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大慶"六水"戰乾旱 綜合運用工程農藝生物化學管理等措施
2012-02-20 16:21:10 來源:東北網-大慶日報  作者:崔義鑫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2月20日訊 2月16日,記者從大慶市農委了解到,為應對春旱,大慶市積極協調部署,確定了開發地下水、留住地表水、應用科技水等“六水”抗旱辦法。

  據悉,大慶市年降水量少、蒸發量大,“十年九春旱”,近年來又時常發生春旱連夏旱甚至幾旱相連,抗春旱保春種已成為全市農業生產常規性工作,並在多年生產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今年,在應對旱情的過程中,市農業、水務、氣象等相關部門及各區縣,已提前采取多項預防措施,積極檢修設備、打新水井,提前進入抗旱狀態。同時,市農委未雨綢繆,提出了綜合運用工程、農藝、生物、化學和管理等防旱抗旱措施,堅持蓄水和保?並舉,進一步提高防災抗災意識,樹立“減災就是增產”的理念,堅持抗災奪豐收的思想不動搖,通過采取開發地下水、留住地表水、應用科技水等舉措,防止春種期間發生農業乾旱而對大慶市農業生產造成重大損失。

 

 


  開發地下水

  搶打一批抗旱水源井,配套抽水設備,保證春種期間坐濾水需求和滴灌、噴灌水源需要。搞好已有抗旱水源井的檢修,確保合閘出水。

  在苗期發生嚴重乾旱時,采用滴灌、噴灌和澆灌等辦法,在土壤缺?的情況下及時補水,確保秧苗正常生長。

  攔截天上水

  充分利用空中的雲水資源,只要具備人工增雨雪的天氣條件,馬上開展人工增雨雪作業,增加降水量,以緩解或解除農田乾旱。

  留住地表水

  充分發揮小塘壩、小水池、小泵站等“五小水利”工程的蓄水作用,集雨補灌,積極蓄水抗旱。

  提蓄江河水

  對沿江稻區缺水嚴重的地段,要爭取在開江前破冰取水,利用儲水池、蓄水庫,蓄冬水為春用,確保水田泡田、水稻插秧用水。沿江稻區要在開江時最大限度地利用桃花水,在江水水位過低的情況下,要准備采取浮船二級導水的辦法提水抗旱。

  保住根部水

  應用保水劑和抗旱種衣劑。通過溝施、穴施、拌種等方法,將保水劑、抗旱種衣劑施入土壤,這就像在種子和作物根部修了一個“小水庫”,使其吸收土壤和空氣中的水分,又能將雨水保存在土壤中。遇到乾旱時,保水劑、抗旱種衣劑保存的水分能緩慢釋放出來,供種子萌發和作物生長需要。

  應用科技水

  通過調整優化種植結構,選擇抗旱作物和抗旱作物品種,變被動抗旱為主動防旱。采取催芽坐肥水,同時補充苗期養分,確保一次播種保全苗、出壯苗。通過機械深松,采取少耕、免耕保護性耕作技術,營造“土壤水庫”,提高蓄水保水能力。苗期旱情嚴重時,要及時應用抗旱劑,減少葉面蒸騰。大力發展地膜覆蓋和膜下滴灌,推廣旱作農業技術和節水灌溉技術,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實施科學抗旱減災,為今年糧食再奪豐收奠定基礎。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關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