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礦突破在行動”龍江行報道組在大興安嶺寶興溝岩金礦區采訪。
東北網8月2日訊(孫佳岩 記者 印蕾 高長利)由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廣播電視臺、中央電視臺、國土資源報、中國礦業報等多家媒體記者組成的“找礦突破在行動”龍江行活動日前結束。報道組一行深入到我省塔河等地進行實地采訪,對我省實施找礦突破“358”戰略取得的成績給予了高度評價。

松嶺岔路口鉬多金屬礦區采礦作業區現場。
采訪報道組一行冒著酷暑,相繼深入到大興安嶺寶興溝岩金礦區、松嶺岔路口鉬多金屬礦區采礦作業區采訪,詳細了解尋礦、探礦工作的開展情況,並聽取了省國土資源廳、武警黃金第一總隊、省地礦局、省有色地勘局等單位的情況匯報。
“找礦突破在行動”龍江行采訪報道組深入我省采訪。
大興安嶺成礦帶是國家確定的全國16個重點成礦帶之一,被國家地調局確定為找礦的3個成礦帶之一。在大興安嶺寶興溝岩金礦區采訪期間,報道組一行走進鑽點和戰士營房,對采礦區的自然條件、交通條件、礦產儲量及品位、測繪工程、岩礦測試分析、地質找礦理論研究、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細致地采訪。目前寶興溝岩金礦區共發現5條金礦化蝕變帶,圈定9條金礦體,經過2012年深部鑽孔控制,估算推斷的內蘊經濟資源和預測資源量已超20噸,達到大型金礦床規模。在松嶺岔路口鉬多金屬礦區,報道組聽取了礦區負責人在礦產資源勘探、開采、開發等方面所取得的新成果,新技術,新經驗的匯報總結。該礦區按首期投資規模和投產後的生產能力匡算,建設期間每年可產生7億元以上的工業增加值、3000萬元以上的地方稅收;礦山建成投產後,僅5.382萬噸鉬精礦,每年就可創造110億元的銷售收入、10億以上的地稅收入,並安排就業崗位4500多個。

采訪報道組一行在礦區岩心庫與技術人員進行交流。
找礦戰略行動是黨中央、國務院在新時期做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我省為此制定了《實施意見》。全省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力爭實現“358”戰略目標,即:3年實現重大進展,新發現大中型礦產地10處以上;5年實現重大突破,新發現大中型礦產地20處以上;8到10年要建設以呼中至塔源、黑河至多寶山、東安至翠宏山等九大礦產基地為框架的地質礦產勘查開發新格局。
本次“找礦突破在行動”媒體基層行活動,是國土資源部面向全社會開展的一次覆蓋廣、形式新、影響大的宣傳采訪活動,重點宣傳各地落實地質找礦新機制、推動找礦突破等方面的重大進展與成果、探索與創新,將組織媒體記者深入19個重點成礦遠景區和47片整裝勘查區進行深入采訪報道。
東北網從8月2日起,將陸續刊發《“找礦突破在行動”龍江行》系列報道,宣傳全省各地在找礦戰略行動中湧現出的先進典型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