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20日訊
【調查】
自發汽修市場“先天不足”
哈市汽配產業萌芽於上世紀80年代,自發形成了兩個市場,即以宣化街為代表的小車配件、維修一條街和以通達街為發源地的大車配件、維修一條街。兩個市場在一定時期內承擔了我市乃至我省大部分汽車配件和維修重任。但從我市汽配和維修行業實際情況看,存在著先天不足:
———兩個市場區域的企業沿街布局極度分散,加之受制於建築空間、交通布局、大型貨運車輛限行政策等因素,導致現有汽配和維修企業的經營規模普遍較小,難以適應行業發展需求。
———交通擁堵,安全隱患明顯。宣化街和通達街均為我市主要交通街路,車流和人流較大,加之兩個市場的物流貨運量需求大,加劇了該地段擁堵情況,特別是早晚高峰期,這兩個街的沿線已經成為哈爾濱幾個嚴重擁堵區之一。
———市場監管不到位。汽車維修技術和質量不穩,維修收費過高,汽配件假冒偽劣充斥市場等,不僅擾亂汽車維修市場秩序,而且影響汽車運行質量和公共安全等。
———環境污染嚴重。宣化街和通達街的汽配和維修企業大多數為臨街住宅樓的一層或地下室,企業日常經營產生的噪聲、廢氣、廢水等污染,給周邊群眾生活造成嚴重不良影響,多年來企業和居民間矛盾非常突出。
【建議】
變散、小、弱為集約、專業、連鎖
———加強對汽車維修行業的科學規劃和昇級改造。在城區周邊區域,依托客貨運市場和交通要道,合理規劃發展區域性汽車維修服務中心,引導不同服務功能的汽車維修企業集約化、專業化、連鎖經營。
———對宣化街和通達街汽配和維修企業進行搬遷,使其能夠集中到更適合行業長遠發展的新的汽配中心,改變我市汽配和維修行業散、小、弱、髒、亂、差等影響城市整體形象現狀。
———規范汽修企業服務標准,扶持一批優質、環保企業做大做強。對違反環境保護的企業、違反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的企業及時進行整頓清理。
———嚴厲打擊汽車維修企業各類違規經營行為,一經發現無證照經營或汽車維修違反行業管理制度、用假冒偽劣配件修車、虛報維修項目等行為,依法責令其退出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