工業新城崛起哈南,現代廠房鱗次櫛比,新興產業欣欣向榮,“中國雲谷”享譽華夏,現代商埠扮靚新城,街路水系綠樹環繞,傳統村莊變成新區。

  城鄉:

  百萬農民進入城鎮

  城鄉一體化明顯進步。縣(市)工業化、城市化快速推進,縣域經濟形成錯位發展、優勢互補、協同進步的新格局,一批特色產業、特色園區、特色城鎮競相發展,現代農業和新農村建設齊頭並進,百萬農民進入城鎮開始新生活。

  經濟結構:

  新興產業進入冰城

  經濟結構調整取得實質性進展。一大批新興產業項目進入哈爾濱,已經落戶和即將落戶的結構調整大項目普遍開花結果,未來新生成的項目創造的價值,要和現在的經濟總量相當,經濟規模實現翻一番。“四大形象標志”代表哈爾濱進入了跨越發展的新境界。

  


 

  【幸福五年·四大民生指標】

  人均收入翻一番住房問題得解決

  “四大民生指標”代表哈爾濱進入了民生福祉的新境界。

  收入:人均翻一番

  五年後哈市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萬元左右,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4萬元左右。人均收入比現在翻一番。

  住房:基本解決

  未來五年,哈市基本解決住房問題。實現住有所居,達到基本的人均居住條件。

  公共服務:大為改觀

  社會公共服務達到新水平。教育、衛生、醫療、交通、文化、社保、供熱、小區物業等基本公共服務條件大為改觀,群眾文明素質進一步提昇,公共安全感進一步增強,人民幸福指數進一步提高。

  訴求:妥善處理

  多年積累的群體性突出矛盾基本解決。努力滿足群眾合理訴求,妥善處理一批群眾反映突出、情況復雜、久拖未決的疑難問題,及時跟蹤化解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社會更加祥和安定。

  


 

  【幸福五年·經濟】

  -新興產業:哈南打造“中國雲谷”

  報告提出,松北科技創新城要在五年內實現銷售收入千億元以上目標。哈南工業新城要全面落實已簽約的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光明日報、經濟日報等數據中心項目,並開展數據運用、軟件開發業務,打造出“中國雲谷”。利民開發區建成醫藥產業園,力爭成為“北方藥谷”;賓西開發區成為新的增長極。

  -傳統產業:四大優勢產業打造“千億產業”

  哈軸要通過與中航集團重組搬遷擴建再造優勢;

  阿鋼、哈量、哈工具、哈纜、哈變壓器、九洲電氣等實現產品更新換代,企業提檔昇級;

  哈電碳廠不但產品昇級換代,而且通過核心技術外延成為石墨行業的骨乾企業。所有傳統產業都要注重用高新技術改造。裝備制造、食品、醫藥、化工四大傳統優勢產業要打造“千億產業”。

  -現代服務業:冰雪大世界成四季冰雪樂園

  冰雪大世界要實現新突破,打造成集觀賞游樂、實景演出於一體,冬夏皆熱、雅俗共賞的四季冰雪樂園。

  在保護涵養原生態基礎上,在開展濕地游的同時,發展賽艇、帆船等高層次旅游項目。要把阿什河打造成新的旅游帶,成為“哈爾濱郊外的晚上”。

  中央大街的業態要提檔昇級,中央大街輔街要按哈爾濱風格改造,使之成為“歐洲城”。

  -縣域經濟:增加50億斤糧食產能

  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增加50億斤糧食產能;深入調整種植結構,實現耕地效益最大化,不斷推進城鄉一體化。

  -非公經濟:增加值佔GDP60%以上

  引導民間資本更多地進入基礎設施、社會事業、金融服務等領域,進入哈市重點發展的現代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2016年,非公經濟增加值佔全市GDP比重達到60%以上。

  -科技創新:健全技術創新體系

  實施城市戰略創新等“六大標志性創新工程”,把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的積極性都調動起來,促進科技與經濟深度融合。健全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政經介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

  


 

  【幸福五年·民生】

  增加群眾收入:

  最低工資標准

  年均增長15%

  實現有勞動能力者充分就業。加大對就業困難群體、應屆大學畢業生等的就業援助力度,控制城鎮登記失業率,保證提高再就業率,基本消滅“零就業”家庭。最低工資標准年均增長15%。

  改善居住條件:

  人均住房面積

  不低於15平方米

  要把愛建中興、民生尚都等建成住房困難群體的新家園,解決好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問題,確保人均住房面積不低於15平方米。全面完成四環路內棚戶區改造,徹底整治鐵路沿線危棚房,全部建成設施配套、環境優美的新社區。

  方便群眾生活:

  構建15分鍾

  生活服務和娛樂健身圈

  構建15分鍾生活服務圈和娛樂健身圈,完善一日休閑旅游圈。堅持公交優先發展;開通地鐵1號線,啟動建設地鐵2號線、3號線,基本形成現代城市公交系統;提高出租汽車行業服務能力和水平;增加行人過街通道和繁華區域停車泊位。

  加強社會事業:

  教育均等

  醫療養老全覆蓋

  基本實現義務教育均衡化。大力發展學前教育,滿足適齡兒童入園需求。實施校捨、校車、校園周邊秩序整治工程。構建區域醫療中心,完善城市兩級醫療服務格局和農村三級醫療服務網絡,建立覆蓋城鄉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加大社會保障投入,確保社會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和社會救助實現城鄉全覆蓋。

  


 

  【幸福五年·城變】

  江北大部分地區

  實現城市化

  編制2030年城市總體規劃,為城鄉一體化發展拓展空間,全力打造獨具北國特色的生態廊道,力爭將“萬頃松江濕地”納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加快北國水城、科技創新城、松江避暑城和利民開發區建設,完善江北地區產業布局和生態功能區建設,江北大部分地區實現城市化。

  加快哈南工業新城建設,打造全省最大的現代產業集聚區,主體部分實現城市化。群力新區、哈西新區建設要全面展開;香坊新城、道外新區和哈東新城建設要加快推進,帶動東部地區城市化發展;道裡、道外、南崗和香坊老城區基礎設施建設要全面提檔昇級,舊城換新貌,進一步提昇對全省的服務和輻射帶動能力,形成新老城區競相輝映、協調發展的新格局。

  建成江北百公裡

  濱江景觀大道

  推進新濱洲橋、濱北公鐵兩用橋建設,進一步謀劃松花江下游新的跨江通道。拓寬打通一批城市主次乾道,配套建設松北、群力、哈南、哈西、哈東等新區市政道路,建成江北百公裡濱江景觀大道。

  改造哈爾濱火車站、哈爾濱東站、平房火車站,建成松北火車站,確保哈西客站按期投入運營。加快航運、水運設施建設,擴建太平國際機場,推進依蘭航電樞紐工程建設。

  加強磨盤山、西泉眼等城市飲用水源地保護,搞好輸配水管網及二次供水設施改造;加強城市排水設施建設,有效防治內澇災害;興建城市內河清水水源工程,實現“三溝”清水長流。

  加快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場建設,實現無害化、生態化處理。加強熱電聯產項目及熱力管網、城市燃氣建設,擴大集中供熱和天然氣供應范圍,加快燃氣汽車的推廣與應用。

  實施阿什河

  綜合整治決戰

  強化松花江乾支流環境綜合整治,完善松北灌排體系,實施阿什河綜合整治決戰,推進何家溝、信義溝、馬家溝治理保護,加快呼蘭河、運糧河、螞蟻河、拉林河等整治。全面推進城市供熱拆爐並網,治理機動車尾氣和揚塵污染。加強松花江濕地等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謀劃在運糧河、阿什河、呼蘭河建設防護林,構建生態安全屏障。

  


 

  【幸福五年·文化】

  把“哈夏”打造成

  國際性音樂盛會

  彰顯大氣、神氣、洋氣的城市風格,著力打造歐陸風情文化、冰雪文化、濕地文化、音樂文化、紅色文化、金源民俗文化和“感知城市”文化等具有鮮明特征和時代氣息的特色文化品牌。把冰雪大世界打造成與迪斯尼樂園相媲美的文化大舞臺。進一步彰顯松花江濕地原生態、多樣性、廣袤的自然大美,在周邊統籌規劃建設類似大劇院、避暑城等高品位的文化旅游設施。要利用被聯合國授予“音樂之城”的有利契機,把哈夏音樂會打造成全國一流和國際性的音樂盛會。

  打造全省最大

  文化藝術品貿易園區

  大力扶持文化創意、數字出版、移動多媒體、動漫游戲等新興文化產業,做大做強以書刊發行、影視制作、印刷出版、演藝娛樂等為主導的傳統文化產業,力爭到2016年文化產業增加值佔全市GDP比重達到6%。將群力文化產業園區打造全省規模最大的文化藝術品貿易園區。哈師大現代文化藝術產業園要加快推動世界冰雪藝術創意中心、“三屏時代”傳媒創新實驗室等10個重大項目建設,打造成為哈市新的文化藝術教育培訓中心和文化創意產業研發中心。

  推動圖書館美術館

  博物館免費開放

  高水平建設職工文化藝術中心、博物館、檔案館等標志性的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改造一批文化廣場和文化主題公園。推動圖書館、美術館、博物館等文化公益場所免費向社會開放。

  


 

  【幸福五年·社會管理】

  推行社區網格化管理服務

  建立健全專兼職結合的社區工作者隊伍,推行社區網格化管理服務,構建新型社區服務管理體系。根據社區服務程度兌現工作人員報酬。

  構建食品藥品

  安全監管體系

  構建現代化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保障體系和綜合協調機制,建設食品安全城市。始終嚴抓嚴管交通、消防、生產等方面安全工作,堅決遏制重大惡性事故。

  

 

  

 
 

首頁  上一頁  [5]  [6]  [7]  [8]  [9] 

責任編輯:邵春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