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日18時許,保健路上眾多燒紙的市民。魯明 攝

18日19時,哈市道外北十二道街上燒紙火堆遍布。張清雲 攝
生活報1月20日訊 14日,針對街頭隨意燒紙的不文明行為,哈爾濱多部門聯合開展“倡導優良傳統民俗,遏止街頭燒紙陋習”的專項行動,並公布春節期間114條街22個區域禁止燒紙。禁令一出,主要街路燒紙現象有所收斂,但並未絕跡。而背街背巷卻煙熏火燎“蔚為壯觀”。為此,多位市民撥打本報新聞熱線表示,這種“有限禁燒令”非但作用不大,還給一些市民“壯了膽”,而背街背巷燒紙對環境的危害、不安全因素並不亞於主街區,而且一旦引發火災更難控制,強烈建議全面禁止燒紙陋習。
保健路禁燒路段行人火堆中穿梭
18日18時許,記者在先鋒路與紅旗大街交口處看到,五六個火堆已經燃起熊熊大火,在此燒紙的市民紛紛選擇順風的方向用木棍撥弄火堆,然而,此時正值下班高峰,由於逆風向前,空中飄散的黑灰直衝面頰,從此路過的行人不得不捂住口鼻,跑步穿過一個又一個燒紙的火堆。家在附近的市民稽女士告訴記者,由於臨近春節,每天晚上都有很多人在這附近焚燒,“主要集中在晚上六點到十一點。我下班比較晚,到家的時候差不多七點左右。每天晚上這裡都是煙熏火燎的,很多人沒等紙燒完就先走了,實在太危險了!”
18日19時許,記者在保健路上一眼望去,多個十字路口處火光閃爍,數十名市民在此燒紙,來往車輛經過時只能減速慢行,行人則在火堆中穿行。對此,出租車司機安師傅氣憤地說:“夜間在十字路口拐彎時,經常被嚇出一身冷汗,因為很可能就蹲著人正在燒紙,要是又趕上該路段沒有路燈,要不是剎車及時,後果不堪設想。在現代社會寄托哀有好多種文明形式,哈爾濱市民為啥不自覺點,戒掉這種損人不利己的行為呢。”
對此,哈市行政執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各區執法人員多次對佔道攤床及燒紙人員進行集中清查,但收效不大,“考慮到民俗原因,執法人員對焚燒冥紙冥幣的治理措施主要是以說服、教育和疏導為主,對於執意焚燒和執意銷售冥品的人員則堅決處罰。很多人對於執法人員的勸阻還是聽的,但是並不是停止燒紙,而是轉到了旁邊的小街路上。這樣更危險,隱患重重。”
道外區背街背巷肆無忌憚隱患重重
18日,根據多位市民的電話投訴,記者走訪了哈市多條小街路,發現這些背街背巷已成為燒紙大軍的主戰場,相比於需要盯著執法人員來檢查,在這裡沒人監管,燒紙肆無忌憚。18日19時30分許,記者在哈市道外北十二道街看到,四五個火堆的火苗很大,火星滿天飛,在昏暗的路燈映襯下,顯得格外刺眼。18日20時許,在漢祥街與松明街交口處,燒紙的人群和火堆佔了近半個人行道,由於火苗很大,行人經過此處只能走上車行道,此時,不時有車輛經過,十分危險。在元士街與漢陽街交口、工廠街與地段街交口、工廠街與兆麟街交口等多個路段,燒紙的市民一撥接著一撥。對此,環衛工人苦不堪言,“我們每天除了要清理日常垃圾,還要清理這些每日劇增的焚燒紙堆,燒紙燃燒後的黑灰十分難清理。最近兩個星期,每天夜間和次日清晨都能清理出好幾車黑灰。安字片燒紙的人最多,有時剛清理完,轉了一圈回來,又有幾堆出現。最危險的是,背街背巷雜物多,行人少,有時候人走了火堆還沒滅,很容易發生火災,到時候後果不堪設想。”
一位從此經過的老先生被嗆得咳嗽了一大陣後對記者說:“燒紙這種行為本身就很煩人很落後,無論在哪兒,只要是佔用公共空間,威脅公眾利益就不該發生。我舉雙手支持執法部門對這種行為一刀切全禁了,有啥可猶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