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13日訊 記者從哈市房產部門了解到,自今年3月房產銷售呈現“回暖”以來,哈市商品房銷量呈逐月遞增態勢。統計數據顯示,5月份哈市共銷售商品房3339套。從戶型情況來看,其中,90-144平方米的大戶型佔到總銷售量的44%,而60平方米以下的小戶型只佔32%。專家稱,這是哈市商品房銷售大戶型首次超過小戶型。目前哈市的新房來源主要集中在群力、哈西和松北等新區,而選擇新區購房的人多為改善型住房人群,改善型購房成購買大戶型的主力。
90㎡以上大戶型銷量首超小戶型
記者從哈市住房局了解到,哈市今年商品房銷量分別為,1月1121套,2月2431套,3月2284套,4月3318套,5月3339套,大體呈現逐月遞增態勢。而在5月份的銷售中,有這樣一組數據:90-120平方米的中大戶型佔到了總銷量的25%,120-144平方米的大戶型佔到了19%。60-90平方米的戶型佔到24%。60平方米以下的小戶型銷量僅佔32%。專家稱,這是哈市商品房銷售大戶型首次超過小戶型。
群力新區一大型在售樓盤的銷售主管王某介紹,今年3月以來,購買100平方米以上大戶型的客戶不斷增加。“這種現象是從來沒有過的,以前賣10套房有一兩套大戶型就不錯了,而現在,市場突然發生180度大轉彎,這樣我們始料不及。”
主要原因就是,這部分購買人群的購房目的主要為改善型購房。自去年“限購”以來,購買大戶型的改善型購房人群觀望情緒嚴重,在經過一年的觀望之後,哈西、群力等新區品質高、生態環境好的樓盤價格相對堅挺,因此這部分人群開始選擇出手。
房展會上購房者觀看樓盤模型、諮詢樓盤情況。東北網記者 顧碩 攝
新樓一開盤 大戶型十分搶手
9日,記者來到群力新區一處剛開盤的樓盤看到,這棟樓主打的是墅級洋房,使用面積從五六十平方米到150多平方米不等。當記者提出想買一套大戶型時,銷售總監董某說:“這棟樓140平方米以上的大戶型一共就幾十套,因為從以往的經驗來看,小戶型的房源走得很快。但是這次卻很奇怪,前來看房的多是想要大戶型,因此幾十套大戶型的房源一開盤就被預訂了。”
董某說,經了解,到群力新區來選房的多是准備換房的改善型住房人群,這個人群對小區的品質要求極高,因此選擇在新區購房,同時都想再換一個比現在住房大的房子,因此諮詢140平方米以上住房的客戶很多。
在哈西新區附近的一處樓盤,記者以購房者的身份諮詢售樓顧問,使用面積在100平方米以上的戶型都有哪些?售樓顧問表示,大戶型房源現在比較“吃香”,很多換大房子的客戶對使用面積在100平方米的戶型需求比較強烈。一些首次購房的客戶主要看的是高層的中小戶型,而換大房子的客戶就只盯著小高層、洋房這樣的大戶型,所以這部分只要一推出立刻就被預訂了,這與此前的情況截然不同。
在哈西新區的一家樓盤,銷售人員告訴記者,在今年春節之前,客戶主要是盯著中小戶型,使用面積100平方米的大戶型有時候一天也難成交一套,而最近購買大戶型的市民則明顯增多,有時候一天能成交10套以上。
大戶型多為改善型購房人購買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哈市商品房市場的微妙變化意味著哈市換房時代已經來臨,而且這些改善型購房人群相對於首次置業的剛需購房人群,對於樓盤的整體品質及樓盤周邊配套設施的要求極高。
剛剛在群力新區金江路購買了一處使用面積130平方米大戶型的市民姚先生說,他原來住的房子在省中醫學院附近,使用面積90平方米,現在和愛人上班都在道裡,而且孩子也越來越大,家裡的東西越來越多,明顯感覺房子越住越小,東西都沒地方放。所以決定把原來的房子賣掉,換一處大點兒的。經過多次看房選中了群力,主要是這裡的環境好,高密度的公園、綠化率要比主城區好很多,以後還有購物中心、配建有重點學校,這些配套的資源就讓人動心。
哈市驕陽房地產公司經理王文奇說:“在以往看來,中小戶型購房一直是新盤成交的主力,大戶型成交速度相對較慢。自去年限購之後,小戶型剛需人群一直在支橕市場。在經過一年多的觀望之後,部分改善型購房人群在對哈西、群力、松北等新區的新開盤樓盤詳細考察後,發現這些大戶型房源雖然在新區,但配套資源不輸於老城區,因此這部分改善型購房人群紛紛選擇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