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齊齊哈爾
搜 索
齊市商品房預售管理五大亮點為房地產市場系保險繩
2012-03-14 09:05:13 來源:東北網-齊齊哈爾日報  作者:董娜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齊齊哈爾3月14日訊 預售方案不嚴格執行,以“自留房屋”形式囤積房源,同套房源價格天天都在變,交房日開發商“跑路”……這些在我們日常購房中曾經遇到的情況,今後將得到有效規避。為了穩定齊齊哈爾市房地產市場,規范商品房銷售行為,加強市場監管,打擊銷售違規行為,齊齊哈爾市日前正式出臺了《齊齊哈爾市商品房預售管理暫行辦法》,五大亮點“劍指”房地產銷售市場的“癥結”,對房地產開發企業的銷售行為進行規范,為齊齊哈爾市房地產市場系上“保險繩”,該文件將從2012年3月21日起正式實施。

  《齊齊哈爾市商品房預售管理暫行辦法》呈現出五大亮點。

  亮點一:預售方案經審核開發企業要現場公示

  商品房預售方案是商品房預售許可的要件之一,但由於沒有具體的辦法,對商品房預售方案的監管著力不大。因此,往往在具體的執行過程中,開發商不是對預售方案擬定的“草草了之”,就是執行方案“前後不一”。

  此次出臺的《暫行辦法》中明確,開發企業申請商品房預售許可時,應將商品房預售方案提交房地產管理部門審核。並規定在預售方案中每個項目的具體情況都將細化到每一套房源的單元、房號、容積率、綠地率、面積、價格、物業管理單位等12大方面,而通過現場公示,能讓老百姓在購房前全面了解項目的情況明白購房,同時對打擊捂盤銷售有著重要的作用。

  亮點二:一次性定價全部房源 不得分批分次銷售

  有過購房經歷的老百姓,對於一些開發企業通過“自留房屋”的方式變相囤積房源的情形,也許並不陌生。往往在售樓現場,看中一套房源想下手,售樓小姐總是會說:“這個是自留房源,不賣的。”而開發商用這樣的手段捂盤,達到囤積房源的目的。

  對於這種“不規范”做法,也成為了《暫行辦法》中重拳打擊的行為。在此次出臺的《暫行辦法》中明確,開發企業應當在商品房預售方案內列明自留房屋的情況,並符合“少量、合理”原則。而針對當前商品房銷售中“少量多次”申請預售、“捂盤惜售”的情況,《暫行辦法》中明確,對已經辦理預售許可的房源,開發企業須一次性將全部房源按預售方案申報價格公開對外銷售,不得分批、分次銷售。此外,還嚴禁開發企業以僱人排隊制造供不應求銷售場面誤導消費者,以制作虛假銷售進度表捂盤惜售、囤積房源的行為。

  亮點三:樓盤預售定價先備案明碼標價不得隨便調價

  在購房時,我們往往也會經歷這樣的情況:今天去看的房子是一個價格,過了兩天去看,同樣的房子每平方米就漲了幾十元,問到售樓小姐,她們的回答也很一致:“我們調價了。”樓盤價格經常在變化,開發商的隨意調整,人為制造緊張空氣,哄抬房價,也給老百姓購房制造了緊張氛圍。

  針對這一現象,《暫行辦法》中對開發商隨意提價售房的行為進行了制約,以防止其哄抬房價,擾亂市場秩序。《暫行辦法》中明確要求,開發企業不僅要嚴格執行預售方案中明確的銷售價格,同時還要到市、縣(市)物價部門進行商品房預售價格備案和明碼標價。具體要求按《齊齊哈爾市商品房銷售明碼標價管理辦法》執行。

  亮點四:嚴禁虛假誇張性宣傳廣告小區環境建設納入監管范圍

  在現實中,小區環境建設廣告宣傳片或效果圖與實際不符,讓老百姓購房很是氣憤。買房前宣傳片裡的小區裡種著梧桐樹,搬進來發現梧桐變楊樹,老百姓只能吃“一切以實物為准”的虧。而現在,有了《暫行辦法》,這樣的“啞巴虧”將不復存在。

  《暫行辦法》中明確,在預售商品房項目嚴禁開發企業以發布虛假誇張性宣傳廣告和信息欺騙購房者的行為。另外,為保證小區業主的利益,住宅小區環境建設必須按照環境建設方案在竣工前完成。如因季節原因,當年不能完成的,必須在次年8月底前完成,否則不予驗收。用這條人性化的規定來規范房地產企業的銷售行為,將極大提昇市民居住的質量和幸福感。

  亮點五:三方聯動監管預售資金 確保開發商按時交房

  有些買房人有過這樣的遭遇:在付清首付款和相關稅費後,交房日等到的卻是開發商“跑路”的晴天霹靂。

  為規避這種情況的出現,《暫行辦法》設立三方聯動的預售資金監管機制,規定:開發企業申請商品房銷售許可證前,應當選擇商業銀行開立新建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賬戶,並與市、縣(市)預售資金監管部門、開戶銀行三方簽訂《齊齊哈爾市新建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協議》,明確各方的權利、義務和法律責任。

  《暫行辦法》中嚴格要求開發企業不得直接收存房價款,必須將房價款直接存入新建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賬戶。開發企業應當在使用新建商品房預售資金前,向市、縣(市)預售資金監管部門提供用款計劃,並按計劃分次申請用款,而所申請費用必須用於購買開發建設必需的建築材料、設備和支付項目建設的施工進度款、法定稅費和其他相關費用,確保預售資金用於工程建設。

  也就是說,受制於嚴格的預售資金監管制度,開發企業的預售資金被監管“凍結”,開發商只能在每一個工程建設的節點申請資金,再由銀行直接把錢劃給相應單位,這樣做最大程度保證了在建項目的工程進度,避免了開發商因賴賬行為導致的項目爛尾。這樣一來,不僅讓買房人吃了一顆定心丸,也讓市場變得有序、理智,同時也杜絕了開發商因為資金短缺“跑路”的情況。

  為了確保這些舉措落到實處,住建局相關部門將通過信用記分的方式,通過“誠信”的方式“制約”房地產企業的違規行為,這將勢必為房地產市場健康穩定發展系上一根“保險繩”。

責任編輯:關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