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9日訊 七臺河市工商局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按照“保安全、促民生、求長效”的總體思路,堅持“疏堵結合、打防並舉、標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則,積極構建“四張網”,築牢食品安全“防火牆”。
一是構建准入防護網。嚴把食品市場主體准入關,嚴格按照法定條件和審驗法律、法規要求及從事食品生產經營所需的許可文件。對食品流通許可申請人的健康狀況、經營場地、設施和制度文本等條件進行嚴格審核,對符合要求的經營戶核准發放《食品流通許可證》。結合年檢驗照工作,對全市食品經營戶進行全面規范清理,對不規范經營的食品經營戶發出市場巡查預警通知書,拒不整改的,依法進行查處。截至目前,共受理食品流通許可申請諮詢580餘次,向申請經營食品的市場主體審核發放食品流通許可證586份。
二是構建經營主體自律網。督促食品零售戶做到索證索票齊全、進貨批批有檢驗報告、進貨臺賬記錄完整、留存可追溯的進貨票據、銷售有去向記載、不合格食品及時下架。督促市場開辦者配備檢驗設施和質量管理人員,定期開展質量檢測並設立公示牌公示,核驗進場經營者證照,不為無照無證經營者提供場地。指導全市6家大型超市、11個市場和多家食品示范店配備食品安全監管員,明確食品安全檢查員把好四個“關口”的職責,即把好進貨查驗關、把好食品入市關、把好食品經營關、把好食品退市關。
三是構建食品科技監控網。為110名食品監管員配備了食品執法終端手機,執法人員通過手機上網可實地實時查詢食品信息,並對食品進銷貨臺賬進行在線監控和比對,實現移動執法辦公。為基層工商所配置了38個食品安全檢測箱,便於工作人員在食品監管中快速檢測出農產品農藥殘留和添加劑使用情況。全市104家食品批發戶開通了食品安全信息化監管系統,進銷貨臺賬實行電子化管理,促進了行業規范。目前,已在全市建立食品經營示范店111個。
四是構建執法監管網。建立健全網格化監管片區,明確食品安全監管責任。以網格為形式,把所轄區域劃分為若乾監管片區,明確了具體責任人員、責任領導、監管任務和標准,確保食品安全監管順利推進。全面實施食品經營戶信用分類監管。深化食品經營單位信用分類監管制度,根據信用結果對A類、B類、C類、D類經營戶分別制定遠距離、中距離、近距離、零距離的差別監管。同時,完善了流通領域商品質量抽檢工作制度和相關規范,在每個年度都制定抽檢工作計劃並組織實施。要求相關單位充分利用快速檢測設備,對集貿市場和大中型超市中的散裝食品、節令食品和消費者申訴較集中的食品進行快速檢測。年初以來,共開展食品快速檢測12批次,下架退市不合格食品64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