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姜萬春:發揚大慶精神以"三創"實踐為振興龍江做貢獻
2012-01-26 15:37:32 來源:東北網  作者:孫曉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26日訊 (記者 孫曉銳) “落實省委要求,以企業的科學發展、和諧發展推進全省‘八大經濟區’、‘十大工程’建設,繼續為促進龍江經濟社會發展作貢獻,大慶油田使命神聖、責任重大。大慶油田要通過認真開展‘三創’活動,努力確保實現原油4000萬噸持續穩產,不斷推動永續輝煌發展實踐,為推動龍江經濟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發展作出更大貢獻。”大慶油田黨委書記姜萬春擲地有聲。

  傳承創業精神,用大慶精神引領發展,始終唱響“我為祖國獻石油”主旋律。

  傳承創業精神,始終保持艱苦奮斗的精神狀態。當前,國家能源需求強勁增長,石油對外依存度持續攀昇,大慶油田儲采失衡的矛盾,持續穩產的難度,投資成本的壓力持續增大。在困難和挑戰面前,更加需要大力弘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和優良傳統,弘揚“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等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艱苦創業精神,進一步開創原油穩產新局面,不斷續寫輝煌業績,助推龍江發展。

  傳承創業精神,不斷開創永續輝煌的發展局面。去年以來,圍繞落實《大慶油田可持續發展綱要》,大慶油田積極推進搞好“三個建設”,做到“四個保持”,打造“八個大慶”的發展實踐,科學發展、和諧發展不斷創出新成就。當前,落實省委要求,就要抓住今後8-10年的戰略關鍵期,把推進落實原油持續穩產、整體協調發展、構建和諧礦區“三大戰略任務”,作為“創業、創新、創優”的主戰場。

  傳承創業精神,繼續為龍江經濟發展增添活力。大慶油田在黑龍江省區域經濟布局中地位舉足輕重,當前,必須認真履行國有大型企業拉動地方經濟發展的責任,努力為黑龍江省經濟發展增添活力。在保持原油4000萬噸穩產的基礎上,發展天然氣業務等新的經濟增長點,堅持面向全球、開拓市場,繼續加快發展民生工程。通過推動企業的長足發展,不斷帶動區域經濟的繁榮與振興。

  激發創新活力,用“三超”精神攻堅克難,始終保持全員創新的生動局面。

  超越權威、超越前人、超越自我的“三超”精神,是大慶石油人解放思想、自主創新的集中體現。弘揚“三超”精神,突出科技主導地位。科技是油田發展的第一生產力、持續穩產的生命線,全員創新是大慶油田的優良傳統。新時期,推進全員創新實踐,要堅持弘揚“三超”精神,重視科技、發展科技,走出老油田開發新路。

  弘揚“三超”精神,著力培育核心人纔。推動科技創新,人纔是關鍵。要不斷發展壯大科技人纔隊伍,積極實施創新型人纔培養規劃,使優秀的中青年專家早日成為油田科技的骨乾和中堅;大力實施能力關懷和職業生涯設計,讓人人有成纔的機會;為開展全員創新構建接替有序的人纔梯隊。

  弘揚“三超”精神,搭建全員創新平臺。進一步推動企業持續發展,要進一步弘揚“三超”精神。持續關注科技成果應用普及,應用先進成果、推廣普及經驗不分大小、不拘一格;持續完善管理體系和運行機制,加快推進結構調整;豐富完善個人、集體創新體制機制和激勵措施,在鼓勵創新創效上見實效;持續開展全員創新活動,激勵乾部員工踴躍投身各種創新實踐。

  打造創優隊伍,靠“三基”工作固本強基,始終錘煉永創一流的過硬作風。

  “三基”工作是大慶油田的優良傳統與寶貴經驗,是企業長遠發展的戰略性和基礎性工程。強化“三基”工作,打造政治上過硬的創優隊伍。在企業改革發展步伐持續加快的新時期,保持大慶紅旗的政治地位,就要著力打造一支政治過硬的創優隊伍。要堅持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築牢共同價值觀,努力引導廣大乾部員工進一步轉化思想意識、凝聚發展合力。特別是在員工價值取向日趨多元的新時期,要加強教育引導、抓好育人鑄魂,實施人文關懷、開展心理疏導,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政治工作,培養乾部員工感恩企業、奉獻企業、回報企業的主動意識與自覺性。

  強化“三基”工作,打造作風上過硬的創優隊伍。多年來,大慶油田的發展得益於有一支傳承“為油田負責一輩子、乾工作經得起子孫萬代檢查”優良傳統的過硬隊伍。新時期,打造作風上過硬的創優隊伍,首先要打造“敢擔當、有乾勁、做表率、強作風”的黨員乾部隊伍,注重提高基層乾部抓班子、帶隊伍的能力,做到“一級帶著一級乾,一級做給一級看”。在員工隊伍建設上,要堅持“三老四嚴”、“四個一樣”優良傳統,教育員工踐行崗位責任制,強化崗位責任心,把“寧要一個過得硬,不要九十九個過得去”落實到每一個崗位、每一項工作。同時,通過設立網絡“基層熱線”信箱等形式了解建議訴求,充分調動和激發員工積極性和創造性。

  強化“三基”工作,打造技能上過硬的創優隊伍。油田會戰時期就注重開展以苦練崗位技術為內容的大練兵、大比武活動,並提出“人人要有真本領、硬功夫,一出手就高標准,一出手就高水平,一出手就過得硬”。適應形勢發展的要求,打造技能上過硬的創優隊伍,要結合企業發展實際,強化崗位練兵和技能培訓,重點加強一線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班組長、關鍵崗位操作人員以及新員工的培訓,切實滿足企業發展需求。廣泛開展群眾性的技術比武、勞動競賽、巾幗建功和青年創新創效活動,激勵員工練一身真本領、硬功夫,立足崗位創優創效。

責任編輯:關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