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1月19日訊 近來,哈爾濱市『停車難』問題日益突出,成為當下管理部門及市民關注的焦點。18日,本報整合了哈市兩會代表委員為破解冰城停車難提出的各項建議,同時刊發了本報記者對哈市『潤廣』智能立體停車庫生存現狀的調查。當天,停車問題再次引發哈市兩會代表和委員的熱議,哈市人大代表趙春燕也寫了建設停車場的相關建議,准備向大會提交。
現狀:35萬輛車無『家』可歸
『找個停車的地方怎麼那麼難呢?』18日上午,哈市市民於琳娜帶著孩子到遠大購物中心購物,可是轉了幾圈都沒發現車位,最後只好把車停在哈醫大四院附近。
如今,哈市汽車保有量已超80萬輛,市區內汽車保有量已近50萬輛,而停車位只有15萬個左右,也就是說,近35萬輛車無『家』可歸。目前,哈市市區停車位缺口在七成左右,以秋林商場、遠大商城為例,根據國家關於停車場建設和管理規定,此區域應至少配建泊位1700個,而目前僅有550個。停車泊位的嚴重不足,直接導致市民停車難、停車亂,造成交通瓶頸,引發交通擁堵。
建議:整體規劃多建地下停車場
哈市人大代表趙春燕認為,緩解哈爾濱交通擁堵問題應從靜態交通(機動車停車及停車場)這個源頭抓起,一個城市如果不重視靜態交通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管理,不但會導致停車難,還會加劇行車難。
針對哈市將建設停車場列入計劃一事,趙春燕建議:1、當前停車場規劃缺乏系統把握,或定價不科學,導致有些地段雖然建了停車場,但利用率不高,如秋林商圈的立體停車場,目前正面臨倒閉的威脅。因此,應將停車場作為城市總體規劃,分近期、中期和長期實施,並做好價格定位,讓有車族能接受。2、當前地面交通緊張,所以開發地下停車場尤其重要。對那些商業開發價值不高,但對城市發展、道路順暢有貢獻的路段,可地面建綠地,地下建停車場,實施綠地和停車場共同建設。3、對商業價值較高的地塊建立體停車場,引入社會資金實施建設,一方面由政府出資,對停車場項目用地進行拆遷,然後交回土地儲備中心公開拍賣,嚴格按規劃要求實施,另一方面兼顧商業價值,將有限空間發揮到極致。
回應:繁華區今年建永久停車場
不僅市民和代表委員關注停車難,哈市政府也很重視,在今年的哈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今年哈市將規范路邊停車,新建社會停車場30處,新增停車泊位1.2萬個。據哈市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是哈市路改最後一年,將對暢通交通布局實施戰略性轉變,也就是開始進行城市交通的靜態建設。首要的就是解決停車問題,在一些醫院、學校、商場等繁華區域大批量建設停車場,地上和地下一起啟動。
據了解,在霽虹橋原來的哈市城管局位置,哈市有關部門決定不再興建高樓,而是結合周邊繼紅小學、哈三中的接送流問題,在此處設置停車場,方便家長接送孩子,也暢通周邊交通。此外,哈市還擬在果戈裡大街、民益街、銀行街形成區域建設停車場,解決博物館地區、省醫院、哈醫大四院的停車難問題,方便購物、看病等需求,暢通此交通節點。
『這次規劃籌建的停車場和停車泊位都是永久性的,由哈市建委牽頭。』18日,哈市公安交通管理局秩序處停車場管理科夏強說,這次新增的停車場和停車泊位主要集中在市區內的中心區域、繁華區域和停車難問題凸顯特別嚴重、停車需求量特別大的區域。以前的一些停車場和停車泊位都是臨時性的,這次是永久性的,目前,交警部門正在配合哈市建委進行選址和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