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道外區段沿江景觀工程完工 『東北十八怪』亮相防洪牆
2012-08-17 11:25:03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原野 陳南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闖關東

  東北網8月17日訊 昨天,記者從市城鄉規劃局獲悉,西起景陽廣場,東至北十八道街的道外區段沿江景觀工程全部完工。在一年多工期中,除對原有兩處休閑廣場進行翻新改造外,另在北十二道街和北十八道街新建兩處休閑廣場,以供居民休閑娛樂。此外,沿江3公裡長的防洪牆變身“東北十八怪”藝術長廊,展示了老東北民族風情。

  “東北十八怪”登上防洪牆

  據了解,道外區段沿江景觀工程以“北方民俗”風貌為定位,特別是在三米高防洪牆的景觀藝術處理中,采用與江水相協調的波浪機理及“東北十八怪”民俗裝飾圖案,將功能性防洪牆的消極空間裝飾成具有沿江獨特風景的北方文化藝術長廊,浮雕每隔七八米便有一幅,“東北十八怪”循環展現,全長3公裡內共有近百幅。

  廣場雕塑群勁吹民俗風

  除對原有的頭道街景陽廣場和北七道街航運廣場進行地面鋪裝和整體翻新改造外,另在北十二道街和北十八道街新增兩處休閑廣場,分別為彩雲廣場和民俗廣場,四廣場內的雕塑和小品設計也圍繞著東北民風。景陽廣場上4米高的《闖關東》雕塑展現了我市歷史風貌;五道街一組《跳舞》雕塑和一組《糖葫蘆》雕塑,七道街中心廣場一組《船舵》雕塑與江畔原哈爾濱航運站前的《鐵錨》雕塑遙相呼應;此外還有《下象棋》《推鐵圈》《自行車》雕塑,這些市民喜聞樂見的生活場景和兒時游樂場景的雕塑,讓觀賞者更能感受到我市的風土人情;十四道街《風箏》雕塑,由三個5——7米高的風箏造型雕塑組成,上面雕刻的鯉魚、荷花、蓮葉等圖案展示了獨特的民俗風情;鳥籠子路燈與雕塑相呼應,更展現老道外的生活場景。另外,3組10米長的巨型蹺蹺板,可供兒童游玩,讓整個江畔更具動感。

  新植萬株樹香滿防洪堤

  防洪堤內側新增3公裡綠化帶,種植了適宜在北方存活的丁香、花秋等樹種近萬株,可讓前來游玩的市民呼吸到更新鮮的空氣。在北五道街附近的江畔,一座造型獨特的歐式風格公廁可供游人使用。

  新聞鏈接

  十八怪:窗戶紙糊在外、草苫土房籬笆寨、煙囪砌在山牆外、除病驅邪薩滿舞、火盆上炕烤爺太、百褶皮鞋腳上踹、雙腿沒有單腿快、冰上釣魚單線拽、大姑娘上樹比猴快、大碗白喝酒輪著喝、嘎啦哈姑娘愛、女人叼個大煙袋、養個孩子吊起來、年節喜慶吃豆包、上貼餅子下燉菜、家家戶戶有醬缸、不吃鮮菜吃酸菜、南北大炕對腦袋

責任編輯:代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