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網4月10日訊(記者 王蕊) 精湛的業務、常識是她的“拿手活”,對眼科工作的熱忱是她的“源動力”……在哈爾濱市眼科醫院,這正是醫院院長、黨支部書記錢麗敏真實的寫照。
作為一名老黨員、醫院骨乾,錢麗敏把滿腔的熱忱融入她所摯愛的醫療衛生事業上。十幾年如一日的積累,她在眼底病、白內障、玻璃體切割技術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詣,是患者眼中值得信賴的“眼科專家”。她常說,“我是一個黨員也是一名醫生,而且患者信任我,我得認真的履行我的職責,我就是為患者服務的,患者病好了,我就高興。”帶著這份信念,一名老黨員在醫生的第一線上一站就是30年……
錢麗敏是從內蒙古大草原走出的,當學醫的她看到很多農民患上白內障得不到及時的治療時,她毅然決然的放棄了自己喜歡的內科和兒科,從此,與眼科事業結下了不解之緣。她始終認為,作為一名醫生,應該對每一位患者負責,踏踏實實做人,認認真真做事。
在醫院接觸的病人多了,錢麗敏能深刻的感受到患有眼病的人著急的心情,她從來不耽誤任何一個患者看病的時間,甚至會積極爭取治療的最佳時機為他們手術;她也從不放棄任何一個病人,無論他的病有多麼復雜,她都會在最快的時間內掌握最多、最先進的眼科知識,挽救病人。
一個內蒙古小姑娘,2歲時開始失明。聽說哈爾濱有一位醫術高超的眼科醫生,便央求爺爺拿著家中僅有的幾百元錢,找到了哈爾濱眼科醫院。當爺爺用乾裂的雙手掏出他們祖孫的全部家當,但錢還是遠遠不夠手術費用時,他們祖孫“咚”地跪下了,小姑娘哭求說“阿姨,給我治吧。等我能看到東西了,我就去賺錢還給醫院。”看著讓人心酸的場面,錢麗敏禁不住淚流滿面。她趕忙扶起小姑娘,擁抱著她說:“放心吧,就是有天大的困難,阿姨也要治好你的眼睛。”
手術做完了,錢麗敏還請中醫主任會診開藥,每天把藥帶回家去親手煎熬,細心觀察。時間一天天地過去了,在一個陽光和煦的早晨,小姑娘終於看到了爺爺臉上的皺紋,終於看清了這世界上唯一一位親人的面龐,她再次跪下了,她說:“這一生,我只有爺爺一個親人,從今天起,您就是我的第二位親人……”
作為醫生,錢麗敏對患者30年來如一日,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看望和觀察病人,下班了心心念念的也是自己的病人。她沒有一個完整的節假日和休息日,十幾個除夕之夜都是與患者一起渡過。有這樣一組數據:錢麗敏堅持每周不少於1個門診日、3個手術日,定期出專家門診;每年經她主治手術的患者達700餘例,診治病人5000餘人次,親自主刀手術1000餘例,其中大多數為復雜疑難病癥。
“人生最可貴的精神就是創新”……長期的草原生活和父母的傳統教育,磨練了錢麗敏不服輸的性格。每到一個崗位,錢麗敏都不甘落後、勇於創新,做出具有亮點的新成績。2003年,曾在眼科一線工作了21年的錢麗敏,受組織委托擔任了眼科醫院院長。一上任,錢麗敏就出了一記重拳。
上任初期,錢麗敏發現,醫院醫療設備短缺,現有的設備又落後,面對這些困難,錢麗敏果斷決策,醫院要發展,先上新設備。在資金緊張情況下,錢麗敏頂住壓力,爭取上級資助投入了600萬元,引進了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眼科醫療設備,改善了醫療設備落後的劣勢。
面對眼科醫院的狀況,謀求醫院突破性發展是擺在眼前的現實要求。一線醫生出身的錢麗敏非常了解患者到醫院第一需求就是要找個好醫生看好自己的病。她與醫院領導班子成員從眼科醫院的實際情況出發,經常開會研究,與醫院骨乾交流意見,終於確定“不能盲目地把眼科醫院做大、做全,而是集中財力物力強化醫院的核心競爭力——有計劃分步驟地引進高科技專業人纔,全員推進式的使現有人員繼續學習提高。”的可行性發展戰略。
從那時開始,錢麗敏著眼於自身的培養,提高醫院醫療隊伍的技術水平,出臺了一系列培養和引進高層次人纔的政策,積極鼓勵符合條件、有發展潛力的年青醫務人員報考碩士研究生。每年選派年輕骨乾醫生去上級醫院去進修、學習、交流,提高他們的技術水平,及時掌握眼科領域最先進、最前沿的技術和發展動態。積極引進了研究生,加強對年輕醫生的臨床指導等,更是針對醫生的崗位進行技術培訓,對不同職級的醫生進行定期考核,並提高醫生的待遇。
醫院上了角膜內皮測試儀、眼底熒光造影儀、玻璃體切割機、超聲乳化儀、眼底激光儀、近視眼激光手術配套設備等,還擁有了超聲生物顯微鏡(UBM),解決了普通B超看不到的盲區。醫院成功地實施了十萬多例白內障復明、玻璃體切割等手術。目前,醫院的專業技術人員87名,本專科以上學歷佔全院專業人員總數的95%,高級人纔比例有了很大的提高,大大地改善提高了醫療隊伍的知識結構,提高醫院醫療技術水平。哈爾濱市眼科醫院也被確定為全國投入產出調查三百強企業之一,全省的白內障復明手術中心。
自從工作以來,錢麗敏一直堅持自己的信念,不斷提高,培養人纔,她用一腔熱血溶鑄崇高的醫務工作者和管理者的形象。她心系患者群眾,時時刻刻“以病人為中心”,堅信患者的健康永遠是第一位的。她把無限的激情傾注在熱愛的眼科醫學事業中,贏得了患者和院內工作人員的贊譽,堪稱醫生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