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雙鴨山5月3日訊 冬去春來,咋暖還寒。每年供暖結束後的“倒春寒”,都會讓人們感覺備加“難熬”。然而,記者5月1日在寶山區采訪時卻看到,那裡的居民在暖和的家中愜意地生活,一點也感覺不到室外的寒冷。而這溫暖則來源於寶山區“看天供熱、人性化供暖”機制,來源於寶山區關注民生、踏實提昇居民生活質量的工作思路。
據了解,寶山區多年來堅持從居民身邊事、貼心事上抓民生工作,“暖屋子”工程就是今年寶山區十件利民大事之一。自去年供暖期臨近之時,寶山區政府就協調、支持供熱企業根據天氣變化,提前15天開栓供熱。此外,還積極促成熱企與當地氣象部門建立聯動機制,密切跟蹤天氣變化趨勢,熱企根據天氣預報,全面實施彈性供暖。為提高供熱質量,去年寶山區投資5300萬元,新建熱源廠一座,換熱站四個,並在鋪設一次熱網的同時,對原有熱網進行全面改造,真正杜絕了區域內熱網末端低溫戶現象。
寶山區供暖企業市雙達供熱有限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寶山區供熱面積35萬平方米,去年法定供暖期到來之前,企業就在寶山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采取了提前供暖、延長供暖的人性化供暖方式。至5月1日,已額外供暖20多天,額外支出費用60多萬元。“根據天氣變化,停熱大約還要4到5天,而所有額外供暖產生的支出,都會由寶山區政府買單。”這位負責人還告訴記者,企業在整個供暖期內每天定時派出工作人員到熱網末端用戶家中進行溫度抽查,隨時了解掌握用戶家中供暖溫度,真正達到區政府要求的居民家中溫暖如春的要求。
采訪中,寶山區宏遠小區居民張成立在提到今年的暖屋子時連聲稱好,他告訴記者,“宏遠小區是建成多年的老舊小區,往年一到停氣的時候,室外冷,室內涼,可遭罪了,我們都不願意住這樓房了。今年這個供暖期非常好,不僅提前供熱,還延長了供暖期,小區居民心裡都熱乎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