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日19時,哈市道外北十二道街上燒紙火堆遍布。張清雲 攝
齊市市民在文明祭祀鼎內焚燒冥品
生活報1月31日訊 20日,《哈市有限禁燒令“燎著”背街背巷市民強烈呼吁:燒紙陋習當全面封殺》一文報道後,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市民紛紛打電話表示,街頭畫圈燒紙帶來的環境污染、火災隱患等問題讓人頭疼不已,罰款無法徹底改變市民街頭焚燒祭祀的行為。春節前後,哈市進入了祭祀高峰,無論大街還是小巷,在十字路口總能看到燒紙祭祀的市民。正當哈市市民對於亂燒紙行為感覺束手無策時,記者在距離哈市三百多公裡的齊齊哈爾找到了診治良方。在齊齊哈爾,一種新的祭祀方式已悄然興起——街頭設置祭祀鼎,讓市民祭祀變得更加文明。
哈市節後燒紙現象又抬頭
街頭巷尾隨處見重重隱患
春節前夕,記者曾多次夜訪哈市街頭巷尾,隨著祭祀高峰的來臨,各區從18時至次日0時,市民們列隊在十字路口或背街背巷等地焚燒冥品,行人不得不在火堆中穿梭,整個街路煙熏火燎,火災隱患重重。如今,春節過後,哈市街頭亂燒紙現象再次抬頭,記者再次夜訪哈市部分街路,市民街頭隨意燒紙的現象依然存在。在道外區先鋒路與紅旗大街交口處、南直路與宏圖街交口處、道裡區工廠街與地段街交口處、工廠街與兆麟街交口處、香坊區六順街、南崗區保健路……火堆連成片,隱患重重,嚴重影響了城市形象。
齊市街頭設祭祀鼎
文明祭祀蔚然成風
20日20時,記者在齊齊哈爾市龍沙區永安大街與東豐恆路、豐恆路與永安大街交口處看到,街路兩邊均擺放著寫有文明祭祀鼎字樣的綠色鐵質鼎器。市民們正拿著手中的冥品,井然有序地走到祭祀鼎前焚燒,不時用祭祀鼎中的木棍進行翻挑,並在火苗徹底熄滅後纔離開。
據齊市城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齊齊哈爾市北三區的主要路口都設置了這種文明祭祀鼎。齊齊哈爾市先後投入幾百萬元,設計定制了1121個祭祀鼎。每逢春節、清明節等祭祀日,便把祭祀鼎擺放在重要街路支路口63個重點部位,供市民祭祀使用。同時,所有祭祀鼎均擺放在路邊石以內,且要留出距路邊石至少1.5米的行人通道,做到擺放距離整齊、位置適當。
據齊市環衛部門介紹,自市區內使用祭祀鼎後,街路上的環境衛生問題大有改善。與之前相比,乾淨了很多也避免了火災隱患。目前,文明祭祀鼎已被市民充分利用,街頭亂燒紙的現象得到了極大緩解。
多位齊齊哈爾市民接受記者采訪時,均對於街頭設置文明祭祀鼎表示支持。家住豐恆小區的石俊對記者說:“作為市民,我們希望能夠延續傳統民俗,同樣也希望能夠保護環境,祭祀鼎的設置從根本上解決了這個棘手的問題。起初,很多市民不認可這種做法,仍堅持在路口隨意燒紙,但通過相關部門執法人員的規范和引導,市民開始理解並支持這種新的祭祀方式。”
齊市經驗打開破題思路
哈市市民呼吁拿來就用
連日來,很多哈市市民紛紛致電本報為治理街頭亂燒紙的現象獻計獻策,呼吁相關部門能夠采取疏堵結合方式,讓傳統習俗變得更加文明。
哈市市民李勁表示,祭祀先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要改變燒紙這種由來已久的習俗,不應明令禁止,也不會馬上就徹底消失,只能逐步倡導市民進行文明祭祀,這就需要有關部門積極引導公眾自覺移風易俗,讓祭祀變得安全,變得乾淨,變得文明。
哈市市民吳峰致電本報表示,既然哈市相關部門欲治理街頭焚燒行為,就應該采取疏導結合的方式。在充分調研後制定出可行性方案,在尊重民意的同時能夠確保環境衛生,“說到經驗,我上大學時的室友就是齊齊哈爾人。我去年曾去過齊市,在街頭設置文明祭祀鼎,這樣的方式哈市完全可以拿來就用。既然齊齊哈爾可以做到,作為兄弟城市,哈爾濱沒有理由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