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區域經濟各具特色 八方合力共謀發展
2012-01-16 09:11:57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 王丹 秦嶺 張焱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區域經濟各具特色八方合力共謀發展

  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代表、八區區委書記描畫城區發展新藍圖

  東北網1月16日訊 藍圖繪就,快馬揚鞭。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建設繁榮、幸福、文明、和諧的哈爾濱。作為經濟主戰場、社會管理主力軍,八區區委書記為城區居民描繪更加具象的美好未來。

  道裡區委書記 郭冀平

  建高端現代服務業集群

  ——訪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代表、道裡區委書記郭冀平

  “以建設‘三大經濟帶’和‘六大功能區’為依托,通過做優‘5455’工程,實現新道裡的大發展。”黨代表、道裡區委書記郭冀平表示,道裡區未來五年將立足於打造與區位、商貿優勢相適應的高端現代服務業集群,加速發展總部經濟、樓宇經濟、現代物流、金融服務等高端服務業。大力實施項目牽動、商務興區、園區拓展、旅游旺區和文化強區“五大戰略”,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努力提昇區域經濟綜合競爭力。通過引進龍江交通、哈爾濱銀行新總部大廈等項目,謀劃富力水上公園、5A級智能化金融寫字樓等大項目,使項目建設成為全區經濟發展引擎。

  郭冀平說,道裡區將通過加強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實施公共服務惠民工程、和諧社區建設工程、社會保障工程、文明創建工程、生態環境優化工程,讓轄區92萬居民更多地享受改革發展成果。

  數字藍圖

  未來五年,全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3%,財政預算年均增長16%。到2016年,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3%以內,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突破2萬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20%。


  南崗區委書記 王春生

  自投35億建50個民生項目

  ——訪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代表、南崗區委書記王春生

  以解決就醫就學問題為重點,提供更加充裕的優良服務資源。加快推進8所新建學校建設,引導監督民辦教育,促進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教育、職業教育、特殊教育的健康發展。加強為老服務資源的開發整合,新建居家養老服務站50處,“網絡養老院”覆蓋達到8000戶以上。

  王春生說,南崗區將全面提昇現代服務業層級,內強外擴秋林商圈、會展商圈、哈西商圈等“三大商圈”。全面提昇高端產業服務功能,建設好強區工程———哈南工業新城南崗園區、黑龍江現代文化藝術產業園區、黑龍江哈爾濱國家農業科技園區“三大園區”。作為全省區縣人口最多的中心城區“當家人”,王春生書記量化了群眾幸福指標:南崗區將按照國家5A級標准,自投35億元啟動50個區級民生項目建設,包括文化基礎設施、社區環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等。

  數字藍圖

  南崗區到2016年各項主要排名指標要實現“五個翻番”: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572億元;財政總收入實現150億元;區本級財政收入實現60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1230億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實現22000元。


  平房區委書記 劉忻

  建設全國新型產業示范基地

  ——訪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代表、平房區委書記劉忻

  “從‘南拓’戰略實施前後的數字對比看,我們已提前完成了哈南開發建設第一階段的各項目標,為下步實現哈南新跨越打下了堅實基礎,我們將把哈南建設成技術先進、結構優化、特色鮮明、競爭力強的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代表、哈經開區黨工委書記、平房區委書記劉忻對記者如是說。

  劉忻說,今年是哈南工業新城打基礎的關鍵一年,哈南工業新城將整合現有工業園區,重點發展裝備制造、食品、醫藥、新材料、電子信息等產業。增強自主創新能力,重點推進中國移動、曙光超算、寶德數據、浪潮集團等龍頭項目建設,力爭形成百億量級規模的雲計算產業集群。積極推進綜合保稅區、出口加工區建設。深入推進對俄合作,建立對俄產品輸出通道,在俄建設專業工業園區,構建綜合性現代服務業新城。注重引進服務業大項目,吸引跨國公司在哈南設立地區總部、研發中心、采購中心和結算中心,營造有利於總部經濟發展的良好環境。

  數字藍圖

  2012年平房區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5%,工業總產值增長25%,實際利用外資額達到6.8億美元,確保80個項目簽約入駐,60個項目竣工達產。


  呼蘭區委書記 張萬平

  打造中國北方藥谷

  ——訪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代表、呼蘭區委書記張萬平

  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代表、呼蘭區委書記張萬平說,呼蘭區作為哈大齊工業走廊的核心示范區和重要的樞紐節點,成為黑龍江生物醫藥產業的集聚區。呼蘭區以優化產業布局為先導,把生物醫藥園區作為提高工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支橕,盡快做大做強。堅持省市區三級共建生物醫藥園區,深入實施“三步走”發展戰略。到2012年,全面做實5平方公裡基礎設施建設,實現銷售收入達到100億元;到2016年,園區面積擴大到10平方公裡,銷售收入達到500億元;到2020年,建成區面積達到20平方公裡,銷售收入1000億元,建成省內最大、全國一流、世界知名的生物醫藥健康產業園,著力打造中國北方藥谷。

  數字藍圖

  到2016年,地區生產總值實現翻番,進入500億元GDP城區行列。到2016年,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12:43:45左右,萬元GDP綜合能耗累計下降20%,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15%以上,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提高到60%以上。五年累計實際利用外資突破5億美元,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15%以上。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15%左右。


  道外區委書記 馬旦曰

  以大項目牽動老城復興

  ——訪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代表、道外區委書記馬旦曰

  “道外區要以本次黨代會精神為指導,搶抓市委新戰略實施的有利機遇,大力實施‘老城復興、新區崛起’戰略。”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代表、道外區委書記馬旦曰說,道外區將著力提昇城區形象,全力抓好靖宇大街步行街建設、三馬地區開發和港務局改造等重點工程,重塑老城區的新形象,再創百年商埠新輝煌。

  道外區將按照建設現代田園型新城區的目標要求,圍繞打造現代商貿基地、都市農業高地、山水旅游勝地和生態宜居福地的功能定位,以華南城商貿綜合體、濱江濕地旅游、阿什河流域治理、天恆山風景區開發、新區創業發展服務中心建設等大項目為突破口,加快“一核、兩帶、兩片、六區”的推進步伐,形成大開發、大建設的態勢。今年道外區要啟動靖宇大街步行街,完成三馬地區的開發改造,整體搬遷港務局和神州物流,將道外區沿江一線建設成為集生態景觀帶、商業旅游帶和重要的交通通道。

  數字藍圖

  2012年道外區地區生產總值將增長14%以上;區級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6%以上;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0%;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2%。


  香坊區委書記 黃玉生

  打造現代城區推進區位昇級

  ——訪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代表、香坊區委書記黃玉生

  “順應時代要求,順應發展形勢,順應民心民意,是科學發展在哈爾濱的生動實踐。”黨代表、香坊區委書記黃玉生談到未來五年發展,語調振奮,“我們將整合區域資源,構築發展優勢,著力打造一城一區,提昇老城區建設水平,全力推進區位昇級,將香坊區建設成為裝備制造業和物流業發達,旅游、商貿彰顯特色,生態宜居環境優良的現代城區。”

  黃玉生說,結合黨代會確定的未來五年發展目標,香坊區將充分依托南部的地緣優勢和產業基礎,依循工業化帶動城市化、城市化促進工業化的發展模式,以發展工業為主體,做大做強裝備制造業和高新科技產業,擴大為“三大動力”等生產配套產品的企業規模,促進香坊區老工業基地向工業化、信息化、市場化、國際化發展。

  數字藍圖

  未來五年,全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5%,財政收入按可比口徑年均增長17%以上。到2016年,農村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長14%,達到18148元。


  松北區委書記 叢科明

  “哈爾濱未來之城”將屹立松江北岸

  ——訪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代表、松北區委書記叢科明

  “松北區將建設成集科技、文化、生態於一體的‘哈爾濱未來之城’。”黨代表、松北區委書記叢科明細細描繪未來五年松北區發展藍圖,太陽島濕地將煥發勃勃生機,科技中心雄姿傲立,文化中心展露芳容,金融商務中心初現繁華,一座現代化的生態和諧之城、文化魅力之城、科技創新之城將屹立於松花江北岸。

  叢科明說,松北區未來五年發展將圍繞“以景觀建設拉動新城開發、以產業集聚帶動經濟發展”兩條主線,全力打造科技、文化和金融商務三個中心,以招商引資、城區形象、城鄉統籌、民生改善四項工程為牽動,全面推動松北實現新跨越。堅持大手筆、大投入,加快“北躍”重點工程項目建設進度,完善“三橫三縱”交通路網體系、城市基礎和配套設施建設,加速打造松北大道、松浦大道等5條景觀廊道。大力實施城鄉統籌工程,進一步完善田園新城區規劃和“宅基地換房”等政策,實現農民“有房住、有業就、有穩定收入、有保險、有公共服務”的“五有”目標,走出一條有松北特色的城鄉統籌發展新路。

  數字藍圖

  未來五年,松北區人均年收入增長12%,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8%,區級財政收入年均增長20%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35%。


  阿城區委書記 王文力

  做好旅游產業大文章

  ——訪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代表、阿城區委書記王文力

  “未來,阿城將把旅游業作為區域發展新的內在動力和支柱產業,按照建設全國知名旅游休閑度假勝地的目標,不斷完善旅游產品體系,深度推進以長江南路為軸,以金龍山、紅星湖、平山、玉泉和金源文化等‘五大景區’為連接的黃金旅游環線建設。”黨代表、阿城區委書記王文力為阿城未來發展描繪出一幅山光水色圖。

  整合橫頭山、吊水壺、老母頂山、松峰山等精品資源,將各景區串聯成線,增加民俗體驗、雪鄉觀光等旅游新題材,打造金龍山整體形象。做火“紅星湖”冬季旅游,在繼續推進美食廣場、休閑小鎮等“紅星湖”旅游休閑度假區在建項目的同時,圍繞建設哈爾濱第五大冰雪旅游目的地目標,抓好“冰雪節”細分項目的承接,推進冬季嬉雪項目建設。推動平山景區深度開發,提昇玉泉景區品位檔次,加快整合玉泉冰雪旅游資源,精心打造金源文化旅游區,最終實現建設金上京考古遺址公園目標。

  數字藍圖

  2012年,力爭新增城鎮就業4500人,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3200人,開發公益性崗位200個,幫助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95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2 %以內,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12.5 %以上。

  2012年,力爭改造農村泥草房1600戶,完成經濟適用房1000套、回遷房4500套、公租房500套,購買配建廉租房60套。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代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