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7日訊 清明節將至,為倡導移風易俗文明清明,引導市民采取文明祭祀方式,本報聯合市民政局發起“移風易俗,文明清明”活動,在全市范圍推廣街路文明祭祀鼎、社區文明焚燒桶。今起,本報與市民政局設計、制作的4個文明鼎、20個焚燒桶將在部分街路、社區投用,專門供市民祭祀燒紙使用。
據了解,即日起,4個文明祭祀鼎將在每天15時至22時,設立在祭祀較集中的指定街路,祭祀鼎的運輸、保存、擺放位置均有明確規定,民政部門將安排人員在祭祀地點統一進行管理。20個焚燒桶設在社區,需要燒紙的市民可到社區領取,祭掃完畢後,將紙屑灰燼倒在隨身攜帶的垃圾袋或附近的垃圾箱內,再將文明桶送還社區。
城管部門提示廣大市民,祭祀時,請就近到指定焚燒點焚燒紙錢,或采取家庭追思會、網上祭祀、鮮花祭祀等文明祭祀方式緬懷逝人。
祭祀時間:
3月31日到4月4日
每天18時至24時
分布點位
文明祭祀鼎分布:
南崗區交通街與河溝街交叉口
南崗區三姓街與馬家溝河沿岸交會處
道裡區工程街與工部街交叉口
道裡區安和街與安固街交叉口
設立時間:
每天15時—22時
焚燒桶保管處:
南崗區花園街道辦事處花園社區
南崗區榮市街道辦事處龍泰社區
道裡區工程街道辦事處工程社區
道裡區撫順街道辦事處撫順社區
道裡 自購30個文明祭祀鼎
為引導市民文明祭祀,維護市容環境,道裡區響應本報活動號召,將在城區部分路口設置30處文明祭祀鼎。
據道裡區城管局局長唐子安介紹,道裡區將街路進行分類調整,制訂了“可焚燒區域、不可焚燒區域”街路明細表,投入資金6萬餘元,購置祭祀鼎30個,分別擺放在可焚燒街區路口,供市民焚祭。祭祀鼎的主要材質是鐵,重量約30公斤,鼎身部分由銀色、黑色、金色三色穿插組成,表面印有“淨化城市、文明祭掃”字樣。從3月31日至4月5日,每晚18時至24時,所有祭祀鼎將全部到位,市民可在指定地點的祭祀鼎內焚祭。城管及街道辦工作人員將組成巡邏管護分隊,專門負責祭祀鼎的使用管護,維持焚祭秩序,組織市民自覺排隊,文明祭祀。
道裡區30個文明鼎分布
1.買賣街與柳樹街口
2.森林街與一面街口
3.公園街與朝陽胡同口
4.井街與井街胡同口
5.通江街與防洪通道口
6.九站街與防洪通道口
7.中醫街與新開街口
8.上游街與通江街口
9.大安街與通江街口
10.紅專街與高誼街口
11.工部街與工程街口
12.上游街與通江街口
13.工程小區門外
14.安昇街與安化街口
15.安和街與安國街口
16.地德裡街與地節街口
17.安寧街與安固街口
18.河梁街與哈藥路口
19.河廣街與陽明街口
20.民安街與通達街口
21.建國北四道街與通達街口
22.建國北四道街與共樂西頭道街口
23.河松街與華興街口
24.民安街與哈藥路口
25.大民興街與通達街口
26.大民興街與民豐街口
27.通順街與康安路口
28.通順街與埃德蒙頓路口
29.顧鄉大街與新亭街交口
30.顧鄉大街與達江街交口
南崗 設立12個街角焚燒桶
記者從南崗區獲悉,該區將設立12個焚燒桶,並與開展社區集體公祭、音樂祭祀等方式相結合,引導居民文明祭祀。
據介紹,南崗區分別在花園社區的交通街與河溝街,龍泰社區的三姓街馬家溝河邊兩處設立了12個焚燒桶,並將在清明節期間,安排專人在指定的祭祀地點對焚燒桶統一進行管理,引導居民在指定地點自行取用焚燒桶。
據悉,南崗區還組織居民開展了集體公祭、召開追思感恩會、網上祭祀、鮮花祭祀、植樹祭祀、音樂祭祀等系列文明祭祀方式,文明祭悼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