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黨代表風采錄:於鳳——群眾心中的『小巷總理』
2012-03-25 13:55:13 來源:東北網  作者: 岳雲雪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於鳳為百姓排懮解難。資料圖

  東北網3月25日訊 (記者 岳雲雪)  她沒有驚天動地的事跡,可她為老百姓辦的每一件實事都深深地印刻在大家心裡;她沒有顯赫的地位,但在居民的眼裡卻是近萬口人的好當家人。在七臺河市花園社區居民熟知她的名字,群眾親切地喊她於書記,她就是花園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於鳳。

  怕苦怕累就乾不了“小巷總理”

  “既然選擇了紮根基層,就要心中裝著居民、事事想著居民、時刻為了居民”。這是於鳳寫在“民情日記”首頁的一句話。十幾年下來,於鳳的“民情日記”已經積攢了二十幾本,上面記載著社區黨員情況、貧困戶每家每戶情況以及社區經濟、服務、基礎設施建設等各方面存在的問題,還有走訪時群眾提出的意見、建議等。可以說,民情日記就是一部社區發展史、創業史。

  1995年冬天,剛剛當上社區委主任的於風,在幾個月的入戶走訪後,遇到了工作中的第一道難關。由於她所在的十委是礦工居住地,屬於“三不管”地帶,基礎設施非常落後,有300多戶居民的自來水管道腐爛、斷裂,長期沒水吃,大冬天得到500米外的市煤礦工房去挑水。聽著居民一遍遍訴苦,看著路上一個個被水桶壓彎的身影,她坐不住了,硬著頭皮到礦裡水暖科“上訪”,從礦上到家往返八裡路,她頂著“大煙炮”連跑了一周,鞋開膠了,腳凍壞了,終於感動了礦領導,同意重新鋪設管線。她又挨家動員居民出錢出力,連續奮戰了一個多月,徹底解決了困擾居民多年的吃水難題。聽著居民們連聲的感謝,於鳳心裡熱乎乎的,第一次讓她感受到了這個“小巷總理”沈甸甸的份量。居民胡大娘還特意織了雙毛襪子,感謝這個為居民辦實事的年輕書記。

  2000年,因工作成績優異,於鳳被街道黨委任命為花園社區黨總支書記、社區主任。面對這樣一個有著3600多戶居民、接近1萬口人的大社區,於鳳感到自己肩上的擔子更重了。從此以後,她也變得更加忙碌了。“居民的事永遠是第一位的。”她經常這樣告誡自己。她的手機24小時開機,每天起早貪黑地忙乎:誰家下水道堵了,哪個小區設施損壞了,哪戶生活遇到困難了,這些“家務事”都詳細地寫在她的民情日記裡,裝進她的心裡。


 

  讓弱勢群體也能享受“愛的陽光”

  “我們為居民所提供的幫助和所做的每一件事,對於整個社會來說,可能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對於居民特別是弱勢群體來說,卻是關系家庭生活重中之重的大事,值得我們付出全部精力。”於鳳在民情日記中的這段話,闡述了她對“為居民服務”的理解和對社區工作的執著和熱愛。

  是黨員,心裡就應該裝著群眾。46歲的下崗職工周麗艷,丈夫因傷害罪被判刑13年,刑滿釋放後,又患上了腦血栓、肝硬化,家裡還有兩個孩子上學,全靠周麗艷一個人打工維持。過度勞累使她身患腰間盤突出、子宮肌瘤、卵巢囊腫等多種疾病,需要立即手術,可周麗艷家所有積蓄加起來都不到200元。於鳳毫不猶豫從家裡拿出3000元錢交了住院押金,市民政局的領導得知後,又為她送去了2000元的醫藥費,共同幫周麗艷渡過了難關。看到她因病失去工作,於鳳又把她招聘到丈夫開辦的食品廠打工,並和愛人商定,今後食品廠只用下崗職工。

  在多年來的工作實踐中,於鳳深深感到,少數人的幫助對於眾多的貧困居民來說,只是杯水車薪,只有建立社區自己的救助體系,纔能讓更多的貧困居民享受到社會的關愛。在市、區民政局的支持下,於鳳多方運作,成立了全市首家社區慈善超市和黨員扶弱濟貧捐贈接受站,給每個特貧家庭都辦了一張滿載社區濃情厚意的“愛心卡”,定期開展救助活動。2004年開辦以來,已救助貧困居民367戶,服務群眾3000多人次。協調社區內2個衛生服務中心常年免費為社區276個低保和9位孤寡老人看病,70歲以上老人免費上門就診。正是這些一樁樁、一件件的小事凝聚起了人心,使社區真正成為了眾多貧困居民的“主心骨”和“娘家人”。


於鳳為群眾現場解答有關社區服務事項。資料圖

  社區是居民忠愛一生的“美好家園”

  “作為社區的負責人,我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去想已經做了哪些工作,而要常想還有哪些工作沒有做,或者還有哪些沒有做好、做實、做細。”這是於鳳在去年全市社區建設座談會上說的一段話。她不僅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工作15年,她從來沒有休過禮拜天,沒有回老家陪父母過個年,就連母親腦出血手術住院都沒時間照顧。

  為了讓居民有一個平安、穩定的生產生活環境,於鳳根據社區樓群分布情況,以六個樓院黨支部為單位,設立了18個居民自治小組,由社區黨總支或居委會成員擔任自治小組組長,老乾部、黨員義工、居民代表任委員,形成了完善的群眾自治網絡。同時,注重發揮離退休黨員作用,組建了由130人組成的義務治安巡邏隊伍,配備了3名專職調解員,實行居民樓道聯防、樓宇聯防。在創先爭優活動中,各自治小組和治安巡邏員成功調解社區內的各類糾紛14件,為公安機關提供破案線索和信息5條,現場抓獲盜竊犯罪人員2名,防止發生治安案件3起,居民的安全感明顯增強。

  這麼多年來,在於鳳的帶領下,花園社區先後代表市、區迎接國家、省、市檢查100多次,獲得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范社區、全國敬老模范社區、全國青年文明社區、全國社區文化先進大院、全國學習型家庭示范社區等37項榮譽,她本人也先後被授予全國優秀社區工作者、全國優秀人民調解員、全國社區文化建設先進個人、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全省十大社區工作者標兵、全省十佳女職工敬老標兵、七臺河十大新聞人物等多項榮譽。可很多人看到的都是她風光的一面,不知道她為社區事業付出了多少、捨棄了多少。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楊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