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4月24日訊 在省十一次黨代會上,七臺河市委書記張憲軍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張憲軍表示,七臺河市委、市政府將堅決貫徹省黨代會報告的戰略部署,推動『四個發展』,加快經濟崛起,努力建設繁榮富庶秀美文明的幸福之城。
落實報告『大力構築現代產業體系』的部署,七臺河要堅持以煤為基,推動安全發展、循環發展、轉型發展、綠色發展。繼續大力發展煤炭循環經濟,按照『穩煤控焦興化』的產業導向,控制新增洗煤和煉焦能力,淘汰落後產能,整合煤氣、煤焦油、粗苯等煤化工資源,延伸產業鏈條,新建一批環己酮、己二酸、煤焦油深加工等大項目,搶佔煤化工產業制高點。堅持依托煤炭而不依賴煤炭,立足煤炭又要跳出煤炭,加快發展非煤替代產業,推動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做強做大以雙葉公司為龍頭的木制品產業集群,以勃農興達公司為龍頭的農機裝備制造產業集群,以同創、坤城為龍頭的礦山設備制造產業集群,以北方水泥、龍宇矸石磚為龍頭的新型建材產業集群,以大森林、大興牧業為龍頭的食品產業集群,力爭非煤產業佔全市經濟比重每年提高2個百分點。
落實報告『大力發展現代化大農業和促進城鄉統籌發展』的部署,七臺河要發揮農業比重相對較小、農村人口相對較少、以工促農和以城帶鄉能力相對較強的優勢,提高農民生活水平。堅持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種植、特色養殖、棚室蔬菜和勞務輸出『四型經濟』。繼續加大農村基礎設施投入,五年內實現村村消滅泥草房、村村有標准化衛生所、村村有路燈和休閑健身廣場、村村通有線電視和互聯網,小學集中到鄉鎮、中學集中到區縣。加快推進整村改造和偏遠村屯撤並,高標准搞好小城鎮建設規劃,發展各具特色的鎮域主導產業,打造一批『工業重鎮』、『商貿大鎮』、『特色產業強鎮』。
落實報告『大力保障改善人民生活和推動文化發展繁榮』的部署,七臺河要踐行以人為本理念,提高群眾幸福指數。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建設棚改住宅391萬平方米,安置居民5.7萬戶,新建公租房、廉租房、經濟適用房等住房2.5萬套。積極促進就業,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保證困難群眾人人有飯吃、家家有房住、孩子能上學、有病能就醫。推動文化繁榮發展,加快建設文化中心、圖書館、煤炭博物館、城市規劃展覽館。大力發展社會事業,改善辦學條件。抓住國家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市機遇,推行『四項改革』,建立『五大機制』,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落實報告『大力提昇社會管理水平』的部署,七臺河要以化解社會矛盾、滿足群眾需求為核心,健全完善『八大工作體系』。創新『農事村辦、企事廠辦、居民事社區辦』、『公共服務項目和生活環境細節最佳最差評比』等活動載體,加快『民生110』服務電話中心和公共服務隊伍建設,滿足群眾社會需求。化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強化安全生產,推進煤礦『五化一加強』,落實『六防』措施,深化安全監管體制改革,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落實報告『大力促進城鄉統籌發展和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部署,七臺河要全面提高城鄉規劃建設管理水平,打造一流人居環境。按照以人為本、突出個性、生態環保的要求,高標准搞好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完善控詳規劃、建詳規劃,搞好風貌設計。深入開展『十項整治』,兩年內建成區全部實現全天供水、供熱達標,三年內完成全部舊樓保溫改造。開展廠區礦區環境整治,打造安全生態礦山、建設綠色環保工廠。推行城市管理市場化、規范化、精細化、人性化、群眾化、數字化,健全考評體系。把治理空氣污染作為『環保一號工程』,三年內完成市區內矸石山搬遷。加強河流綜合整治,把城區每條河流都建成調節城市空氣濕度的清潔水系、美化城市景觀的綠色長廊、市民休閑健身的濱水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