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16日訊 標注使用面積71.32平方米的二室二廳期房,進戶時包燒費收據寫的卻是63.59平方米。市民張先生在恆盛豪庭二期購買的商品房,“縮水”面積達7.73平方米。15日上午,在中央大街國際消費者權益日諮詢投訴現場,200餘名恆盛豪庭二期業主集體向工商部門投訴,反映在購房時遭遇開發商“虛假宣傳”、“按套售房”等欺詐行為,並要求討回上千萬元的損失。
兩百新房業主集體遭遇“縮水”
恆盛豪庭二期12號樓業主張先生告訴記者,他於2010年8月從開發商恆盛陽光濱海(哈爾濱)置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恆盛地產),買下一套宣傳單上標注的使用面積為71.32平方米的二室二廳期房。今年1月,在交納了物業費、包燒費等各項進戶費用後,他拿到了新房的鑰匙。一進新房,就發現房子明顯不夠70平方米,再看按使用面積交納的包燒費收據,發現上面所寫面積是63.59平方米。
據悉,恆盛豪庭二期12號樓共216戶業主,集體遭遇使用面積“縮水”。其中,宣傳單上使用面積為37.15平米的戶型,實際面積為33.19平米;使用面積為72.1平米的戶型,實際面積為67.76平米。據估算,業主損失達上千萬元。
業主質疑開發商“明知故犯”
據業主介紹,入戶後他們曾因面積“縮水”問題找到道裡區規劃局,在該局提供的恆盛豪庭二期12號樓建築設計圖上看到,恆盛地產在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時,已明確規劃使用面積遠遠低於宣傳單戶型圖所標注的使用面積。同時,負責開展恆盛豪庭二期測量工作的黑龍江農墾匯達測繪公司在商品房預售前已進行了初步測量,並將測量結果報給恆盛地產。據此,業主們認為恆盛地產存在虛假宣傳、惡意欺詐、簽訂格式合同規避責任的行為。
市工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已將消費者的投訴記錄在案,並將於近期展開全面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