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伊春
搜 索
伊春市新青區構築現代林區產業體系
2012-02-15 09:44:32 來源:東北網-伊春日報  作者:劉強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2月15日訊 新青區在學習貫徹市十一次黨代會和全市三級乾部會議精神中,精心謀劃今後的發展思路,唱響第三次創業主旋律,明確『生態立區、開放興區、產業強區、文化塑區』戰略工作思路,把產業作為第三次創業的核心支橕,在調結構、上產業、項目驅動上下功夫,全力構築比較發達的現代林區產業新體系。

  發展旅游商貿服務業,打造『旅游商貿服務中心』。新青區有著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他們科學謀劃,打造精品,重點建設白頭鶴自然保護區和國家濕地公園,完善基礎設施,建設荷花園和全市最好的花圃,建立白頭鶴馴養和繁育基地,充分發揮保護區和濕地公園的生態環境監測、野生動物救護、旅游觀光等多項功能。同時,拓展旅游項目,對木材采伐、沙金采掘、馬套子、爬山虎、絞盤機、淘金船等一些有特色的生產工藝、設備、設施等進行文化包裝,力爭通過5年的時間,形成有特色、有吸引力的旅游項目和旅游產品;商業化開發別墅等休閑度假場所,打造休閑養生旅游度假勝地,擴大『中國白頭鶴之鄉』的建設成果;提高商貿服務業的層次,建設具有展示交易、物流、信息、市場拓展等多功能、配套完善、現代化綜合商貿物流園區,打造伊春北部商品集散中心和綜合性物流中心。同時,進一步繁榮新青商貿大集,發展電子商務,健全住宿、餐飲、娛樂、信息、金融保險、教育醫療、養老等服務項目,建設『旅游商貿服務中心』。

  發展『原生態』產業,打造『原生態產業之鄉』。他們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按照產加銷一體化的模式,著力發展『原生態、綠色、健康』的特色種植養殖業、森林食品加工業和北藥加工業,做精產品,打造品牌,把廣大種養戶有效地組織起來,發展專業合作社和產業協會,推動職工自營經濟向組織化集約化標准化一體化經營方向轉變,與市場無縫對接,讓稀缺、高檔的『原生態』產品賣上應有的好價錢,從而大幅度提高附加值。主要發展以真菌多糖系列保健品、速食食品為主的食用菌加工;以蕨菜、猴腿為主的特色山野菜加工;以藍莓、松子、榛子為主的山野果加工;以玉米、脫毒馬鈴薯為主的特色種植加工;以原生態豬、狗、雞和獺兔、鹿為主的特色養殖加工;以五味子、人參為主的北藥種植加工,進一步提昇『原生態產業之鄉』的層次、品位和名氣。

  發展綠色能源業,打造『綠色能源之鄉』。以風力發電為代表的清潔能源,成為該區主要接續替代產業之一。老白山風電場一期工程3萬千瓦發電機組已並網發電,年可實現產值8000萬元,今年,該區重點完成老白山風電場建設,加快平頂山、長青山風電場建設。利用森林撫育剩餘物、養殖種植廢棄物、藤條灌木、木材加工中產生的廢棄物等發展生物質能源。探索開發水能和太陽能,建設『綠色能源之鄉』。

  發展礦產資源采掘加工業,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這個區在注重保護生態的前提下,正在積極謀劃開發石墨、礦泉水、岩金等礦產資源。他們實施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加大對上爭取和引進戰略投資者力度,建設科技含量高、投資規模大、產業鏈條長、綜合利用水平高、經濟效益好、環境影響小的礦產業。同時,發展碳匯經濟、營林產業和綠化苗木產業,將生態資源轉化為經濟優勢。

  發展木材精深加工業,打造具有特色的高端產品。他們著力推進技術改造昇級、產品創新、品牌建設和企業整合,壯大初級產品、半加工產品和高端產品依次遞進的產業鏈,建設木材綜合利用循環經濟;扶持壯大木材精深加工龍頭企業,在實木家具行業中,『友春』商標已被認定為全國馳名商標,鼓勵友春木業、藝達木飾品公司和根韻樂器工作室等企業,進行文化技術創新,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提昇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水平。發展原料林基地,對外合作開發利用林木資源,全面緩解停止主伐後木材加工業原料短缺問題。

責任編輯:代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