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們高興地看著每日菜單
綏化市青崗縣連豐鄉中心小學的學生們在吃營養午餐
開飯啦
新廚房裡炒個菜
東北網7月4日訊 7月3日,綏化市青岡縣連豐鄉中心小學的240名同學,正式告別了白菜、土豆、乾豆腐、豆芽一鍋燉的午餐,吃上了“希望廚房”中烹制出的營養搭配合理、味道可口的菜餚。今年6月,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啟動了“希望廚房”公益項目,年底前將建100所。其中青岡縣、明水縣的11所小學設備已安裝完畢,從即日起全部投入使用,首批5000名學生能在學校吃上放心、營養的午餐。
1
“終於不用啃方便面了”
7月3日中午11時10分,綏化市青崗縣連豐鄉中心小學的200多名學生吃上了可口的營養午餐。五年三班的徐疆寧,中午吃了兩大碗米飯和一個花卷,喝了一大碗熱騰騰的雞蛋菠菜湯。吃飽後,他迫不及待地和好朋友們聚在食譜前討論著哪個是自己愛吃的菜。“我最愛吃今天的小雞燉土豆,比我媽媽做的還好吃。”徐江寧說。看著菜譜上每天都不重樣的搭配,徐江寧高興地說,以後再也不用成天吃土豆白菜了。
能在現代化廚房中,使用全新的電鍋炒菜,中心小學食堂的韓老師別提有多高興,他特意給同學們做了拿手菜尖椒乾豆腐和小雞燉土豆,從准備到上桌僅花了2個小時。韓老師邊做邊說“太好了,這下孩子們再也不用吃燴菜了!”有了24層蒸飯櫃和面食蒸盤、壓面機,孩子們能吃上饅頭、花卷了。“以後還能吃上面條。”韓老師高興地告訴記者,省青基會還特意給廚師做了系統的營養餐的培訓,以後學生們的菜式將更加營養豐富。
韓老師告訴記者,原來廚房用的是農村的灶臺,陰天下雨僅生火就要近一個小時。廚房只有一個大鍋用來給學生們炒菜,即便是做一個菜幾個人也要忙活四五個小時。“其實就是燉菜,土豆白菜豆腐一起燉。有時候做點孩子們愛吃的蒜薹,可是蒜薹出鍋了也沒有脆生的口感,吃到嘴裡都是‘面’的,孩子們都不愛吃。主食一年四季都是米飯。”韓老師介紹,夏天廚房悶得透不過氣,冬天廚房則是看不到人。因為沒有排煙機,開不了門窗,不足四十平方米的廚房全被油煙和熱氣包圍著。
2
農村小學僅10%學生
能在食堂吃上飯
白林強是連豐鄉中心小學校五年級學生,在林場居住。為得到優質的教育,家長特意讓他到縣裡上學。每天需騎自行車上下學,僅在路上就要花1個多小時。中午來不及回家吃飯,就在學校附近的小賣店買一種叫做“辣條”的小食品當午餐,或者乾脆啃方便面。而在中心小學,像他這樣因家遠不住校又不能回家吃飯的學生還有100多人。
據了解,連豐鄉中心小學現有在校生561人,其中住宿生153人,而有在學校有吃飯需求的學生卻達300餘人。食堂因條件限制,做不了這麼多學生的飯菜,只好先讓在校住宿的學生優先就餐。這也就意味著有將近150名學生無法在學校食堂就餐,他們多數都是像白林強一樣到附近的食雜店買方便面等充飢。到了冬天,這些路途遠的學生往往早上6:30就得從家坐車前往學校,從早上8:00上課直至下午14:30放學,直到15:30纔能回到家吃上晚飯,中間無任何正餐。為了不讓學生挨餓,明水縣農村小學不得不執行11:45至12:05大課休,以便學生能吃點零食或盒飯充飢。而在周邊商店買的面包、方便面、餅乾等食品大多不符合衛生等標准,盒飯也是幾乎見不到油星的一菜一飯,對於正在長身體的孩子來說,營養是遠遠不夠的。
像中心小學這樣農村寄宿制小學,僅蘭西、青岡、明水、望奎4縣就有437所,學生53056名。但能為學生提供既能提供宿捨,又具備設備設施基本完善的食堂學校只有11所,佔當地所有農村小學的2.5%;受益學生也只有5335名,佔當地所有農村小學生的10%。
青岡縣永豐鎮中心小學自2008年實行寄宿制辦學,現有在校生761人,其中住宿生318人,2010年被驗收為省級標准化先進學校。可就是這樣一所省標學校,其食堂也是用舊校捨改造的,面積只有48平方米,只能安放24張餐桌,一次只能容納192人就餐。學校只能安排學生兩班輪流吃飯,午餐高峰期要三班倒,期間還有學生站著吃。北方冬天天氣寒冷,後兩撥學生已很難吃上熱飯。食堂面積小,不能分間操作,人流物流不分,生熟用具不分,生熟食品混裝混放,很容易造成食品交叉污染,給學生飲食衛生安全帶來隱患。做飯炊具簡單,大部分的食品加工仍采用手工方式加工,效率較低。由於設備匱乏,廚師在進行飯菜加工時受到很大限制,只能做燴菜和湯。簡陋的環境和匱乏的設施讓食堂對孩子們飲食衛生的保障都顯得力不從心,更別說要求其為孩子們提供充足而合理的飲食營養搭配,能把孩子們喂飽已經很不容易了。
3
年底前100所
農村小學孩子
將吃上營養午餐
今年6月,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啟動了“希望廚房”公益項目,目前已有31所農村小學即將有自己的廚房。其中青岡縣、明水縣的11所小學設備現已經安裝完畢,從即日起全部投入使用,首批5000名學生可以在學校吃上放心、營養的午餐。到今年年底前,力爭籌資400萬元,重點為國家確定的大興安嶺南麓連片特困地區11個縣、兼顧其它貧困地區的農村小學購買廚房設備,與當地政府合作建成100所希望廚房。直接改善4萬名學生的就餐難和營養不良問題。另外,還將通過營養及食品安全知識的宣傳、培訓學校廚師、舉辦鄉村小學營養餐搭配大賽等方式,改善學生用餐環境、提昇學生餐飲質量、進一步保障學生飲食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