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網北京3月12日訊(記者 孫曉銳) 近年來,全國民營企業在實施“走出去”戰略中發揮積極作用的同時,融資難已經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瓶頸問題。日前,出席全國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的全國政協委員洪袁舒發出呼吁,為幫助“走出去”企業在國際市場上抓住商機、站穩腳跟、做大做強,應從制度和政策入手加大民營企業跨國經營的金融支持力度。
洪袁舒委員通過對我省涉外民營企業走訪得知,“走出去”戰略實施以來,黑龍江省民營企業對外投資增長勢頭明顯,已在境外3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投資,其中對俄投資企業中90%以上是民營企業。企業對外合作領域逐漸拓寬,已發展到境外投資建廠,資源、能源開發,對外工程承包,建立境外工業園區等多種形式。出現了一批如東方集團、吉信集團、華宇集團、天狼星電站設備公司等成功“走出去”的民營企業。2010年,黑龍江省進出口總額255億美元,增長57.1%,其中民營企業192.9億美元,增長75.8%,佔進出口總額的75.7%。全省對俄進出口總額74.71億美元,其中民營企業為62.6億美元,佔對俄進出口總額的83.8%。但多數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普遍遇到融資難的問題。
境外投資金融服務不完善,不能滿足企業融資需求
多年來,由於貸款門檻偏高,大部分“走出去”中小民營企業很難得到銀行貸款,只有少部分企業得到過銀行貸款;目前,國有控股和股份制商業銀行的境外分支機構網點少、規模小,黑龍江省地方性商業銀行也未在境外設立分支機構或辦事處,境外企業缺少相應的融資渠道。
擔保方式受制約
由於我國境外投資信用評估體系不夠完善,企業境外投資形成的資產無法作為抵押擔保在境內貸款;由於境內母公司向境外子公司在境外融資提供擔保的審批門檻高、程序繁瑣,民營企業境外投資的後續資金,尤其是流動資金遇到很大困難,制約了“走出去”企業的發展。
為此,洪袁舒委員建議,支持銀行為“走出去”企業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務。2010年雲南富滇銀行成為全國首個在境外設點的地方性商業銀行,建議國家有關部門盡快擴大試點范圍,支持黑龍江省地方銀行在黑龍江省企業“走出去”相對集中的俄羅斯遠東地區設立分支機構,開展項目貸款、離岸金融服務、股權融資等形式多樣的金融業務,使“走出去”企業能夠得到金融機構穩定的本地化服務和支持,促進中俄經貿合作較快發展。
同時,建議國家有關部門支持境內銀行為境外投資企業建設資金和流動資金提供貸款;鼓勵融資性擔保機構為企業提供擔保;放寬境內母公司為境外子公司貸款的擔保條件;盡快建立境外企業抵押資產交易平臺,以企業境外股權、資產、礦業開采權、土地等作抵押,由境內擔保公司出具保函,為境外企業在國內貸款提供擔保,支持企業多渠道融資。
此外,放寬民間資本參股設立小金融機構的條件;支持符合條件的小額貸款公司改制為村鎮銀行、社區銀行、並允許民間資本控股。允許黑龍江省以建設沿邊開放帶為契機,開展以支持對俄經貿為重點的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創新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