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雙鴨山4月24日訊 眼下,雙鴨山市農業生產已進入關鍵時期。各級涉農部門針對當前高溫、少雨、土壤?情較差等實際,采取有效措施,深入開展大下基層、走村入戶、辦實事、支農促農備春耕活動,共同抗旱保春耕,為當前的春耕生產全面順利展開打下了良好基礎。
結構調得“快”。按照全省千億斤糧食產能工程要求,針對今年春季氣候實際和土壤?情,積極引導農民快速調整種植結構,實現了生產水稻、玉米、蔬菜種植面積增加,低產大豆種植面積減少的“三增一減”態勢。調整以後,玉米種植面積達到400萬畝,水稻種植面積達到100萬畝,大豆種植面積達到100萬畝,基本形成了“411”種植結構。市農委黨委號召黨員乾部立足本職崗位,深入各縣區和重點村屯,了解和掌握當前農業種植結構調整遇到的實際困難,解難題、辦實事。
抗旱抓得“早”。全市各縣區積極與建設、金融、供銷、農資等涉農部門配合,全力落實強農惠農政策、農田水利設施、春耕資金、科技培訓等各項工作,抗旱保春耕工作呈現了動手早、行動快、效果明顯的喜人局面。寶清縣和平村是個水稻專業村,全村水稻面積3000畝,全部是大棚統一育苗、機械插秧。和平村黨支部在備春耕生產工作中,把重點放在水稻產業上,積極引導農民做好物質、資金准備。在去年秋季組織全村稻農全力開展深松整地基礎上,通過選良種、抓培訓、強技術等舉措確保全村農民都能高質量地做好抗旱備春耕工作。寶清縣亨利村是蔬菜專業村,全村蔬菜面積2500畝,大棚82棟。楊洪海是這個村的一名普通黨員,也是個種菜能手,在今年備春耕期間,為了方便其他菜農,他不怕辛苦、不怕累,在自家的兩個溫室裡為全村蔬菜戶集中育苗。正月初六點火播種,茄子、辣椒、芹菜等菜苗在他的精心看護、規范管理下,長勢良好。
市場管得“嚴”。“年年備春耕、年年抓市場”是保春耕、保生產的關鍵環節。為此,市農委積極組織各縣區開展農資打假各項工作,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種子、肥料、農藥及哄抬物價等違法犯罪行為,
堅決查處各類坑農害農案件,市場“嚴管”,促進了農民種田持續“昇溫”。市農委黨委積極發揮黨組織和黨員的作用,共成立黨員服務隊9支,黨員達56人,深入全市各縣區農資市場,深入農戶家中,深入銷售一線,了解市場行情,摸排假冒偽劣種子和農作物產品,整頓了市場秩序,打擊了制售假冒偽劣種子行為,淨化了農資市場。對種子經營企業的經營資質、種子標簽、生產經營檔案、品種審定情況以及種子質量進行了檢查,共檢查種子生產經營企業50餘家。農業部門開通舉報熱線12316,黨員晝夜值班,24小時接聽監督舉報電話,為農民開通了維權熱線,為農戶解答疑難問題500餘個,送信息110多條,送技術資料1000多份。農民高興的稱呼12316熱線是“貼心橋”、“開心鎖”。 示范發揮得“好”。早在年初,市農委結合糧食高產創建工作,研究制定了《雙鴨山市關於建設現代農業示范區的實施意見》、《雙鴨山市場縣共建同三、依饒公路沿線示范帶工作方案》,指導各縣區開展示范區建設工作,以糧食增產和農民增收為目標,充分發揮縣區與農墾紅興隆管理局的各自優勢,推進雙方在先進種植技術、標准作業模式和先進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合作,實現場縣優勢互補共享,促進區域經濟社會一體化協調發展與繁榮。2012年集賢縣境內同三、依饒公路沿線建立場縣共建示范園區共5個,各示范區在品種選擇上非常嚴格,均是以抗旱、耐瘠、穩產等抗逆性強的中早熟品種為首選,生產用種全部包衣,發揮藥劑包衣的抗旱、防病蟲、保苗作用。通過高產創建項目的實施,水稻高產栽培技術的示范推廣,全面提高了雙鴨山市的水稻生產水平,對確保糧食安全意義重大。通過在示范區培育種糧大戶,開展專業化服務,探索了集約化生產新模式,提高了糧食生產社會化服務水平,社會生態效益十分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