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龍年樓市新現象:二手中介新房賣 以房養老人人愛
2012-01-18 09:53:33 來源:哈爾濱新聞網  作者:陳日君 董曉峰 潘洪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18日訊 如今,房地產市場陷入了寒冷的冬季,而二手房成交量也是持續低迷,哈爾濱的一些中介關店潮席卷全行業。為了困境中求生,冰城不少二手房中介公司加強一二手聯動,希望分羹新房市場,增加公司贏利點。對於“錢緊”的開發商而言現在更追求的是“賣房就是硬道理”,開發商開始實質性打折降價搶現金流,在松北、利民等地區出現了一二手房倒掛現象,二手房買家轉向一手房市場,中介也調整風向標猛攻新房業務。截至目前,中介公司新房業務比重快速提昇,部分中介公司新房業務上昇至二成以上。

  現象中介一次收購15套新房

  “道外繁華位置,每平方米僅6300元。”不久前,哈市一家二手房中介公司買下了開發商低價甩賣的15套新房。“當時感覺有點不敢相信,因為這棟樓周圍10年以上二手房的價格都超過6500元,周邊新盤價格更是在7500元左右。我以為對方是開玩笑。後來纔知道,因為開盤後房子賣得不好,開發商急需用錢,纔將房子甩賣。”該房產中介老板得意地說。

  “如果不是為了及時回籠資金,怎麼能以這麼低的價格賣給中介公司呢。”這處樓盤開發公司的一位經理說。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這處樓盤的位置處於道外區最繁華地段,進入9月份以後,樓盤銷售用上了各種促銷手段,但是賣得仍然不好,有時兩三天都不能成交一套。“樓盤竣工後還有一些收尾工程需要錢,在這種情況下,公司只能把部分房源一次性低價甩賣給中介公司,以快速回籠資金,先把這一關挺過去,剩下的還可以慢慢賣。”開發公司的一位經理說。

  實際上,目前哈爾濱很多的開發商都與二手房中介進行合作售房,其中包括整體打包、合作銷售、樓盤代理等合作。

  動態新盤主動找中介賣房

  近日,市民張君在道裡區顧鄉大街一家中介公司求購二手房,沒有想到,經紀人卻主動向她推銷起了一些新房子。

  張君說:“經紀人說有兩套位於群力附近的小戶型,各方面條件和價格,和我求購的二手房相差不多,如果看中了,可以介紹我到售樓處直接簽合同。並且,經紀人很直接地告訴我這是幫著開發商賣房,開發商可以給他提傭金,並不增加我的購房成本。”

  記者走訪了解到,個別中介公司的經紀人手中確實有一手樓盤現房資源。一位經紀人對記者說:“這在行業內已不算什麼秘密了,如果幫著把房子賣出去,開發商最高可以給我們提到房款的1.5個點。”


 

  調查大中介紮堆賣新房

  新房、二手房聯動並非哈爾濱樓市的新鮮現象。自從去年“金九銀十”變成了“銅九鐵十”以來,由於市場的持續低迷,不少中介公司轉戰新房市場,紮堆代理新盤,不少中介門店中可以看到新房的宣傳樓書,中介門店正在逐步增加新盤市內售樓處的功能。

  據記者了解,目前已有好家庭、壹彤中介、順達中介、溫氏中介、哈爾濱市宅基地等多家中介公司加強一二手聯動業務,而且一手業務增長迅速。

  順達二手房中介公司總經理丁澤濱告訴記者,順達二手房中介公司此前也代理過新盤,但二手房市場火爆時,根本沒有精力好好發展新房業務。而現在二手房市場很低迷,需要多方渠道來增加企業利潤。目前,一手房業務已經佔到順達地產總營業額的30%,這一比重仍在增長。

  壹彤中介公司閩江店總經理楊鴻梅表示,新盤代理業務的佔比約20%左右。

  解讀市場低迷迫使中介轉型

  據了解,從去年10月以來,哈爾濱的二手房成交量呈階梯式下降趨勢。一些中介公司創下了2008年以來的新低。與此同時,市場蛋糕在變小,中介規模也在縮減,哈爾濱中介門店關店潮從小中介蔓延到大中介。為了增加利潤,不少中介公司另謀出路,增加一二手房聯動。

  據記者了解,新房市場打折降價樓盤的出現,使得松北、利民、香坊等地區還出現一二手房倒掛現象,如學院路的一處樓盤目前售價約4000元/平方米左右,而同小區二手房的價格已達到4200元/平方米以上了,新房、二手房房價出現明顯倒掛。新盤的價格低於周邊二手房,也迫使不少二手房買家轉向新房市場。松北區一名售樓員張鵬表示,新房出現實質性降價,是目前市場唯一的熱點所在,新房比二手房好賣。這也是去年10月以後中介公司新房業務明顯增加的原因所在。

  目前市場下,有購房資格的客戶纔是稀缺資源,有的客戶找不到合適的二手房源,就可以介紹新盤,成交成功的幾率就會增加。

  一位業內人士認為,二手房公司在代理新盤方面有諸多優勢。不少公司都有一手業務板塊,而二手房門店則有豐富的客戶資源,分布在市區的門店有強大的蓄客能力,分銷優勢明顯。

  點評中介兼做售樓處或成常態

  據了解,目前一些開發公司除了與二手房中介公司進行代理合作銷售以外,主要將四類房源出售給二手房中介公司,其中主要來源有四:一是抵賬房。開發商欠建築商、供應商工程款,以房抵賬,受抵一方往往委托中介代銷變現;另一種是改造回遷房,有很多人不願意回遷就將手裡的房號轉手;三是市場上存在已久的“三聯單”房源,情況更加復雜。據了解,在現有市場情況下,中介公司代理新房也成為其利潤的有效補充。

  據記者了解,一二手聯動付傭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按總價返點,一種是按每套返現金。返點一般在總價的1.5%-3.5%,而現金也是按照具體樓盤來談。而目前哈爾濱二手房中介傭金最高為2%,相比較而言,新房代理的利潤可觀。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不少中介公司仍在積極增加新盤代理業務,認為一線城市的限購預計在1-2年內很難放松,中介門店兼做售樓處的形式將越來越普及。


 

  以老帶新把客拽

  樓市的持續“寒冬”,讓冰城各大樓盤售樓處人氣不足,來訪的新客戶數量與日劇減,冰城各個樓盤銷售都出現了停滯的情況,開發商們面對巨大的銷售壓力,很多都采取了在一段時間內,對老業主進行維系,通過舉辦老業主的聯誼活動,提高“以老帶新”的優惠力度等措施來帶動樓盤的銷售。

  現象“老帶新”成銷售新動力

  新年伊始,位於哈西新區的某樓盤舉辦了“新年抽大獎,購鋪即送金條”活動。該次活動除了購鋪即送金條外,到場老客戶還可參與抽獎,開發商共准備了液晶電視和洗衣機等四重豐厚大禮回饋老客戶。同時現場公布,凡經老客戶介紹成交客戶,雙方均享受各贈送10克金條一根。據了解,此次“老帶新”活動,吸引了很多老業主參加,現場非常熱鬧。由於優惠力度大和老業主的努力,成交情況不錯。

  業內人士表示,“以老帶新”的營銷模式並非當下出現的新模式,很多樓盤都會采用這種銷售方式,在樓市行情好的時候,這種方式並不被開發商所重視,而今,市場的冷淡,樓盤開始在老客戶身上下功夫,加大了對“老帶新”的優惠幅度。在將來較長的一段時間內,這種方式會被較多地推廣。

  調查“老帶新”受開發商青睞

  據記者了解,在經歷了去年的“鐵九銅十”之後,冰城少數樓盤開始推出“老帶新”活動,以達到蓄水和聚集人氣的目的。

  位於道裡區齒輪路與工農大街交口處的天薇麗景園去年11月24日推出老客戶帶新客戶回饋活動,凡老客戶帶新客戶成交,成交房源均可再享受2個點的優惠,同時饋贈老客戶最高達2000元的購物禮品卡;位於松北區的歐美亞世界陽光推出“老帶新雙免”優惠活動,購140平方米以下房源,老客戶介紹新客戶購房成功,老客戶即可獲得2000元購物代金卡,新客戶可享受減3000元總房款優惠,140平方米以上房源,老客戶可獲得3000元購物代金卡,新客戶可享受減5000元總房款優惠;道外三馬地區的寶宇天邑瀾灣推出老帶新購房,老帶新購房即可享有全款8折,貸款9折的優惠;利民開發區蕭紅大街上的浦江國際推出了老帶新贈家電,回饋老客戶贈橄欖油。

  解讀“老帶新”是舊瓶裝新酒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開發商們使盡了各種營銷手段,但樓盤蓄水狀況依然不容樂觀。這種情況下,開發商們越來越重視挖掘老客戶的力量,而“老帶新”的營銷模式也成為樓市淡季中開發商們的一把營銷“殺手?”。

  開發商們通過自己的老客戶來進行樓盤推銷活動,業內叫“老帶新”,這種營銷模式其實幾年前就有了,比如2010年9月,中北春城三期舉行的老帶新購房行活動,在當年9月21日到10月31日期間內成功購房後,凡是老客戶免一年物業費,新客戶額外99折優惠。之前運用較多的是一些品牌開發商,而近段時間以來,越來越多的開發商都開始效仿推廣。根據世聯地產對客戶誠意度的調查顯示,通過“老帶新”模式介紹來的業主,其購買誠意度是所有客戶中最高的。


 

  緣由客戶誠意度高且成本低廉

  開發商如此熱衷“老帶新”的營銷模式,不僅僅是因為這種方式帶來的客戶誠意度高,更是因為這種方式成本低廉。

  松北某樓盤銷售人員給記者舉了一個例子,該樓盤的聯排別墅曾通過一位老客戶,成交了10多套別墅。如果按照其他營銷模式,這10多單的營銷成本將過百萬,但通過“老帶新”的模式,開發商支付的成本則要小很多,無非就是贈送物業費和購物卡。最近一段時間以來,有部分開發商增加了優惠幅度,對成交達到一定數量的老業主贈送車位或直接贈送上萬元的現金,但總的來說,這些成本跟其他模式相比,要便宜得多。

  此外,“老帶新”這種模式在品牌開發商那裡的效果更加明顯。某房地產一線品牌在冰城的樓盤,其“老客戶”的購買比例達到了60%,一些強勢地產品牌老客戶的比例一般也會達到50%左右,而其他品牌老客戶的比例也能達到20%-30%。

  市場相信親朋的“老帶新”

  時下,隨著開發商營銷手段的多樣化,項目廣告鋪天蓋地,電視、網絡、戶外、報紙還有電話、短信輪番轟炸,購房者已經看淡了開發商各種不切實際的、浮誇的吹噓宣傳,變得麻木甚至是反感。加之政策環境並不樂觀,很多需求者在這種情況下都選擇了“靜觀”,或者隱藏剛需身份。但其實剛需的數量還是龐大和不斷遞增的,只是需要一種更真實更有說服力的營銷手段,去慢慢撬動這一巨大的團體。想買房子的人一定會相信已經成為業主的親朋的“口碑”。

  同樣的一件事,如果通過售樓員的嘴說出來,購房者總是覺得像在推銷。但如果是自己的朋友和親屬來說,購房者就很容易相信。另一方面,朋友之間會更了解對方的需求,在介紹的時候就能更加有的放矢。

  點評“老帶新”實質是“口碑”

  在樓盤營銷中,“老帶新”是一個很古老的方式,卻又是最實用的方式之一。人們買房時總是習慣問一些問題,如某某樓盤質量怎麼樣、開發商怎麼樣、物業怎麼樣、發展前景怎麼樣……而這些問題如果由置業顧問來回答,可能會有“王婆賣瓜”的嫌疑,但如果由自己身邊的朋友或項目前期業主回答,卻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因此,老帶新優惠實質是就是一個“口碑”的傳播過程。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老帶新”能推動市場銷售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金杯銀杯不如老業主的口碑”,尤其是具有一定專業眼光的老業主更有“催化效應”。在政策強勢期,觀望情緒較重,不少受到壓抑的剛性需求個體左右搖擺,難於取捨,而具有一定專業眼光的老業主以“過來人”的身份,更易於將親朋好友帶到身邊居住生活。

  以房養老人人愛

  隨著老齡人口的不斷增加,養老成為全社會關注的一個問題。中國人的傳統觀念,四世同堂、父慈子孝纔叫享受天倫之樂,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思想觀念的改變,這種觀念正在逐漸被打破。經過記者走訪調查發現,更多的老人表示不願意跟子女生活在一起,而願意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

  目前,很多家庭都步入了四二一家庭結構,一對夫妻要供養雙方的四個老人,同時還要撫養一個孩子,生活壓力較大。未來這種家庭結構將更加的集中,為了減輕兒女的負擔,一種“以房養老”模式在哈爾濱悄然出現:一些老年人將自己的住房或租或賣,然後住進老年公寓,用收入的錢來支付老年公寓的費用,接受專業的服務,以此享受沒有負擔的晚年。


 

  現象以房養老各方都受益

  “我的房子在地段街上,現在租出去了,一個月1500元,然後我和老伴用這筆錢住到了福利院,這裡吃住都有人管,一點也不操心。”記者在哈市安康社會福利院見到許大娘時,她正和老姐妹們開心地聊天。

  許大娘今年已經84歲了,老伴李大爺87歲。許大娘說,自己有兩個兒女,都已經到了五六十歲的年紀,孩子們都很孝順,也願意接他們過去住,但考慮到別給兒女添麻煩,她和老伴一商量,每個月從退休金中拿出1800元,再加上房租錢,兩人可以住到哈市最高檔的福利院裡,大家都省心,這裡還有很多老人做伴、聊天,日子過得挺快樂的。

  和許大娘相比,同住在安康福利院的崔大娘更想得開,她和老伴乾脆將房子賣掉了,將福利院當成了自己的家。

  崔煥琴講,她今年61歲,身體多病,要靠輪椅行走,平時全靠老伴照顧。她一個月僅有1000多元的退休金,原本想把房子出租,但租金少不夠住養老院的費用,去年她把房子以29萬的價格賣了,這筆錢夠他們倆在這裡住個十年八年的了,攢下的退休金可以用在身體的康復上。

  據哈市安康福利院負責人介紹,該院入住的200多位老人中,有三分之一是出租或賣掉房子住進這裡的,既減輕了兒女的負擔,又能得到全方位的照顧。

  解讀以房養老有經濟賬可算

  香坊區居家養老服務協會會長王志全介紹,哈市目前正在香坊區幸福鎮建設首個敬老社區,前來諮詢的老人非常多,目前已報名的200多位預訂者中,很多都是以房養老者。因為該社區的入住條件就是以租賃為主,老人可以用自己的房子等值置換,也可以用抵押方式來這裡養老。

  王志全說,以房養老是一種舶來品,在國外又被稱為住宅的期貨化、住房反向抵押貸款,在國內主要演變為老人將自己的產權房出租變賣,到老年公寓接受養老服務的一種方式。

  王志全給記者算了一筆經濟賬:以62歲的李大爺為例,他獨居一套35平方米的老式住房,這套房子如果出租,每月可收入1200元,目前哈爾濱老年公寓平均每個月基本花費800元,

  老人每個月就可有400元節餘,再加上1300元的退休金,生活相對比較寬裕。如果李大爺將房子賣掉,可以獲得30多萬元的收入,花上十幾萬元將來就能在敬老社區獲得一套使用權幾十年的租屋,而餘下的十幾萬老人可以存銀行吃利息,也可以作為冬天去南方當“候鳥”的費用。

  哈市民政局社會福利處一位負責人介紹,哈市目前各類養老機構入住的老人多數都有自己的住房,一部分老人之所以選擇把房子出租,住進老年公寓,是因他們想改變生活環境,用租金支付住老年公寓的費用,而每月的退休金用於購買日常用品和改善生活,使老人生活有保障。

  趨勢年輕時人養房老年後房養人

  “以前老人在家一天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現在住到老年公寓有吃有喝,還有人聊天,生活質量明顯提高。”從事養老事業十幾年的一位經理表示,以房養老是這兩年纔開始在哈爾濱流行的養老方式,說白了就是年輕時人養房,老了後房養人。

  家住安埠小區的孫大娘來到老年公寓前一直獨居,兒女一周纔能來看一次,孫大娘白天對著房頂發呆,感覺非常孤獨。年初老人腿摔傷了,因為救治不及時沒少遭罪,後來兒女決定把房子租出去,用租金送老人住公寓。現在孫大娘和兩個老姐妹住在一個屋,每天精神狀態都不一樣了。

  記者走訪了解到,很多市民對以房養老持肯定態度,而且認為這是未來人們養老的一個趨勢。


 

  提示老年公寓選擇多

  老年公寓是一種以酒店式服務管理的住宅,它專供老人集中居住,采用居家養老與社區服務相結合的模式。它與敬老院、福利院不同,不屬於社會福利設施,而是由社會投資興辦並按企業化經營管理的專用住宅。入住的老人可根據自己的經濟條件和健康狀況選擇住房等級、服務等進行選擇。目前,哈爾濱可以選擇的老年公寓非常多。

  目前,哈爾濱市60歲以上老年人口數量超過140萬人,已步入老齡社會。全市擁有養老床位近1.2萬張。與社會老齡化速度相比,養老服務市場發育緩慢。

  公辦養老院“質優價低”已成過去,“一床難求”時代終結,各具特色的民辦養老院如雨後春筍蓬勃發展,不同規模和服務水平的養老服務機構開始追逐不同的目標人群,哈爾濱養老服務市場步入了“細分時代”。而一些年輕人也參加到老年公寓之中,他們多是為父母長輩等選擇養老之所。

  點評賣房養老存在觀念障礙

  據哈市有關房產專家介紹,老人若想以房養老,首先必須擁有對房子的產權;其次,無子女的老人容易接受,有子女的老人過不了感情關,怕鄰裡說三道四。有關專家表示,以房養老在國外非常普遍,主要是采取銀行“倒按揭”,國內上海、南京等城市也嘗試過這樣的方式,但都沒有成功,主要還是市民的觀念問題。“但存方寸地,留於子孫耕。”對於老人來說,房子住了大半輩子,都有感情了,將自己居住多年的房產抵押變賣,而無法留給子女,這樣的現實,一下子難以接受,而子女也會阻止老人賣房來養老。

  在哈市,政府部門雖沒有正式推出此項服務,但民間以房養老卻早已悄然興起,並且多以出租房屋的形式。有關專家認為,在如今房子持續昇值的情況下,晚年通過房子保障自己的生活,會是一種不錯的選擇,也是很值得探索的一種養老模式。

  銀行房貸慢轉快

  龍年在即,關注房地產動向的消費者都有著自己的新年期盼:在國家大政策的調整下,哈爾濱的樓盤要降價了!那麼,銀行房貸是否出現松動跡象?2011年的貸款難、貸款速度慢是不是會好轉呢?記者在尋訪了一些售樓處及各大銀行房貸部門後發現,2012年元月伊始,哈爾濱的多家銀行的房貸辦理速度明顯加快,辦理快的銀行一周就可以放款,慢一些的也會在半個月左右完成。

  背景資料

  2011年11月30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從2011年12月5日起,下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這是近3年來,中國存款准備金率首次走出“上調”區間。隨後,中國農業銀行哈爾濱分行從12月14日起,執行原首套房貸利率基礎上下調首套房貸利率20%。

  現象年底市場銷量漲

  根據國家統計局對哈爾濱房地產市場相關調查的數據顯示,2011年第四季度哈爾濱市房地產業商品房銷售價格景氣指數為96.6,比前期下降3.5個百分點。商品房銷售景氣指數為69,比上期下降10.3個百分點,商品房預售景氣指數為62.1,比上期下降17.2個百分點。

  哈爾濱市房產部門數據顯示,2011年12月,哈爾濱市商品房銷售數量達到4398套,環比增長超過30%。業內人士表示,銷售量增長的原因一方面是開發商較大幅度促銷所致,另外,部分剛性需求購房人群擔心下一年房貸政策更加嚴厲,所以提前購房。部分剛性需求的購房人群認為,在國家政策絲毫未出現松動跡象的情況下,銀行貸款的申請難度可能還會增加,貸款成本也可能再次走高,所以趁著樓盤促銷及時出手。


 

  解讀具體政策尚需等

  “政策剛剛出來,市場反應肯定有一定的滯後性,每年的1月都是房貸額度特別寬松的時候,存款准備金率下調,銀行的貸款額度會有所增加,但我們現在沒有接到總行的任何通知,所以貸款政策和之前一樣。”據某國有銀行黑龍江省分行相關負責人透露,2011年剛剛過去,春節馬上臨近,去年下達的銀行的各項業務指標基本上完成,眼下主要是集中精力處理一下年終歲尾遺留下的工作,很多業務指標都安排在了春節之後,市民關注的房貸貸款政策春節上班後可能會有一些具體調整。

  調查房貸利率已下調

  記者調查中發現,進入2012年,哈爾濱市各家銀行的首套房貸利率較去年回落,哈爾濱的某些銀行房貸重回基准利率,較去年底已降低很多,另外放款速度明顯加快。

  記者在中國銀行了解到,該行目前首套房貸較基准利率7.05%上浮5%,為7.4025%,二套房貸較基准利率上浮10%。龍江銀行、建行、工行等商業銀行的房貸利率也紛紛調整利率至基准利率上浮10%以下的范圍內。

  近日,記者以購房者的身份從招商銀行哈爾濱分行個人信貸部的工作人員了解到,目前針對個人申請“二套房貸款”,執行的政策是在國家基准利率的基礎上上浮10%到15%之間,即年利率在8.8%左右。由於去年房貸放款的額度整體有限,到了年底銀行急於處理手頭積壓的申請案例,所以去年整體房貸速度緩慢。進入2012年之後,如果申請的客戶各項手續齊全,和客戶在本行有存款記錄,招商銀行最快可在一周內放款。

  點評房貸速度慢轉快

  餘家房地產經紀公司總經理餘月玲女士建議,准備購買一手房的消費者,可以到樓盤售樓處了解一下開發商指定合作的銀行是哪幾家,不同的銀行會有不同的政策。即使在同一分行管轄下,中小銀行的不同支行也會執行不同標准的首套房貸利率。餘總經理認為,目前哈爾濱市的工商銀行和建設銀行由於采用電腦審批,放款的速度相對比較快一些。如果消費者有購房的剛性需求,已經選定房源,就要抓緊時機,申請貸款要趁早出手。1月份歷來是每年銀行放貸的黃金季節,銀行放款額度比較寬裕,加上臨近春節,申請住房貸款的人數相對較少,所以批復流程會更快一些。至於銀行放貸速度由慢轉快現象,能不能變成常態,目前來看,下結論還為時尚早。

  算賬最佳時機難預料

  在記者的采訪中,也有部分財經人士提出不同看法:目前國內眾多專家預測,2012年樓市的降價幅度可能在20%左右,而貨幣政策在春節後可能還會有進一步寬松,對於首套房貸客戶來說,不排除首套房貸款利率出現比目前更優惠,可能在央行基准利率上打9折到95折。

  市民張先生給記者算了一筆“後悔鬧心”賬,2011年11月份,張先生在等待了45個工作日後,以20年期和額度100萬元的首套房貸辦理了群力區某樓盤的按揭業務,在等額本息還款方式下,按央行基准貸款利率計算的房貸總利息約為86萬元,銀行執行的政策是在國家基准利率的基礎上上浮20%。張先生說,如果不是那麼心急,而是在今年1月份申請房貸,對比一下,20年內很可能要少支付10多萬元的利息。

  商場售樓不算怪

  樓市的冷淡,售樓處的門可羅雀,讓各樓盤的開發商把眼光盯住了人流匯集、人氣旺盛的百貨商場。細心的市民不難發現,近期在我市的一些百貨商場,從去年七八月份開始陸續增加了一些促銷展臺———售樓諮詢臺。據悉,樓市的冷清令不少開發商將售樓處“搬”進了過往人流大的購物場所,現場發放樓書和小禮物,接受客戶諮詢,並打出折扣牌和服務牌來吸引購房者。


 

  現象商場裡設售樓處

  2011年12月中旬,在南崗開發區的萬千百貨,珠江帝景的售樓諮詢臺擺在了該商場的一樓,幾名售樓員正在忙活著給過往的顧客發樓盤宣傳單頁,並對有興趣的市民進行熱情的介紹。據售樓員小王介紹,該樓盤是每逢周六周日到萬千百貨宣傳樓盤,今年元旦更是加大了促銷力度,除了發放印有樓盤LOGO的環保袋之外,還送給諮詢者包括娃娃玩具的小禮物,很受市民歡迎。據他們粗略統計,每天前來諮詢的市民有一百餘人,登記者有10-20組。

  去年較早把售樓處“搬”進萬千百貨的樓盤,是來自阿城區的金昌國際,據該樓盤的銷售主管劉伸介紹,從去年8月開始直到10月,該樓盤一直在萬千百貨做樓盤宣傳。除了在商場展示戶型模型、發放樓盤宣傳單頁外,還舉辦了文藝表演,並開通了看房車。劉伸說,兩個月的宣傳下來,接受了數千消費者的諮詢,有500餘組意向購房者進行了登記,還有很多市民專程到樓盤現場看房。

  據了解,位於香坊區木材東街的叡城也把售樓處“蓋”到了紅博購物廣場裡。

  點評賣房子也要走出去

  業內人士指出,臨時售樓處不但能幫助樓盤業發布信息,還能直接鎖定一部分購房人群,像珠江帝景這種定位為中青年置業群體的項目,正需要臨時售樓處作為一個“杠杆”來啟動一片市場。

  同時,業內人士分析,這種營銷方式的出現,說明樓盤營銷越來越注重以人為本,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同時也表明,這已經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

  調查一邊逛街一邊看房

  對在商場裡設售樓處,很多市民表示,這種方式挺好的,逛街的同時,還能順便了解一下樓盤情況,逛街看房兩不誤。

  商場是供大家挑選商品的地方,也是體現一個人品位的場所,服飾、鞋帽、家居、珠寶、化妝品、美食是商場裡的常駐客戶。其實房子也是商品,只不過是件大商品而已,在商場裡賣房子,也是商場體現價值的一方面。

  在商場裡設臨時售樓處,其實就是開發商一種新的銷售手段而已,和現在新興的拜年短信賣房、房企試水“網上售房”一樣,這些新興的售房方式很好,更方便了購房者,同時也更有針對性了。

  解讀蓄客、銷售兩不誤

  業內人士指出,把臨時售樓處“蓋”在商場裡,就是相中了商場的人流量大,在宣傳銷售樓盤的同時,還能有效地搜集客戶信息,不斷完善目標定位。

  還有業內人士認為,位於商業中心的臨時售樓處盡管地盤小,但卻能更便捷地與購房者建立聯系,提供服務,達到蓄客的目的,不失為一個方便有效的營銷辦法。而且,除了商場的人氣效應之外,開發商還看重的是商場的高端定位和充滿情調的購物休閑方式等優勢,因為這些優勢讓商場吸引了許多高端消費人群光顧,正因如此,不少開發商纔將目光瞄准這裡,紛紛在此設立臨時售樓處。

  綜上,開發商紛紛將樓盤臨時售樓處“蓋”在商場裡,主要有三個方面的考慮:一是商場的地理位置好,交通便捷,方便市民到此了解樓盤;二是商場定位高端,與樓盤所面對的客戶群相吻合;三是這樣更貼近市民,既有利於項目的宣傳,又有利於項目的蓄客。

  恆大邁入穩步增長期2012目標800億

  2012年1月16日,恆大地產集團召開了業績發布會,發布了2011年業績數據,並公布了2012年銷售目標。樓市調控日益深入,恆大的銷售業績依然大幅提昇,2011全年銷售803.9億元;同時公布的2012年的銷售目標為800億元。

  據恆大地產集團發布的信息顯示,2011年恆大全年銷售803.9億元,同比增59.4%,目標完成率114.8%,成為首家提前、超額完成目標的龍頭房企,目標完成率第一。2011年恆大銷售面積1219.9萬平方米,同比增長54.7%,位居中國房企第一。截止到2011年12月31日,恆大集團現金餘額272.1億元,全年未使用銀行授信額度371.5億元,合計可動用資金643.6億元。

  在嚴厲的調控政策下,恆大為何依然提前超額完成2011全年目標?記者發現,恆大定位明確、薄利多銷、滿足剛需,銷售策略隨行就市,適應了當前政策調控的大勢。恆大產品定位主要針對首次置業者和自住的普通老百姓,滿足了不同地區、不同層次的市場需求。恆大的集約化管理模式保證了產品成本低、品質高,通過集中采購、集中招標等方式,降低了成本,通過快速開發、快速銷售,減少了資金佔用。在降低管理成本的同時,仍堅持讓利於民,在薄利多銷基礎上“以量取勝”。恆大董事局主席許家印在各類場合多次提到:“恆大的利潤主要來自於超前的民生地產發展戰略,來自於超強的成本控制能力,來自於戰略合作伙伴的讓利。恆大要少賺老百姓的錢,要多建老百姓買得起的精品民生住宅。”

  根據對未來全國樓市發展趨勢的判斷,恆大集團董事局決定將2012年全年總合約銷售目標定為800億元。在嚴厲的政策調控下,恆大理性、審慎地確定2012年度目標,在2011年實現803.9億元銷售額的基礎上,將2012年銷售目標確定為800億,比2011年700億目標上浮14.2%,足以看出恆大管理層理性、審慎的態度。恆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曾向記者表示,恆大在近年高速增長後,成為千億量級企業,將步入穩定增長期。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