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25日訊(記者 孫曉銳) 如果有限的人生像是一個減速旋轉的陀螺,那麼她在紮根環衛的21年工作中,她的陀螺從未停歇過。陀螺轉走了她的青春,卻轉不走她對環衛工作的執著和熱愛。她就是雞西市環衛局垃圾處理廠公廁管理站站長陳艷君。
圍著工作轉,她有股“傻”勁兒
雞西市區共有旱廁232座,很多旱廁由於建設時間較長導致陳舊老化。夏季,每逢遇到大雨,隨時會發生糞便外溢現象。這時陳艷君就冒著大雨,率領清掏工進行巡回清掏。有些居民經常把垃圾袋和各種廢棄物往廁所裡倒,致使吸糞管經常被堵住,工具送不進去,她就得用手伸進去一點一點地掏,常常被糞便熏得嘔吐不止。
冬季,廁所只能用人工清掏。有的廁所狹窄、蓄糞池又淺,必須蹲跪在糞池裡用鎬一下一下地刨,刨起的糞渣崩得她滿身滿臉。同事們關心她:“老陳,你都快退休的人了,乾活兒還那麼賣命,怎麼那麼傻呢。”是啊,她是“傻”,為了城市的潔、齊、美,她願意無怨無悔地工作在公廁清掏第一線。
圍著困難轉,她有股倔勁兒
去年7月4日雞西市區由於強降雨突發內澇,領導緊急安排她帶領吸糞車輛及工作人員到受災最嚴重的人友橋下,協助市政設施管理處等專業部門搶險救災。
她一面高效完成橋下清淤任務,一面利用短暫的休息時間帶領車輛對市區內容易外溢的廁所開展清吸工作,做到人休車不休。一根3寸粗的清吸管有200多斤,一般男同志拿上拿下都要費好些力氣,一天下來她卻要反復循環作業十幾次。
她連續36小時奮戰在搶險一線,工人們勸她回去休息,她卻始終不肯。在她心裡有個信念:我是一名黨員,有困難,一定要搶在前、乾在前!在搶險救災的幾天裡,市區內的232座公廁無一處糞便外溢。
圍著群眾轉,她有股實勁兒
她不僅將公廁管理當成日常工作,更是將工人的困難、群眾反映的公廁問題當成自家事兒辦,不推脫、不拖延,贏得了群眾們的廣泛認可。
2007年3月4日,雞西降下了幾十年來罕見的暴雪,市區內的公廁道路全部封死。為了保證居民能夠正常如廁,她帶領全站逐個清理廁所周圍的積雪,對個別無法進車清掏的公廁,她就親自跳到糞坑內進行清掏。一些居民當看到陳艷君在漆黑的夜晚還在為他們清理公廁時,都感動地說:“環衛工人真是好樣的,太謝謝你們了!”
多年來,陳艷君養成了每天聽天氣預報的習慣,根據天氣變化情況,隨時報告和處理發生的問題。為了方便群眾,及時解決問題,她將自己的手機號碼留給了市區內各社區工作人員及廁周居民。這幾年,她帶領工人從正月初二開始就對公廁周圍垃圾、污冰進行人工清掏清運,確保公廁周圍5至8米無垃圾,極大地方便了市民入廁,群眾滿意率達90%以上。
圍著親人轉,她有股愧疚勁兒
她忘我的工作得到了市民的理解和領導的好評,卻愧對了自己的親人。
一次,陳艷君正奮戰在清運雪一線,丈夫突發心髒病。女兒為了讓媽媽安心工作,獨自帶著爸爸去哈爾濱做檢查。她後半夜回到家中看到女兒留給她的字條,內心抑制不住的酸楚。女兒大學放假回家,她卻因工作忙得起早貪晚,女兒為了不讓她工作分心,總是提前返校。她每次送女兒上火車,內心都充滿了不捨和愧疚。
她擔任公廁管理站站長六年來,從沒有休息過一個節假日,每到節假日家人團聚,總是缺她一個人。據不完全統計,六年來,她義務獻工達260多個工作日。由於她工作認真、無私奉獻,2008年以來,她先後獲得黑龍江省女職工建功立業標兵、省“五.一”勞動獎章,雞西市勞動模范、市優秀城市美容師標兵、市先進女職工十佳標兵等榮譽稱號。面對同志們的贊許,她常說:“我是一名普通黨員,這些都是我應該做的。”
陳艷君同志以一名黨員的人格力量,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把平凡的工作演繹得異常精彩,她就象一只永不停歇的陀螺一樣把自己的人生勾畫得異常絢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