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日訊 (姚志剛 記者 李博) “千裡走邊關,祖國請放心!”在龍江源頭,激昂奮進的口號聲中,大興安嶺軍分區邊界勘察組一行人員與轄區交界處的內蒙軍區某部六連官兵交流後合影留念。表達了堅守祖國邊界線共同守好邊,護好境的決心和信心。
軍警共同研究邊境形勢。姚志剛 攝
車輪滾滾間丈量界江
八天多來,勘察組行程近1800多公裡,看遍了700多公裡的邊防線上遍布的48塊界碑,用滾滾車輪貫通了冰雪界江,用堅實的腳步查看每一塊標識。冰凌、清溝、空膛冰、厚厚的積雪和不時擋住去路的巨大冰塊,沒有成為阻擋丈量界江的障礙。當勘察組車隊行進至大興安嶺塔河縣依西肯鄉至開庫康鄉江段時,僅有十幾公裡長度的江道,車隊卻行進了一個多小時,有冰塊擋住去路,大家就用鎬和錘子敲,有厚厚的積雪埋住車輪時,大家就一起用鍬挖用手推,顛簸的道路使每個人都像散了架一樣,但是沒有一輛車和一個人掉隊。大興安嶺行署外事辦副主任董軍深有感觸的說道:“滾滾車輪,一步一個腳印,我們在用心去丈量界江”。

零下三十五度,巡邏組在界江執勤。姚志剛 攝
軍警民合力守護界江
此次邊界勘察活動,規模之大、行程之遠,在大興安嶺軍分區軍分區組建以來尚屬首次。由大興安嶺軍分區、大興安嶺行署外事辦、大興安嶺公安邊防支隊組成的聯合勘察組,按照各自遂行的不同任務和職責分工,密切協同,相互配合圓滿完成了踏查任務。每到一處,軍警民與邊境村民,村、鄉領導促膝長談,了解邊境轄區情況,調研如何搞好有關邊境管理的各項工作,探討軍警民合力管邊、控邊的新辦法新舉措。三卡鄉是首先推行“三長管邊責任制”的鄉鎮,鄉村領導和村民代表在與勘察組一起座談時,講道:他們講邊防法規宣傳與防火結合起來,從而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視。老卡村村長說:要管好邊境首先要從我們最基層的村官做起,因為我們對於人員的情況和動態信息掌握的最快最准。漠河縣公安邊防大隊大隊長謝明偉在體會交流時談到:“只要軍警民合力邊防就會穩固”。

踏雪嚴寒中感受界江
“上哨所,伴我是北極的風;巡邏歸,身披是潔白冰凌;保衛祖國安寧萬家歡樂,我們是光榮的邊防戰士。”在零下三十幾度嚴寒中,在滿眼潔白的冰雪裡,大興安嶺邊界勘察組親身體驗到了邊防戰士的風雪情懷。徒步巡邏,風吹背後寒。邊界勘察組組長大興安嶺軍分區參謀長王方勝一聲令下,“由乘車巡查邊防線改為徒步!”一行二十幾人迅速下車,披上潔白的偽裝衣,踏雪行進在黑龍江我方一側,藍天和白雪相映,群山與界江綿延,嚴寒中,一行人冰霜撲面,披風在風中飄揚,軍分區作訓科長鄒發林深有體會的講道:“過去對界江和國界的領會很多停留在查詢資料和地圖,對於常年堅守在邊防線上的官兵沒有深刻的理解,今天通過親身體會,真正懂得了邊防官兵的辛苦,理解了什麼是神聖的國界線。”

遇有情況迅速出擊。姚志剛 攝
聯通保障暢行界江
“0101我是02,收到請回答!我們已經按預定計劃和時間到達某某地域!”不時會有這樣的信息傳回到機關,報告勘察組的行程和位置,不管是在界江還是在林海雪野,暢通的電波始終保障著全程全時守聽,每當到達一個邊防連隊的轄區,勘察組也會考察一下連隊的聯通能力和對處置勤務中的聯系通信保障能力,通過檢驗,促進連隊預有突發事件時的反應能力和速度。
露天野炊,火烤胸前暖。距離大興安嶺興安鎮還有二十公裡,時間已經是中午十一點三十分,組長帶領大家現地休息野炊,開始利用便攜的野炊設備埋鍋造飯,不一會,熱氣騰騰的面條和燉菜就擺在了大家的面前,隨車攜帶的單兵自熱食品已經提不起大家的興趣。風雪邊關,野外用餐分外香;火烤胸前,感受在心間。軍分區司令部參謀紀燁邊吃邊說:“這麼香的飯菜,在機關呆著永遠吃不到,只有真正的融入邊防,與風雪為伴,向寂寞挑戰,纔有最真實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