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哈爾濱6月28日電 一面共產黨人的旗幟,歷經歲月暴風驟雨洗禮,在黑土地上高高飄揚。6月27日,新華社長篇通訊《暴風驟雨中永不褪色的旗幟——記“土改第一村”黑龍江省尚志市元寶村黨總支書記張寶金》播發後,在黑龍江乾部群眾中引起反響。大家認為,張寶金作為元寶村的領頭雁、基層群眾的主心骨、老百姓的貼心人,30多年來帶領百姓脫貧致富奔小康,忠誠為民作奉獻,凝聚人心塑黨魂,為黨員乾部如何應對新時期的考驗、如何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和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作出了表率。
黑龍江省委組織部已向全省黨員乾部發出號召,向張寶金同志學習,並把學習成效體現在推動農村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的時效上。
彰顯黨性:一心向黨、一心為民
一位年近古稀的老支書,堅持每天開晨會,帶頭下地乾活,探尋發展之路,這是一種什麼精神?黑龍江基層乾部群眾認為,張寶金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對理想與人生的不懈追求,展現了一名農村基層黨員乾部執政為民的高尚情操,在群眾心中樹立起共產黨員的光輝形象。他不愧為我國農村基層黨員乾部的典范。
依安縣太東鄉長興村種糧大戶張喜忠對張寶金的事跡感動之餘更加敬佩。他說,基層要發展,群眾想致富,沒有好的帶頭人不行。元寶村集資辦廠、植樹造林、改造黃泥河,張寶金帶領“兩委”一班人發揮了重要作用。
了解到張寶金帶領元寶村從貧窮到溫飽、從溫飽到富裕的跨越式發展後,綏濱縣忠仁鎮聯合村黨支部書記於紹東表示:“我們要以張寶金為榜樣,根據本村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發展規劃,帶領全村鄉親加快奔小康步伐,做新時期合格的支部書記。”
在張寶金所在的尚志市,市委書記劉志國說,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張寶金想方設法給老百姓辦實事,身上散發著感召力和向心力。我們要在全市開展向張寶金學習的活動,學習他敢為人先、開拓創新的進取精神,使農村基層黨支部就像一面面旗幟,成為帶領百姓發展的精神力量。
讀了張寶金先進事跡的東北林業大學教師黃臻感慨地說:“張書記身上刻著一名老黨員一心向黨、一心為民、一心發展的時代印記,他用實際行動為我們這些新時期的年輕黨員上了莊嚴的一課。”
黑龍江省基層組織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何衍春認為,張寶金身上體現了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風采,體現了黨的基層乾部的人格魅力,為全省黨員乾部樹立了楷模,為農村基層組織如何帶領群眾謀發展、奔小康指明了前進方向。
執政為民:紮根基層為百姓創業興企富一方
黑龍江是一片英雄的熱土,這裡產生了鐵人精神、北大荒精神等一批寶貴的精神財富。黑龍江省委宣傳部宣教處處長王春濤說,“土改第一村”老支書紮根基層開拓創新的事跡將在每一個共產黨員心中激蕩。
一些黨員乾部認為,群眾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自己的事再大也是小事。為了讓群眾早日過上好日子,張寶金帶頭拿出自家和親屬的積蓄辦工廠,並把辦廠收益讓全體村民共享,走出了一條“立足於農、取利於工、以工促農”的發展路子,這正是我們黨執政為民理念的真實寫照。
在創造出“艱苦奮斗、勇於開拓”的北大荒精神的黑龍江墾區,張寶金的事跡引起大伙兒的共鳴。農墾建三江管理局乾部劉加海說,張寶金30多年“不松套”,帶領元寶村由負債27萬元發展到“億元村”,讓全村人都過上了好日子。他這種紮根基層、服務群眾的精神也是我們基層乾部的前行航標。
大慶油田1205鑽井隊是“鐵人精神”的誕生地。現任隊長胡志強動情地說,張寶金帶領元寶村在致富道路上苦苦摸索創業,靠的是改革創新的進取精神,是與時俱進的時代精神,是新時期鐵人精神的延伸。
哈爾濱市委政研室處長馬洪海被張寶金銳意改革的精神所感動。“張寶金從不滿足現狀,在木材資源日益減少的情況下,他率先開發環保產品,並將發展眼光由省內延伸到省外和國外,走出了一條原料和銷售‘兩頭在外’的發展模式。這種改革創新、永不止步的精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凝心聚力:團結苦乾一股勁加快發展鑄輝煌
張寶金以他的人格魅力和實乾精神,贏得了群眾的擁護和事業的發展,彰顯了黨的基層組織帶頭人應有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產糧大縣青岡縣永豐鎮鎮長張德君說,張寶金的先進事跡是我們寶貴的政治和精神財富。他帶領一個村發展壯大,也給一個鎮的發展帶來啟示。我們將重新審視鎮情,制定“強工、精農”的科學規劃,帶領群眾堅定不移地走“以工促農”之路,為老百姓更多更好地謀福利。
哈爾濱市道裡區經緯街道辦事處東段社區黨委書記劉藍鴿認為,張寶金始終懷著一種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她說,社區工作同農村工作不一樣,但愛民、愛黨的心是不變的。我們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像張寶金書記那樣時刻為百姓排懮解難,做好基層群眾工作,保一方平安、和諧、幸福。
張寶金的事跡不僅感動了黑龍江省基層乾部,也感動了很多在校讀書的年輕人。從微博上看到張寶金事跡的黑龍江大學研一學生雷婕更加堅定了奮進的動力。“老書記年近70歲還堅守在工作一線,一股勁兒地帶領村民致富。我們年輕人更應該珍惜大好時光努力學習、增加本領,將來為祖國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