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2月27日訊 延壽縣從壯大經濟實力、改善人居環境入手,以建設長壽山下強縣、打造螞蜒河畔名城為目標,著力發展社會事業,加快群眾就業增收步伐,強化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城鄉群眾的幸福指數不斷提高。
發展經濟奠定民生基礎
延壽縣充分依托特色資源優勢,發展縣域經濟,為改善民生夯實基礎。
該縣規劃建設了23平方公裡的現代工業園區,享受省級開發區優惠政策並進入全省重點扶持的20強園區行列,先後成功引進臺灣永和豆漿、哈爾濱香其醬業、山東萬源玻璃鋼門窗、浙江萬得凱新型建材、大連山頂蜂產品、哈爾濱延大牧業、天木醫藥等一批知名企業,形成了食品產業園『一園突出』,紡織、醫藥、建材產業園『三園並進』的發展格局,園區企業已發展到41戶,實現稅收1.5億元。積極發展對俄、日、韓等國際貿易,不斷擴大對外開放領域和成效。財源體系進一步完善,年納稅超百萬元企業發展到78戶,被評為全省財源建設先進縣。2011年,全縣GDP實現37.9億元,同比增長15.2%;全口徑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實現4.4億元,同比增長3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10220元,同比增長27.2%;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8065元,同比增長19.5%。綜合經濟實力的快速提昇,為保障和改善民生奠定了堅實的經濟基礎。
城鄉聯動改善人居環境
延壽縣堅持以城帶鄉、城鄉聯動的發展思路,全力改善人居環境。城區規劃面積40平方公裡,將螞蜒河水引入城內,興水拓城、以水富城、以水麗城,努力實現『一河居中、兩岸同興』。
縣城主要街路和規劃內巷道硬化率達到100%,城鎮綠化率達到29%。為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生產生活需要,該縣建設了功能配套、設施完備的城鎮供水廠,日可淨化居民飲用水2萬噸;引進捷能熱力公司,集中供熱面積達到115萬平方米;啟動城市管道天然氣建設項目,天然氣入戶已達3000戶;建設生活和工業兩座污水處理廠,日處理生產生活污水1.2萬噸;建設了垃圾處理廠,日處理生活垃圾130噸。實施棚戶區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廉租房建設,連片改造棚戶區9個92萬平方米,完成既有建築節能改造68棟39萬平方米,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1700套11.6萬平方米,城鎮人均居住面積達到31平方米,被評為全省棚改先進縣和牆改先進縣。整合資金8.2億元,全面加強新農村建設,實施玉河鄉長富屯整體搬遷工程,被評為全省扶貧開發工作先進縣。
解決熱點難點惠民工程日趨完善
延壽縣圍繞群眾關心關注的就學、就醫、文化等社會熱點難點問題,推進各項社會事業發展。
截至目前,累計投資1.2億元,新建教學樓和食堂宿捨樓5.78萬平方米,維修校捨4.56萬平方米,異地新建了延壽一中,啟動實施3所中心幼兒園建設,城鄉辦學環境和條件明顯改善。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初中階段學齡人口入學率均達100%;延壽一中與北京四中建立遠程教育合作網校,教育教學質量全面提昇。深入推進覆蓋城鄉的公共衛生服務網絡體系建設,投資5186萬元異地新建了二級甲等醫院縣人民醫院,所有鄉鎮衛生院全部改造完成,村級衛生所室達標率80%,增加醫療設備800多臺套,全部實行藥品零差價銷售,群眾醫藥費負擔同比下降30%。文體服務設施顯著改善,完成影劇院、文化廣場、體育中心改擴建,建成鄉鎮文化站7個,基層文化服務覆蓋率達到100%。數字電視用戶入網2.8萬戶,收看節目套數居全省之首。廣泛開展廣場系列文化、元宵節秧歌匯演、健身操、太極拳等群眾性文體活動,舉辦了首屆全民健身運動會,城鄉群眾文體生活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