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崔龍吉:出口抓加工進口抓落地 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2012-03-10 19:35:52 來源:東北網  作者:曹曦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全國人大代表崔龍吉。

  東北網北京3月10日訊(記者 曹曦)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穩定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擴大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出口;要實施‘走出去’戰略,創新境外經貿合作區發展模式,支持‘走出去’的企業相互協同、集群發展。進出口總額增長10%左右。”這表明盡管面臨外需萎縮和國內成本上昇的雙重壓力,2012年我國將努力保持外貿穩定發展。外貿對拉動經濟增長、增加就業、推動產業昇級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對促進國民經濟發展意義重大。”全國人大代表、東寧吉信工貿集團董事長崔龍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崔龍吉有著近二十年的外經貿企業經營的經驗,一路走來酸甜苦辣,感觸頗深。他說,二十年來,中國和俄羅斯的合作從政府貿易到邊貿,經歷了不平凡的道路。俄羅斯是世界商業最後一塊等待開發的“處女地”,石油、天然氣、礦產、木材等資源豐富,有待大規模開發,但家具制造、建材、輕工產品匱乏。把握大局抓住中俄優勢互補的結合點、找准進入俄羅斯市場的切入點是對俄貿易企業生存與發展的重中之重。但是對於這塊“處女地”,外資卻一直不敢輕易踏足。主要原因就是俄羅斯國內的投資環境一直令人懷疑,市場秩序不規范,辦事拖沓,都成為外資進入的障礙。

  崔龍吉說,俄羅斯加入世貿組織以後,是俄羅斯和中國合作的一個轉軌機會,也給我們和俄羅斯的合作提供了新的思考。烏蘇裡斯克經濟貿易合作區為走進俄羅斯的企業提供了方方面面的保障,為企業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生產環境、經營環境、人居環境。可帶動中國生產能力較大、競爭優勢較強的企業成規模地“走出去”,在俄羅斯進行集群式跨國投資,建立境外加工基地,改變中俄經貿規模小、層次低、結構不平衡的現狀,推進中俄合作全面昇級。目前,烏蘇裡斯克經貿合作區一期已完成投資20億元,入駐國內企業24戶,有鑫爾泰、興特、榮光等16戶鞋廠和超界服裝廠、東方彩印廠、利吉爾家具廠、聖象刨切板廠等, 2011年合作區內企業生產成品3000萬雙,生產服裝300萬套。

  “我們將抓住2012年APEK會議在海參崴召開的有利時機,重點推進烏蘇裡斯克經貿合作區建設,二期投入資金60億元,實現園區形象、規模、產業的全面昇級。積極探索在合作區內建設高新技術產業園,抓住俄政府積極吸收外資進入高新技術產業的大好機遇,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工作,吸引我國知名企業到合作區建廠。”對此,崔龍吉信心滿滿。“出口抓加工、進口抓落地”,合作區將與我省邊境口岸已建的經濟開發區、綜合保稅區等開放平臺配套聯動,將國內邊境地區建成境外合作區的後勤保障和配套加工後方基地,通過境內外配套聯動,發揮中俄兩國支持政策的疊加和溢出效應,使境外合作區成為帶動中俄地方間合作、東北振興與俄遠東開發的“火車頭”。

  “我們將積極開拓對俄經貿合作新領域,把境外園區打造成連接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的黃金平臺,建成集生產、商貿和物流為一體的現代化國際經貿合作區,真正成為中國優勢產業在俄羅斯重要的產、供、銷集群中心。”崔龍吉有信心,更有決心。

責任編輯:代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