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發展之中塑文明——記全省創建『三優』文明城市
2012-07-09 09:29:16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陳程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文明是環境。每一座路橋、每一塊綠地、每一個公園,鑄就了文明的基石。

文明是秩序。每一分禮貌,每一點自律,每一次謙讓,聚成了文明的內涵。

文明是服務。每一個微笑,每一聲問候,每一次幫助,詮釋了文明的意義。

  東北網7月9日訊 昨天,參加全省創建“三優”文明城市現場會的90餘名與會人員來到哈市,對省會城市創建“三優”文明城市工作進行全面“檢閱”。

   大手筆、高速度令人震撼

  哈爾濱依江而生,因路而興。去年剛剛通車的陽明灘大橋是參觀考察第一站。這座因松花江陽明灘島而得名的跨江大橋主橋長7.13公裡,它不但是連接松花江兩岸的重要交通基礎設施,更是哈爾濱人引以為豪的建築景觀。大橋采用自錨式懸索結構,兩座塔門如同兩個凝望著城市的巨人,他們的名字是“光榮”與“奮斗”。

  站在陽明灘大橋上,俯望松江濕地,參加會議的伊春市住建局局長戚建鋒說:“如果用兩個字概括哈爾濱這幾年的巨大變化,就是‘震撼’!哈爾濱在基礎設施建設上的大手筆、高速度令人振奮。在道路改造、橋涵建設過程中,哈爾濱人敢於擔當,甘於奉獻,展現出的‘路橋精神’對哈爾濱,乃至全省都是寶貴的精神財富。”

  哈爾濱市城管監督指揮中心引進國內地理信息、衛星遙感、全球定位、視頻監控等方面最新技術成果,建立了6大功能系統,可通過遍布主乾街道、重要區域、交通節點視頻點位,對城市運行狀態實時監控。

  參觀市城管監督指揮中心時,黑河市文明辦副主任詹大偉對記者說,城市管理指揮系統不但能夠對城市運行實時監控,更能夠推動優良城市秩序的創建。哈爾濱瞄准高新技術,打造現代化城市管控系統的經驗值得全省各地市借鑒。

   “三優”成效可觸可感

  環境的變化不僅在大手筆,更在細節處。從南崗、道裡老城區,到群力新區、科技創新城,“考察團”一行驅車沿哈爾濱大街小巷一路走來,一路感嘆。兩年來,哈市新建改造道路414條,建設橋涵95座,城區人均道路面積由6.9平方米增加到9.7平方米。整潔有序的街道,潔淨如家的庭院,游人如梭的公園,處處揮灑著夏季的熱情,散發著文明的氣息。

  佳木斯市文明辦副主任劉世春這樣表達自己的“觀後感”:提昇人的素質是創建“三優”文明城市的關鍵。哈爾濱連續開展的提昇市民素質的主題活動,讓我們感受到了顯著成效。特別是在優美環境、優良秩序方面,哈爾濱走在全省排頭。

   文明“助推”冰城會更好

  優美環境、優良秩序、優質服務,這一切都是為了讓人民生活更幸福、更美好。哈爾濱是省會城市,這就要求哈爾濱的基礎設施和服務機構不但要為市民和游客服務,也要為全省各地市服務。已初具規模的群力文化園正是秉承這一理念打造的新城市文化中心。如詩如畫的音樂谷、鶯歌燕舞的春水大典、底蘊厚重的松花江文明展覽館、熙熙攘攘的關東古巷……在群力文化園,與會人員感受到的不僅是對龍江文化的自豪,更感嘆於省會城市日臻完善的服務能力。

  大慶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文明辦副主任梁華在參觀時說,近年來,哈爾濱以創建“三優”文明城市為契機,不但市容環境大為改觀,作為省會城市的服務能力和輻射作用也不斷增強。近期,哈爾濱提出了在2014年爭創全國文明城的宏偉目標,我相信,有了“文明”的助推器,哈爾濱的明天一定會更好。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