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內外兼修』提素質——哈市在『創文明城市』中『蝶變』
2012-07-04 10:36:58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7月4日訊 城市文明有如一個生命體,吐故納新,在傳統與時代的融合中獲得新生。

  百年間,中西合璧的豐厚文化底蘊鑄就了哈爾濱“開放包容、時尚活力、誠信敬業、和諧奮進”的城市精神。

  今天,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宏大目標又為冰城注入了趕超先行城市的內生動力。

  對哈爾濱而言,“創城”不僅是一個超越自我的“蝶變”過程,也是一次“內外兼修”的主動衝刺。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哈爾濱將在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質的“創城”征途上不懈前行。

  “最美群體”構築城市文明內核

  謝尚威奮力一接,救下墜樓少年,成為冰城“最美叔叔”;捨身救學生的張麗莉來哈救治,得到冰城人的愛心護佑,稱她為“最美教師”;高鐵成衝入火海關閉火源被燒傷,哈爾濱人為之感動,敬他為“最美軍人”;26路公交車司機於迎軍昏迷前卸下滿車乘客,確保了人車安全,被稱為“最美司機”……

  今年以來,這些“最美”英雄頻頻與哈爾濱交集,他們要麼出自冰城,要麼感動冰城。英雄壯舉與哈爾濱城市精神共振共鳴,不僅構築起哈爾濱城市文明的內核,

  也成為冰城“創城”路上的一道動人風景。

  “最美群體”在冰城的湧現並非偶然,其實,這正是哈爾濱紮實開展精神文明建設結出的碩果。多年來,以“講文明樹新風”活動為主題,哈爾濱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文明創建活動。

  ——圍繞慶祝建國60周年、紀念建黨91周年等重大活動,組織開展了“講文明樹新風,爭做冰城好人”、“頌歌獻給黨——愛國歌曲大家唱”、“歡樂在社區,和諧好鄰裡”等形式多樣、各具特色的主題創建活動。

  ——圍繞“三大創建”活動,在社區廣泛開展了創建文明社區、文明行業、文明單位、文明窗口、軍警民共建共育和“綠色樓道”、“和諧好鄰裡”、“十星級文明戶”、“五好文明家庭”、文明風景旅游區等評選活動。

  ——圍繞加強社會誠信體系建設,在黨政機關開展了“爭先優、補短板、強問責”創建首善機關主題實踐活動;在企業開展了“誠信哈爾濱”、“貨真價實滿意店(街)”主題實踐活動;在窗口單位開展了“文明窗口”、“文明使者”創建活動。

  ——圍繞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積極推進市民文明素質3年培訓計劃,組織“道德模范”、“身邊好人”和“感動哈爾濱”人物(群體)評選活動,大力弘揚以路橋精神、環衛精神、交警精神和公僕精神為代表的哈爾濱時代精神。

  ——圍繞“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道德規范,廣泛深入開展學雷鋒活動、志願服務活動、“市民道德大講堂”活動和以“整治環境、維護秩序、文明旅游、文明餐桌”為內容的文明大行動。

  這些活動有效地規范了市民言行,提昇了市民素質,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了整個城市的文明程度。


  志願服務盡展冰城外在性格

  在外地人看來,哈爾濱是一座“熱血之城”。

  從2003年至今,哈市的臨床用血不僅全部來自義務獻血,而且還對外省市支援,實現連續9年無“血荒”。汶川大地震中,源源不絕的“冰城血”馳援災區。這感人一幕的背後,是走在全國前列的哈市義務獻血志願服務活動。

  近年來,哈市不斷創新形式,豐富內容,紮實有效地組織開展了以“關愛他人、關愛社會、關愛自然”為主要內容的志願服務活動,不斷弘揚“學習雷鋒、奉獻他人、提昇自己”的志願服務理念。

  各項志願服務活動的常態化是哈市志願服務的一大亮點:“文明大行動”、愛國衛生運動、義務植樹等志願服務活動倡導綠化美化家園;志願者“文明交通行動”宣傳交通法規,維護交通秩序,引導文明乘車;創建共產黨員先鋒崗、青年文明號、文明窗口等志願服務活動提供了優質服務;“平安志願行動”服務哈夏會、哈洽會等大型活動;“學雷鋒紀念日”、“公民道德日”等志願服務活動提高文明素質,引導廣大市民自覺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目前,哈市注冊志願者人數達50萬人,佔全市建成區人口的11.67%,位居全省第一。同時,各區、街道、社區組建了志願服務大隊、分隊和志願者服務站,形成了志願服務的網格化。

  如今,在哈爾濱提起志願者服務隊,每個人都能如數家珍地說上幾支:“李慶長共產黨員服務隊”、“王殿海黨員義工志願服務隊”、“夕陽紅老年志願者服務隊”、“洪潤浩青年志願者服務隊”、“王曉明獻血志願服務隊”、“巾幗的姐志願服務隊”……

  這些志願者服務隊不僅成為展示哈爾濱城市性格的靚麗名片,也成為引領社會風尚、弘揚志願服務精神的活廣告。


 

  重小節提素質方能“內外兼美”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個“養”不僅僅指養育生命,也同樣養育品格、氣質、風度。

  寒地黑土,古道熱腸。提到哈爾濱,人們總會聯想到仗義、豪邁、爽快這些地域品格。但仗義、豪邁、爽快的另一種解讀,就是缺少細節上的認真。

  小節上的缺憾,是哈爾濱“創城”中的一道繞不過去溝塹。比如,進入夏季的哈爾濱,每天晚上在大街上,都會看到光著膀子橫晃的“膀爺”;飛馳的車流中,會看到膽大的“英雄”,鑽著車縫橫穿馬路;很多小區門口,都有衣著光鮮的男士女士,隨手把垃圾袋丟在路旁;很多景區的草地上,都會留下豪爽客隨意丟棄的垃圾、紙盒、塑料袋……

  “缺少細節的城市,給人的感覺往往是文明未開。”市民郁心說,“謝尚威、張麗莉的事跡感動了冰城,但對絕大多數市民來說,很少有像他們那樣捨身取義的機遇,學習他們的精神,更多的是要從生活的細微處入手,從細節上打造文明習慣。

  郁心說,不隨地吐痰便溺、不亂丟垃圾、不橫穿馬路……這些看上去很小的事情其實並不“小”。“如果我們的市民都做到了這一點,我們的群體性文化中,就會脫離粗俗,就意味著冰城人豪邁的大節大義與細節處的文明入微融為一體。”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市民文明素質至關重要。《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在創建健康向上的人文環境方面,對市民文明行為和社會道德風尚均有較高要求。

  “創建的最難處在於人的素質。”省社科院研究員董鴻揚說,“提高市民的公共文明素養,要把教育與管理的重點放在城市公共領域,樹立法規的權威,對於違反公共領域法規的行為嚴管嚴罰,增強市民對自身公共文明素養自律的主動性;也要高揚哈爾濱城市精神,凝聚城市文化資源,以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為載體,潤物無聲地提昇市民文明素質隘口,引導市民的文明素質從恪守‘底線倫理’不斷向‘內外兼美’昇華。 ”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