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18日訊 在17日召開的哈爾濱市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上,政協委員陳健、民盟哈爾濱市委員會、農工黨哈爾濱市委員會、民進哈爾濱市委員會分別就《關於謀劃推進東部地區統籌開發改造的建議》、《加速打造哈爾濱特色文化品牌的建議》、《加大政策調整力度盡快開通社區醫保》、《哈市中小學、幼兒園校車安全問題應引起重視》等題目作了大會發言。
哈市政協委員陳健:哈東地區打造宜居家園
陳健建議,哈爾濱東北地區應明確區域功能定位和產業發展方向,建設北方田園型新城區。在區域功能定位上,北部作為科技創新基地;南部承接科技創新成果,實現哈市工業的再造;東部地區則應充分利用和發揮其自然、社會資源稟賦和已經形成的產業基礎,以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為方向,建設現代物流、旅游業為主導的北方田園型新城區。一是發揮招商大項目帶動作用,培育現代商貿物流產業帶,打造輻射全省乃至東北亞地區的市場信息中心、商貿物流中心和倉儲集散中心。二是統籌開發東部山水資源,突出特色景區建設,延伸旅游產業鏈條,打造具有北方田園特色的觀光旅游和休閑度假區。三是秉持生態修復理念,以阿什河流域生態整治和城鄉統籌為著力點,以國家級城鎮綜合發展改革試點地區為示范,建設若乾旅游名鎮等特色小鎮,創建生態宜居家園。
民盟哈爾濱市委員會:豐富濕地、冰雪文化
近年來,冰雪文化蓬勃發展,“濕地文化”開顯生機和活力,“哈爾濱之夏”音樂會不斷提昇檔次,“冰城夏都”品牌影響力越來越大。
民盟哈爾濱市委員會建議,要進一步整合冬季的“哈爾濱國際冰雪節”和夏季的“哈爾濱濕地文化節”,使其文化內涵更加豐富。鼓勵社會各界參與到“冰城夏都”建設上來。要在“冰上舞蹈《COOL哈爾濱》”、“松花江暢想曲”等知名品牌基礎上,借鑒外地經驗,結合地域特點,打造出更多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固定品牌。建議在伏爾加莊園開發俄羅斯風情歌舞晚會,在道外中華巴洛克開發“二人轉、闖關東影視基地”,在冰雪大世界、太陽島附近打造“北方民俗風情表演”。同時發揮地緣資源優勢,探索打造新文化品牌。
農工黨哈爾濱市委員會:開通社區醫保設家庭病房
目前,哈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已經實現了對城區人口的全覆蓋,共設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04個,社區衛生服務站136個,“15分鍾社區衛生服務圈”已經形成。
農工黨哈爾濱市委員會在走訪中了解到,哈市目前大多數社區醫療機構尚未成為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院,社區門診醫療只能使用個人賬戶和自費,使享受醫保的人群很難實現在社區醫療的優惠。
農工黨哈爾濱市委員會建議,健全醫保進社區制度,首先醫保政策要下移。第二開設家庭病房,據測算:老年人去醫院看病,檢查、化驗、取藥都要排隊,無效時間佔近70%;家庭病床的設立,老年患者在家中就能輕松就醫。此外,要建立社區門診統籌。在社區開展門診統籌可參照人群疾病的患病率、就診率、個人負擔比以及現行的醫療保障水平,開設普通門診、慢性病門診、健康保健等,以適應多層次人群的需要。
民進哈爾濱市委員會:政府應支持推廣專用校車
目前,哈市共有送子車公司34家,行車路線百餘條,車輛1816輛。以福田、金杯、微型小面包車為主要車型。從業人員2300餘人,日搭乘學生3.2萬人。雖然哈市較早出臺了相關管理辦法,但受扶持政策、資本運營實力等因素影響,仍存在諸多問題。
民進哈爾濱市委員會建議:哈市首先要明確校車的公共產品屬性。盡快解決校車的“身份”,明確歸屬,納入公交范疇。
其次,制定嚴格的市場准入制度。全面叫停不符合校車標准的校車進入市場,整合現有送子車公司,實行股份制或實施兼並,成立專業校車公司,納入公交管理。政府出資結合企業籌資、融資購車或租車,並搭建覆蓋全市的校車線路平臺,實現資源共享。
再次,加大校車的通行管理力度。哈市應明確校車的優先通行權,允許校車享有公交車的通行權。最後,完善相關的優惠政策。政府充分利用稅收杠杆、財政補貼等政策工具,支持專用校車的推廣和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