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19日訊 為維護元旦、春節期間流通環節食品市場秩序,確保廣大人民群眾節日食品消費安全,佳木斯市工商局結合實際制發了《開展2012年元旦、春節期間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實施方案》,召開專題會議安排部署,於去年12月中旬開始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兩節”流通環節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
突出重點食品開展專項整治。把畜禽肉及其制品、水產品及水發制品、食用油、奶制品、酒類、飲料、速凍肉制品、速凍面制品、兒童食品、蔬菜等作為重點品種,采取“六查六看”方式,集中時間、集中力量對全市食品經銷網點進行“拉網式”集中檢查。12月下旬以來,全市工商系統共出動執法人員1500餘人次,檢查食品經營戶5500餘戶,其中大型商場、超市、食品批發企業600餘戶,食品批發、集貿市場22處,查辦不合格食品案件23件,查扣不合格食品105公斤、偽造產地“大馬哈”魚400餘公斤、冒牌羊肉卷175公斤。
突出重點區域開展專項整治。在強化市區和縣鎮所在地節日食品安全監管的同時,突出城鄉結合部、農村大集、農村食雜店及食品集散地、冷庫倉庫等場所作為重點部位,加大專項檢查力度。市工商局專門在郊區工商分局召開了農村大集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動員大會,召集農村大集、集貿市場開辦者參加,要求其做到“四建立”,即建立登記臺帳、監督崗、12315維權點和內部責任管理制度。會後,組織各縣(市)區工商局加大對農村大集、集貿市場和食雜店的集中檢查力度,嚴厲打擊經營“三無”、過期食品和以“送貨下鄉”、“廠家直銷”等名義向農村銷售假冒偽劣食品的違法行為。共查辦農村大集經銷假劣食品案件33件,取締無照經營5戶,查扣“三無”、過期和假劣食品260公斤。
突出肉類市場開展專項整治。對全市肉類食品生產加工廠、批發市場、商場超市等肉類食品生產經營者的主體資格進行逐戶排查清理,重點檢查有無檢疫證明、商品合格證以及涉嫌非法使用添加劑的肉類制品,共取締農村私屠濫宰戶50餘戶。主動協調郊區商務局屠宰辦、畜牧局和大來、沿江、敖其等鄉鎮政府,在每個鄉鎮設立一個屠宰點,實行生豬集中屠宰、集中檢疫,在每個行政村由一名村乾部擔任防疫監督員,每個鄉鎮委派一名專職畜牧乾部負責屠宰點監督管理工作,有效杜絕了農村私屠濫宰行為發生。
同時,市工商局注重加強宣傳教育,注重發揮12315維權網絡作用,強化食品市場整治效果。采取印發食品安全手冊、上門宣傳和邀請媒體記者跟蹤報道等方式,加大社會宣傳力度,共發放食品安全宣傳手冊6100份,在市縣電臺、電視臺進行宣傳報道12條次。在元旦小長假期間,各級12315中心堅持24小時值班值機,指定專人負責受理消費者的申訴舉報,積極解決食品消費糾紛,做到了有求必應、有訴必果、有案必查。共受理消費者諮詢和申訴舉報86件,申訴舉報辦結率為100%,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4.6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