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哈爾濱
搜 索
依蘭『十百千工程』掀環境建設高潮
2012-07-04 07:35:51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趙曉明 胡春風 潘宏宇 白雲峰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整治後庭院潔淨綠草茵茵。

  縣教育局黨員幫助五國城社區栽種花苗。

  黑龍江日報7月3日訊 依蘭縣去年榮獲“全國文明縣城”榮譽稱號,成為全省獲此殊榮的4個縣之一。為鞏固“全國文明縣城”創建成果,積極落實哈爾濱市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依蘭縣今年5月以來全面啟動了宜居環境建設“十百千工程”,同時實施五大城市精品工程,提高群眾生活質量,全面建設和諧、富裕、文明、宜居的精彩依蘭。

  截至目前,全縣共投入資金856萬元,幫助70個小區成立了業主委員會,硬化小區地面3.6萬平方米,新增綠化面積1.7萬平方米,粉刷圍牆和樓體15萬平方米,安裝庭院照明燈273盞,安裝監控裝置114套,惠及小區居民1.8萬戶。

  強力推進宜居環境建設

  依蘭縣委縣政府先後召開了全縣動員會議、專題推進會議及現場推進會議,對工程進行了全面的安排部署和強力推進,成立了由縣委書記趙長滿、縣長何憲光為組長的領導小組。縣委書記趙長滿帶領縣四大班子領導經常深入小區進行實地踏查,指導各部門各單位開展小區綜合整治工作,現場解決推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推動了工程的紮實有序開展。

  宜居環境建設“十百千工程”啟動以來,各部門、各單位高度重視,將此項工作作為本部門、本單位的中心任務、“一把手”工程來謀劃實施。全縣動員會議召開當天下午,一些部門主要領導親自帶隊深入到包保小區進行實地踏查,迅速研究制定整治工作方案,及時組織開展整治工作。全縣上下圍繞小區綜合整治和社區建設的目標任務,有效整合資源,發揮各自優勢,建立了縣級領導、部門一把手、千名黨員、社區乾部、開發商和居民群眾共同參與、各負其責、上下協調、統籌推進的“六級聯動”工作機制,形成了宜居環境建設的強大工作合力。各責任單位不論部門大小、實力強弱,都能夠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廣開渠道、多方籌資,確保小區綜合整治工作按期完工,使老舊小區當中存在的一些老大難問題得到了切實的解決。財政局不花縣財政一分錢,協調爭取上級資金80萬元投入小區整治工作;水務局使用自己的施工隊施工,節約資金10餘萬元;廣電局因地制宜,利用原有舊磚重新硬化地面,既節約了成本,又達到了硬化、美化小區的效果;宣傳部、婦聯積極尋求企業資助,利用外力推進綜合整治工作,圓滿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原來的設想是要開展“百日攻堅戰”,來完成小區的綜合整治工作,現在僅用40多天的時間就全面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

  百個老舊小區煥新顏

  依蘭縣“百個部門、十佳開發商進小區綜合整治活動”,以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為宗旨,以裸土地治理為重點,對城區內100個老舊住宅小區庭院進行綜合治理改造,逐步改善小區環境質量,努力為人民群眾打造一個環境優美、秩序井然、適宜人居的良好生活環境。

  縣委組織部組織全體黨員深入所幫扶的計量局小區和一糧庫小區進行集中垃圾清理,為居民提供了一個乾淨、整潔、舒適的生活環境;財政局負責教委小區整治工作,硬化混凝土地面1670平方米,綠化裸地2500平方米,粉刷樓體外牆15800平方米,粉刷防盜門36個,新建、維修自行車棚303平方米;縣政府辦幫扶老政府家屬樓小區,投入1.2萬元完成755平方米綠化面積,投入10.4萬元鋪設紅磚1750平方米;縣委宣傳部幫扶自來水家屬樓小區和開發6號樓小區,小區庭院整治已完成圍牆、門衛室、車庫、鍋爐房粉刷、垃圾清理、護欄安裝,為開發6號樓小區籌建自行車棚和規劃院內排水,為小區居民構建了一個安全和諧的宜居環境。

  哈北興房地產公司和殘聯幫扶酒廠小區綜合改造成效顯著,栽種花卉2000株、喬灌木1000棵,種植草坪2400餘平方米,修整水泥路面1000平方米,鋪設人行步道板800平方米,建600平方米小區停車場一處,使小區的整體環境有了顯著改善。

  宜居環境建設“十百千工程”,促使城市面貌發生了顯著變化,給社區居民帶來了真正的實惠,達到了令廣大居民群眾拍手稱快的效果。水務局包保的南花園一號小區,居民將感謝的標語懸掛到了小區最醒目位置;哈北興房地產公司和殘聯幫扶的酒廠小區居民送來錦旗,感謝縣委縣政府決策,感謝開發商大力投入。居民紛紛說:小區經過整治,現在地平了、樹綠了、燈亮了,我們在這樣的環境中生活舒心開心,是縣委縣政府的民心工程讓百姓得到了真正實惠。

  依蘭縣宜居環境建設“十百千工程”實施以來,全縣廣大居民積極參與,覆蓋面逐漸擴大,在校園內也引起強烈反響。全縣學生發出了《“小手拉大手文明路上一起走”——致家長的一封公開信》,號召全體家長積極參與到“十百千工程”中來,同在藍天下,共愛一個家,為文明古城的宜居環境建設一起攜手向前,共建美好家園。

  千名黨員進社區為民辦實事

  依蘭縣還在城區內開展了“千名黨員十進社區”活動,從26個縣直黨(工)委(總支)和依蘭鎮黨委選擇1000名黨員乾部進駐縣城內8個社區、56個居民小組,圍繞社區黨的建設、環境建設、文化建設、民生建設、經濟建設等方面開展活動,為社區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和服務,全力創建管理有序、環境優美、文明和諧的新社區。

  教育局黨委從縣內12所學校、教育局機關及各直屬單位選調100名黨員乾部,進駐五國城社區的7個居民小組,圍繞社區黨的建設、環境建設、文化建設、民生建設、經濟建設等方面開展活動。陳艷榮局長帶領黨員乾部對師范學校家屬樓小區進行環境衛生大清理,機關全體黨員深入五國城社區栽花、澆水。第二小學黨支部組織全體黨員及紅領巾小乾部一起走進五國城社區的電廠家屬樓小區,進行環境衛生大清掃、安全隱患大排查,為居民解決實際問題。

  縣委組織部黨員乾部來到依蘭鎮通河社區,帶著米、肉、面、油等慰問品看望了貧困戶張佔東一家,噓寒問暖,了解他們的家庭收入、身體狀況及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情況,並送去500元慰問金。

  交通局黨委到通河社區慰問極貧戶,為極貧戶馬利芝送去500元錢,鼓勵她堅強地生活,培養成績優秀的孫子早日成纔;為極貧戶塔鳳芝送去了兩袋大米、一袋白面和兩桶豆油,幫助她家解決生活難題。

  6月19日,全縣在五國城廣場舉行了“千名黨員進社區為民服務日”大型活動,全縣各黨委、總支進一步掀起了“十百千工程”建設新高潮。在服務活動日裡,來自教育、財政、住建、農業以及依蘭鎮等27個黨委、總支的黨員參加活動,現場為群眾提供專家義診、法律諮詢、就業創業、食品安全、高考志願填報等方面的服務,並演出了精彩的廣場文藝節目,深受社區居民的歡迎。

  優美環境提昇古城文明

  現在,通過宜居環境建設“十百千工程”,依蘭縣的老舊小區人居環境得到了極大改善,很多小區內的排水管道進行了疏通,對樓梯底部防水基礎進行了重新澆築,對小區供水用的水箱進行了重新清洗,切實解決了小區居民生活中存在的問題。經過整治後的小區,全面實現了硬化、綠化、亮化、淨化和美化,小區整體面貌煥然一新,小區居民拍手稱贊。

  提昇了城市建設管理水平。全面整合各部門單位、開發商、社區和居民群眾力量,充分調動社會各界參與城市建設管理的積極性,有效提昇了城市建設管理水平。小區環境變得整潔優美了,小區業主委員會成立了,小區物業管理規范了,社區建設得到了全面強化,有效破解了小區環境長期存在的“髒、亂、差”難題。

  塑造了濱江古城良好形象。依蘭縣委縣政府從建設“大哈爾濱”的觀念出發,結合建設五大城市精品示范工程,實現了小區環境的根本好轉,有力地鞏固了“全國文明縣城”創建成果,有效提昇了依蘭這座濱江古城的整體形象,對建設文明、宜居的精彩依蘭,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

  提昇了城市居民文明素養。宜居環境建設“十百千工程”得到了廣大社區群眾的切實擁護和歡迎,一些小區的群眾主動向包扶單位介紹和反映小區的突出問題。通過開展小區綜合整治和進社區活動,倡導社區居民樹立新風尚,養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使社區居民更加講禮貌、遵秩序、重道德,更加注重鄰裡互助、團結友愛,更加關心、關注依蘭的經濟社會發展。

  友愛助學子圓夢

  依蘭縣國稅局走訪依蘭縣康園社區10戶貧困家庭,得知康園社區一戶特困家庭中的學生王月因父親常年臥病在床、母親無職業、家庭生活無經濟來源而輟學在家,全局83名乾部職工為王月捐款共22900元,用於王月上學期間的學習費用。張松通攝

  69歲居民高景超談起小區變化喜不自禁。

  鏈接

  依蘭縣開展的宜居環境建設“十百千工程”是由“百個部門、十佳開發商進小區綜合整治活動”與“千名黨員十進社區活動”兩個子活動組成,活動自5月15日啟動,100個包扶單位、十佳開發商和1000名黨員與包扶對象對接。

  “百個部門、十佳開發商進小區綜合整治活動”通過改善老舊住宅小區地面硬化、裸地綠化、小區亮化、環境清潔、安全監控等8個方面對老舊住宅小區進行綜合整治,逐步改善小區衛生環境與居住質量。

  “千名黨員十進社區活動”,是從26個縣直黨委和依蘭鎮黨委選擇1000名黨員乾部進駐縣城內8個社區、56個居民小組,開展宣傳教育、平安創建、環境治理、科普法律、就業服務、醫療保健等10個方面的活動,為社區百姓提供幫助和服務。

責任編輯:張雋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