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18日訊 我區營林工作按照“把資源管起來,讓百姓富起來”和“建設生態型花園式新林區”的總體要求,以建設國家生態安全重要保障區、木材資源戰略儲備基地和國家級低碳經濟示范區為目標,不斷強化營林生產質量管理,創新營林機制,探索營林發展新理念,實現了營林工作的穩步發展。
2011年全區完成森林撫育253.68萬畝,其中,完成2010年結轉任務164.5萬畝,2011年任務89.18萬畝。2010年國家下達的200萬畝生產任務已全面完成,並順利通過了國家林業局的核查。
抓制度,落實領導責任制。我區強化對營林工作的領導責任制,真正實行“一把手”工程。各縣區局主要領導經常深入造林綠化場地,檢查指導規劃布局、苗木培育、栽植技術、經營管理等項工作,想方設法加大資金的投入力度,全方位支持營林部門的工作。在具體實踐中,各地積極實踐、努力探索,層層落實責任,一級對一級負責,切實形成“主要領導負總責,主管領導協助,各部門積極配合”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確保營林工作順利實施。
抓規劃,明晰生態建設任務。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我區提前謀劃,科學應對,在深入分析國家政策和廣泛調研的基礎上,編制了營林“十二五”專項和重點項目規劃等28個,為保證二期天保、轉型規劃、民生項目、五大功能區、十大工程的實施奠定了基礎。同時,我區針對培育目的、經營技術和經營措施的變化,根據國家的新規程、新標准、新辦法,結合本地實際,修訂和完善了36項營林操作規程和標准,為林區生態建設提供了技術支橕。
抓培訓,全面提昇隊伍素質。我區恢復和組建了營林生產和質檢專業隊伍,並針對人員結構變化和實際,采取集中培訓與分散培訓、理論培訓與生產現地培訓相結合的方式,全區累計培訓管理、技術和生產人員13702人次,提高了各級營林隊伍理論水平和實際操作技能。
抓致富,探索職工增收渠道。我區在森林撫育生產中,引入家庭聯產承包機制,鼓勵、引導職工家屬從事森林撫育生產,組織防火隊伍在非防火期參與營林生產,讓他們通過參與營林生產獲得收益,達到“把資源管起來,讓百姓富起來”的目的。據測算,在全區營林生產中有2.5萬人實現了就業,人均收入可達到1.4萬元,實現了興林與富民的有機結合,營林生產與家庭致富雙贏,最大限度調動營林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營造林質量的提高。
抓綠化,改善林區人居環境。我區對各縣區局主要街道、居民小區尤其是棚戶區進行了重點綠化,栽植綠化喬灌木182.12萬株,新建綠籬8.3萬平方米,鋪設草坪123.13萬平方米,新增綠地面積328.1萬平方米,有效改善了人們的生產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