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9日訊 國家統計局哈爾濱調查隊日前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2011年度萬人《民生民意評價調查》。結果表明:民生總體評價積極,總體幸福感提昇,展望未來信心較強。
總體評價
城鄉居民對新戰略實施評價高
新戰略實施兩年,百姓均給予了較高評價。此次調查,評價“北躍、南拓、中興、強縣”發展戰略推進力度的滿意度為88.9%,其中,城鎮居民滿意度為91.0%,比農村居民高10.2個百分點;評價“萬頃松江濕地,百裡生態長廊”發展戰略推進力度的滿意度為87.4%,其中,城鎮居民滿意度為89.5%,比農村居民高10.6個百分點。
總體幸福感有提昇
體面尊嚴幸福的生活,是民生改善的重要標志,2011年,我市努力延伸惠民行動覆蓋面,八個方面40項惠民行動項目件件落實,民生改善成效明顯,居民幸福感有所提昇。城鄉居民幸福度為86.2%,比上年調查結果高0.7個百分點。
農村居民幸福感超市民
2011年,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糧食生產又獲豐收和二、三產業發展壯大等因素影響下,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同比增長19.8%,比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5.7個百分點。農村居民感受幸福生活明顯,幸福度高達91.4%,比城鎮居民高6.6個百分點。
青壯年幸福感最強
青壯年精力旺盛,為事業奔波動力足,他們感覺前景美好,幸福感優於其他年齡段,幸福度為86.6%,比中年人和老年人分別高1.0和2.1個百分點。
三項指標基本滿意
——基本滿意道路狀況。近年來,我市路橋建設實現了歷史性突破,城市立體交通網絡初步形成,居民出行難問題得到有效緩解,城鎮居民滿意度為65.6%,其中,表示滿意的佔25.5%,基本滿意的佔40.1%。
——基本滿意社會保障。2011年,全市社會保障和就業財政支出84.5億元,同比增長34.8%。養老金持續增加、低收入群體救助力度加大和就業人員的增多,明顯改善了中低收入群體的生活狀況。城鄉居民對社會保障的滿意度為63.6%,其中,農村居民滿意度為70.2%,比城鎮居民高8.2個百分點。
——基本滿意家庭收入。2011年,城鄉居民收入同比增幅呈兩位數增長,高於年初制定的目標,尤其是農村居民收入增幅較快,城鄉居民對家庭收入表示基本滿意,滿意度為62.9%。其中,農村居民滿意度為83.1%,比城鎮居民高25.2個百分點。
展望未來信心較強
在四項民生工作目標實現的表態中,城鎮居民樂觀積極,信心較強。77.2%的居民對“十二五”末期我市四環內棚戶區居民全部入住新居持有信心,其中,有信心的佔42.8%,較有信心的佔34.4%;76.9%的居民對“十二五”末期我市重點建設百所公辦幼兒園持有信心,其中,有信心的佔43.1%,較有信心的佔33.8%;75.1%的居民對“十二五”末期我市城鎮化水平提高到65%持有信心,其中,有信心的佔42.3%,較有信心的佔32.8%;73.4%的居民對“十二五”時期我市城鄉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持有信心,其中,有信心的佔42.2%,較有信心的佔31.2%。
政風建設
政府八項工作得到市民好評
2011年,我市多措並舉,改進機關作風,提高行政效能,擴大服務內容,以群眾是否滿意為標准,積極打造政府新形象。萬人《民生民意評價調查》表明:72.3%的市民肯定政府八項工作。其中,創新能力、行政管理和政策配套居政府八項工作評價之前,綜合好評度為77.8%。
七成多市民滿意政府部門政風建設
2011年,市民對我市開展的政風建設工作表示熱切關注,並給予較高的評價。73.9%的市民滿意我市政府部門政風建設,其中,表示滿意的佔30.8%,表示基本滿意的佔43.1%。
認為政府部門政風建設好於上年的佔多數
在“您認為2011年我市政府部門政風建設是否好於上年”的表態中,54.1%的市民持肯定態度,認為沒有變化的佔25.6%,認為不如上年的僅佔4.8%,表示說不清的佔15.5%。
推諉扯皮居政風建設八大問題之首
受怕擔責任和職能交叉、權責不清等因素影響,個別部門、少數公務人員存在以“需要研究”、“我做不了決定”等借口搪塞辦事群眾的問題。50.2%的市民認為推諉扯皮問題比較嚴重,居政風建設八大問題之首。
就業救助
我市就業形勢實現三年持續好轉
2011年,我市把創建國家級創業型城市放在首位,全年城鎮新增就業人員10.7萬人。調查顯示,就業形勢嚴峻程度逐年下降,認為我市目前就業形勢嚴峻的佔44.0%,分別低於前兩年5.6和28.5個百分點。與此同時,就業形勢樂觀程度逐年上昇,認為我市目前就業形勢正常和較好的佔43.5%,分別高於前兩年2.0和28.0個百分點。
缺乏工作經驗是影響求職最大問題
在對10個影響求職就業主要問題的多項選擇中,缺乏工作經驗、錄用有失公正和就業崗位少選擇率排在前三位,分別為47.0%、43.9%和36.1%。
幫扶救助初顯成效
近年來,我市積極探索構建長效機制,以人為本幫扶救助弱勢群體,效果初步顯現,並被多數群眾認可。57.6%的市民認為弱勢群體幫扶效果明顯,其中,認為明顯的佔25.5%,認為比較明顯的佔32.1%。離退失業人員在許多方面受到政府的有力幫扶救助,認為效果明顯的比平均水平高2.4個百分點。
孤老殘幼最需救助
在對哪個群體最需要社會救助的選擇中,53.3%的市民認為孤老殘幼最需要社會救助,比上年調查結果高6.8個百分點。23.1%的市民認為失業人員最需要社會救助,比上年調查結果低7.9個百分點;16.9%的群眾認為特困戶最需要社會救助,比上年調查結果低2.2個百分點。
醫療優惠呼聲最高
在政府救助內容中,醫療優惠、低保待遇和熱費減免市民關注程度高。52.3%的市民關注醫療優惠救助內容,18.9%的市民關注低保待遇救助內容,18.7%的市民關注熱費減免。
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三個環節隱患多
萬人《民生民意評價調查》表明:食品安全三個環節隱患多,市民購買食品不放心,解決食品安全問題亟待對癥下猛藥。
針對哪些環節食品安全隱患最多的問題,在五個可供選擇的項目中,市民直指生產加工、種植養殖和餐飲消費三個環節,83.6%的市民認為生產加工環節是食品安全的首要隱患,比上年調查結果高3.8個百分點。37.0%的市民認為種植養殖環節安全隱患多,比上年調查結果高5.0個百分點。有33.7%的市民認為餐飲消費環節存在隱患,比上年調查結果低2.3個百分點。
六成居民購買食品不放心
調查表明,多數城鄉居民購買食品不放心,不放心人數佔調查總人數的比重達60.1%,比上年調查結果高16.6個百分點。其中:城鎮居民不放心人數佔調查總人數的比重達66.0%,比上年調查結果高16.3個百分點,比農村居民高30.0個百分點。
最不放心集貿早夜市場食品
從四個場所購買食品情況看,除超市及大型商場外,其他三個場所不放心的比例均超過半數,64.6%的市民認為集貿早夜市場食品讓人不放心,比上年高9.4個百分點;53.1%的市民認為批發市場出售的食品讓人不放心,比上年調查結果高10.0個百分點;50.7%的市民認為倉買及食雜店出售的食品讓人不放心,比上年調查結果高10.9個百分點。
食品安全最關注保質期
從購買食品主要注意哪些方面看,在可供選擇的五個項目中,城鄉居民最關注保質期,選擇率為72.4%,其中,城鎮居民佔74.7%,農村居民佔63.1%。其次是價格和品牌,城鄉居民選擇率分別為49.2%和38.3%。
規范生產是保證食品安全首選
調查中,54.4%和37.6%的市民認為規范生產和誠信經營是保證食品安全的關鍵,50.7%和10.6%的市民認為嚴格執法和曝光案件是保證食品安全的有效途徑,47.1%的市民認為加強監管是保證食品安全的必要手段,38.4%的市民認為完善法律是保證食品安全的基礎。
物價消費
價格偏高影響居民消費信心
2011年,我市城市和農村居民因價格上漲,消費性支出同比增幅分別縮水6.2和6.3個百分點。萬人《民生民意評價調查》表明:城鄉居民普遍認為價格偏高影響消費信心,期盼平抑價格減輕生活負擔。
在六方面價格評價中,食品、居住和醫療保健價格高,居民反響大。城鄉居民認為住房價格高的佔82.2%,比上年調查結果高2.9個百分點;認為食品價格高的佔81.4%,比上年調查結果高1.1個百分點;認為醫療保健價格高的佔75.9%,比上年調查結果高3.5個百分點。
六成居民消費信心受價格偏高影響
針對居民消費信心受物價上漲影響程度問題,66.5%的城鎮居民認為消費信心受物價上漲影響很大,高於上年調查結果4.3個百分點。其中:青壯年群體受住房和在外飲食消費價格偏高等因素影響,消費信心影響程度加重明顯,認為影響程度很大的佔67.2%,高於上年調查結果4.7個百分點。
房價上漲得到有效遏制
在對我市房價過快上漲是否得到有效遏制的表態中,50.1%的城鎮居民認為哈爾濱市房價過快上漲得到遏制,比上年調查結果高10.8個百分點。
城鎮居民供養子女消費壓力大
針對家庭經濟壓力主要來自哪些方面的問題,《民生民意評價調查》問卷中列示了八個可供多選的項目,城鄉居民選擇率較高的有住房消費、供養子女、醫療保障、生活必需和人情往來。調查表明,城鄉居民供養子女消費壓力最大,佔65.6%,其中,城鎮居民佔66.0%,比農村居民高1.8個百分點。
環境交通
七成市民對環境給予好評
萬人《民生民意評價調查》顯示,73.5%的市民對我市城市環境給予好評。在四項城市環境評價中,人文環境好評度最高。
在生態環境評價中,飲水質量好評度為77.8%;城市綠化好評度為76.0%;河道治理好評度為69.4%;空氣質量好評度為66.4%。
在服務評價中,電力通訊好評度為80.8%;購物餐飲好評度為77.8%;教育醫療好評度為65.2%;物業管理好評度為56.3%。
在交通環境評價中,公交網絡和道路質量好評度相對較高,公交網絡好評度為71.5%;道路質量好評度為69.4%;出行狀況好評度為65.6%;交通治理好評度為65.3%。
公交優先效果凸顯
在對我市優先發展公共交通效果評價中,市民好評度達到76.3%,比上年調查結果高4.9個百分點。針對在公交便捷的前提下是否打算購買自駕車的問題,46.8%的無自駕車市民表示不打算購買自駕車,計劃購買自駕車的佔25.5%,視當時情況再定的佔27.7%。
公交服務總體滿意度為68.9%
在問卷中,列示了七個可供市民評價的公交服務內容,評價結果顯示,七項內容總體滿意度為68.9%。其中:七成以上市民滿意車內衛生,六成以上市民滿意服務態度,近六成市民對候車時間表示滿意。
擁擠、不准時問題突出
針對目前公共交通存在的主要問題,問卷結果表明,選擇擁擠和不准時的比例居六個問題第一和第二位,選擇擁擠的佔70.8%,選擇不准時的佔63.3%。
亂貼亂畫、亂停車輛問題最為嚴重
亂貼亂畫、亂停車輛、亂扔垃圾、佔道經營、小區噪聲和高空拋物六大擾民問題的存在,與哈市創建“三優”文明城市格格不入,嚴重影響了城市環境。萬人《民生民意評價調查》表明,認為六大問題嚴重的選擇率高達55.9%。
小區治安好評度73.0%
去年,我市繼續加快推進“3531”工程,全市新安裝單元電子防盜門11626樘,維修7284樘,安裝平安燈13萬餘盞,維修4.6萬餘盞,小區、村增設電子監控6245個,封閉小區、庭院543個,居住小區治安環境進一步改善。居住小區治安狀況市民好評度為73.0%,其中,認為好的佔23.9%,較好的佔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