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我省全國政協委員建議:為墾區用電『減負』實現電價同網同價
2012-03-07 08:55:45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王雪梅 郭銘華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3月7日訊 在全國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上,我省全國政協委員為墾區工業、非居民和商業用電價格沒有與全省同價問題積極呼吁:理順墾區供電管理,實現電價同網同價。

  全國政協委員王濤志為記者提供了有關部門的資料。2011年,墾區九個分局售電量為14.7億千瓦時,其中居民用電4.9億千瓦時、農業生產用電2.4億千瓦時、工業用電5.9億千瓦時、非居民用電0.7億千瓦時、商業用電0.8億千瓦時。墾區工業、非居民和商業用電價格沒有與全省同價,其電價比地方高出0.2元/千瓦時~0.3元/千瓦時,墾區個別農場的工業用電價格竟達到1.7元/千瓦時,比新目錄電價高出近一倍,墾區每年多支出電費近2億元。

  王濤志認為,電價高、體制改革不到位給墾區發展帶來極大的影響,過高電價制約了墾區經濟發展。墾區現有米、面、油、乳、肉等農副產品加工企業2000餘家,從業人員10萬餘人,過高電價致使墾區農產品加工企業直接加工成本比地方同類企業高出近10%,導致達產率過低,產能嚴重不足。同時過高電價大幅度地增加墾區城鎮建設和商服運營等成本,影響墾區投資環境。

  全國政協委員付剛告訴記者,他從有關部門獲悉,由於目前墾區供電企業屬於代管狀態,安全生產、營銷管理、科技進步等方面由省電力有限公司直接管理,農墾供電企業的實際運營沒有真正納入電力系統直接管理,實屬自負盈虧狀態。因此,投資渠道不暢,除國家農網改造資金外,省電力有限公司正常改造昇級等資金無法對墾區供電企業進行投入,許多項目沒有得到改造,抵御自然災害能力較低。僅建三江管理局有水田面積920萬畝,截至2011年,建三江管理局水田電灌面積230萬畝,尚有690萬畝沒有電灌。同時農網改造資金難以落實,電網現狀已極不適應墾區工業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

  我省全國政協委員反映,幾年來,墾區為供電企業上劃工作做了大量工作,多次向農業部、省有關領導和部門匯報,並積極與省電力有限公司協調溝通,農業部、省政府和省電力公司同意將墾區供電企業劃轉省電力公司,但至今沒有得到國家電網公司的批復。墾區電網的管理與新農村、新電力、新服務的要求不適應,電力建設資金投資渠道不順,嚴重制約墾區作為國家糧食安全保障基地的建設步伐。

  我省全國政協委員紛紛提案,為更好地發揮農墾在我國現代化大農業發展中的示范帶動作用,建議國家電網公司盡快將黑龍江墾區所屬供電企業整體無償劃轉給黑龍江省電力有限公司,理順墾區供電管理體制,盡快將墾區供電企業納入國家供電體系,保證墾區電力建設和改造資金投入,實現墾區工商業用電與地方同等價格政策,不斷滿足墾區經濟和社會快速發展的電力需要。(本報北京6日電)

  背景資料

  1998年國家提出改造農村電網、改革農電管理體制,實現城鄉同網同價。為解決墾區電價過高的狀況、實現同網同價,省政府同意將墾區納入全省農村電網改造的總體規劃。2001年11月,墾區供電企業由省電力公司代管。2004年和2009年墾區居民用電和農業用電已分別實現全省同價。為進一步理順墾區電力管理體制,盡快實現墾區工業、非居民和商業用電同網同價,2007年11月19日,國家農業部同意將黑龍江省農墾總局所屬供電企業整體無償劃轉給黑龍江省電力有限公司。省電力公司也同時向國家電網公司多次匯報,並承諾到2011年底前實現全省同網同價,但時至今日,我省電價同網同價仍無結果。

責任編輯:張雋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