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張泱:給糧食主產區加上政策的『安全保險栓』
2012-03-10 19:53:48 來源:東北網  作者:曹曦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全國人大代表張泱參加全團會議。

  東北網北京3月10日訊(記者 曹曦) “說到‘三農’不能不想到黑龍江,說到糧食更不能不說黑龍江。作為糧食主產區,黑龍江還需要國家政策的有力支持。”全國人大代表、伊春市政協副主席、鐵力市委書記張泱對記者說。

  張泱說:“這些年,我省通過國家政策帶動和自身不懈努力,開創了農業生產連年豐收、農民收入大幅增加、農村社會持續繁榮的良好局面。但農業發展也存在一定制約因素。”首先是糧食原字號問題比較普遍,貢獻大,效益低。國家雖然給予各種補貼,但這種“普惠制”方法,對於黑龍江而言,力度依然不夠。其次,糧食加工業發展比較艱難。黑龍江農產品加工率在50%左右(發達國家達90%),發展空間非常大,但現在面臨困難。具體表現在:受糧食價格以及保存、運輸等因素的影響較大,企業利潤低;加入世貿組織後,農產品關稅大幅調減,國際競爭壓力加大,如大豆;糧食加工企業資金緊張,特別在新糧收購季節,正是銀行收貸之時;研發投入和科技人纔還不足。

  張泱提出三點建議:一是建議加大補貼力度,建議農業補貼政策由“普惠制”向“普惠制”和“特惠制”並重轉變。二是建議加大對糧食加工企業的扶持力度。稅收上保持寬松政策;資金上提供更大的支持;運輸上給予有力保障;統籌發展上加強宏觀調控。這裡一方面要加強對進口糧食數量、節奏的調控,減少跨國糧商的衝擊。另一方面,支持主產區大力發展主要糧食品種的深加工,優化產業布局。同時,建議嚴格行業准入門檻,發展具有競爭優勢、帶動力強的集團性加工企業,提高企業規模化生產經營水平。三是建議加大農田水利投入力度。按照糧食貢獻比例,耕地面積比例,在農田水利項目上給予傾斜,增強黑龍江糧食發展保障能力。

責任編輯:代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