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16日訊 (記者 王蕊)記者16日從東北農業大學了解到,由於內蒙古、河北、天津、遼寧、吉林等省(市、區)三代粘蟲嚴重暴發,有向我省蔓延的趨勢。日前,東農的相關專家來到農戶的田間地頭,現場指導農戶如何預防玉米粘蟲,並制定防治蟲害的指導方案。
據介紹,粘蟲是國內廣泛分布的、能造成嚴重危害的重大農業害蟲。該蟲是一種多食性食葉性害蟲,可取食100餘種植物,嚴重時常把葉片全部吃光僅剩光杆,造成嚴重減產,甚至絕收。在我國東北粘蟲主要為害玉米、小麥、谷子、高粱等栽培作物。
據東北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專家於洪春介紹,經過勘查確定,一些地塊突發粘蟲危害,今年粘蟲大部分處於2—3齡,部分已達4—5齡,進入暴食期。粘蟲啃食玉米葉片,使植物缺少光合作用造成產量下降。據全省各地植保站田間調查監測,雙城、肇州、肇源、杜蒙、大同、肇東、方正等地部分谷子、玉米、水稻田已發現三代粘蟲幼蟲危害。
由於玉米植株高大,人工施藥存在巨大安全隱患。目前,我省組織調集自走式高稈作物噴霧機,對重點地塊集中開展統一噴藥作業,對大面積發生地塊使用高效氯氰菊酯等菊酯類藥劑。專家提醒,農戶在噴藥時,應先噴灑玉米田塊周圍,再噴田內,重點噴施玉米的葉片背部。若用背負式噴霧器,應注意噴藥安全,須穿好雨披,帶上口罩,並保證噴霧器不能漏液,避免在中午高溫時噴藥,采用倒退方式噴藥,並注意適當休息,防止中毒的發生。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