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未來5年哈爾濱市堅定實施經濟民生文化等6方面新戰略
2012-01-15 10:08:20 來源:哈爾濱新聞網  作者:劉鋼 張雷 王舒 劉旭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15日訊 未來5年,堅定實施新戰略,奮力實現新跨越的哈爾濱如同一輛駛向幸福的列車。站在新起點上,目的地已經確定:“哈爾濱必將展現出更加繁榮、幸福、文明、和諧的新形象”,而這一路前行中,六大任務就是這個行程中最美的“站點”,經濟、民生、大哈爾濱、文化名城、體系和諧、深化改革,每一個任務都關乎哈爾濱的未來,每一個跨越都是為了實現哈爾濱人的福祉,讓我們攜手一起出發,奔向幸福……

  改善民生,共創幸福生活

  增加收入:最低工資標准年均增長15% ,基本消滅“零就業”家庭,推進百萬農民進城鎮和百萬農民技能培訓的“雙百萬”工程。

  改善居住:人均住房面積不低於15平方米,把愛建中興、民生尚都等建成住房困難群體新家園;全面完成四環路內棚戶改造,徹底整治鐵路沿線危棚房,全部建成設施配套、環境優美的新社區,提高供熱和小區物業服務水平;將農村新民居建設從單純的農房改造轉變為區域整體共同推進的社會工程。

  方便生活:構建15分鍾生活服務圈和娛樂健身圈,完善一日休閑旅游圈;堅持公交優先發展,確保公交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新突破;開通地鐵1號線,啟動建設地鐵2號、3號線,爭創國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增加行人過街通道和繁華區域停車泊位。

  教育均衡:改善農村和城區薄弱學校辦學條件,基本實現義務教育均衡化;推進普通高中多樣化、特色化發展,高標准辦好職業教育;發展學前教育,滿足適齡兒童入園需求;實施校捨、校車、校園周邊秩序整治工程。

  健康哈爾濱:構建區域醫療中心,完善城市兩級醫療服務格局和農村三級醫療服務網絡;建立覆蓋城鄉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有效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實施“健康哈爾濱”,提昇群眾健康生活質量;開闢市民體育活動場所和建設市民健身中心,推動全民健身。

  城鄉覆蓋:確保社會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和社會救助實現城鄉全覆蓋,逐步提高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發展老齡、婦女、兒童、殘疾人等事業,切實保障其合法權益

  加快結構調整,壯大經濟實力

  六大新興產業

  發展民用航空、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裝備、電子信息、綠色食品六大產業。

  科技創新城五年銷售收入千億元以上

  松北科技創新城研發區五年內實現銷售收入千億元以上。已簽約開工的100多個項目要在兩年左右全部建成投用,並繼續引進更多的項目;產業區的藍寶石、晶圓、LED、天安數碼城等高科技項目,中金數據、萬國數據等雲計算項目,燃氣發動機、地源熱泵、立軸式風電等新裝備制造業項目,都要在三五年內建成投產。

  哈南工業新城五年新增產值2000億元以上

  哈南工業新城五年內建設達100平方公裡,新增產值2000億元以上。全面落實已簽約的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光明日報、經濟日報等數據中心項目,並開展數據運用、軟件開發業務,打造出“中國雲谷”,以信息產業帶動工業新城全面提檔昇級。同時抓好凱斯紐荷蘭、約翰迪爾等大農機制造項目,東輕鋁合金昇級改造、復合材料項目,核電、通用航空、汽車等裝備制造業項目,生物工程和制藥項目,農副產品深加工項目等。利民開發區建成醫藥產業園,力爭成為“北方藥谷”;賓西開發區成為新的增長極。

  冰城夏都

  冰雪大世界(冬夏皆熱、雅俗共賞的四季冰雪樂園);松花江避暑城(在開展濕地游的同時,發展賽艇、帆船等高層次旅游項目;在游覽松江風光的同時,欣賞大劇院、避暑城的江畔美景);阿什河(哈爾濱郊外的晚上);中央大街(業態提檔昇級,輔街按哈爾濱風格改造,成為“歐洲城”);中華巴洛克,俄羅斯風情園(旅游新亮點)

  新增商業服務業項目銷售收入超千億元

  哈西商埠、哈東華南城、長江路國際農博中心、雙城綠色蔬菜果品物流中心等大項目建設,引領商業、物流業邁進現代化。繼續謀劃並建設好內陸港、國際空港,使之成長為哈爾濱現代化的新功能區。同時抓好已開工的華潤歡樂頌、海航會議中心、復興、銀泰新商都等一大批商業、服務業綜合體建設項目。在發展五星級酒店的同時,還要發展便民的快捷酒店。未來五年這些新增商業服務業項目銷售收入要超千億元,為把哈爾濱建成東北亞商業城奠定基礎。

  數字城市

  著力構建雲計算產業體系,使之成為哈爾濱新的經濟增長極。大力發展信息服務業,充分利用數據平臺,大力拓展數據服務及電子商務。加快軟件開發,發展壯大服務外包產業。同時抓好動漫產業,積極推進“三網融合”,打造數字城市,並積極謀劃開發“物聯網”等新興服務業態。

  糧食產能增加50億斤

  加快農業水利化、機械化、產業化、科技化進程。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增加50億斤糧食產能;深入調整種植結構,實現耕地效益最大化;推動“主輔換位”,積極發展現代畜牧業、水產業。推進縣域工業化,加快“農工換位”,努力實現縣域內農產品加工業增加值超過種植業、養殖業。

  非公佔GDP60%以上

  引導民間資本更多地進入基礎設施、社會事業、金融服務等領域,進入我市重點發展的現代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2016年,非公經濟增加值佔GDP60%以上。

  建設文化名城,促進文化繁榮

  弘揚時代精神———大力弘揚“超越自我、敢於擔當”的哈爾濱時代精神,為實現新跨越凝聚強大精神力量。繼續實施“三優”文明城市工程,廣泛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和志願服務活動,提昇市民文明素質。

  凸顯城市文化特色———彰顯大氣、神氣、洋氣的城市風格,著力打造歐陸風情文化、冰雪文化、濕地文化、音樂文化、紅色文化、金源民俗文化和“感知城市”文化等具有鮮明特征和時代氣息的特色文化品牌。要進一步打造“冰城夏都”。把冰雪大世界打造成與迪斯尼樂園相媲美的文化大舞臺。進一步彰顯松花江濕地原生態、多樣性、廣袤的自然大美,在周邊統籌規劃建設類似大劇院、避暑城等高品位的文化旅游設施。要利用被聯合國授予“音樂之城”的有利契機,把哈夏音樂會打造成全國一流和國際性的音樂盛會。

  扶強做大文化產業———大力扶持文化創意、數字出版、移動多媒體、動漫游戲等新興文化產業,做大做強以書刊發行、影視制作、印刷出版、演藝娛樂等為主導的傳統文化產業,力爭到2016年文化產業增加值佔全市GDP比重達到6%。平房動漫產業園要加大對動漫原創、動漫外包及動漫人纔的培養力度,努力建成國內一流的動漫網絡游戲產業聚集地。群力文化產業園區要加快推進北方展藝中心、山水書城等重點項目建設,打造全省規模最大的文化藝術品貿易園區。哈師大現代文化藝術產業園要加快推動世界冰雪藝術創意中心、“三屏時代”傳媒創新實驗室等10個重大項目建設,打造成為我市新的文化藝術教育培訓中心和文化創意產業研發中心。扶持哈爾濱報業集團、數字出版傳媒集團、元申廣電等骨乾文化企業實現規模擴張,引入文化領域戰略投資者,推動符合條件的文化企業上市融資。

  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構建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高水平建設職工文化藝術中心、博物館、檔案館等一批標志性的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改造一批文化廣場和文化主題公園。推進四級文化館(站)和農家書屋等基礎文化設施建設,市級文化藝術場館建築面積要達到國家一級館標准,區縣(市)文化館要達到國家三級館標准,街道(鄉鎮)綜合文化站基本實現全覆蓋,一大批社區群眾文化活動中心達到2000平方米以上,農家書屋實現行政村全覆蓋。

責任編輯:邵春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