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牡丹江
搜 索
牡丹江市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政策體系實現全覆蓋
2012-08-28 08:52:28 來源:大鵬新聞網-牡丹江日報  作者:姜健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28日訊 “老有所養”,是中國古人對大同社會的夢想,也是21世紀中國共產黨構建和諧社會的執政承諾。繼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之後,中國養老保險體系的最後一塊空白——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於2011年7月拉開大幕。

   近日,國務院下發《關於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批復海林市為第四批新型農村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縣,啟動時間為2012年7月1日。至此,牡丹江市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政策體系實現了全覆蓋。隨著海林市“城居保”和“新農保”的啟動,也預示著牡丹江市將提前三年實現城鄉養老保障“全覆蓋”的歷史性目標。

  老農保:因政策局限而整頓規范

  為了盡早實現“老有所養”的目標,從國家到地方一直在不懈努力,尤其是在農民養老問題上,更是傾注了大量心血。溯源牡丹江市的農民養老工作,那還是始於1992年的“老農保”。

  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1992年,牡丹江市開始推行“老農保”,開始時是由國家民政部牽頭組織實施,到1999年,則劃歸到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管理。1994年黑龍江省政府出臺政策,參保原則是“個人繳費為主,集體補助為輔,國家給予政策扶持”。主要險種包括:常規保險、一次性保險、婚齡保險、義務兵保險、子女保險等。

  由於受政策的局限性等因素制約,按照勞動部“不停不擴,清理整頓,穩定隊伍,搞好調研”的十六字方針,這項工作於1999年末進入整頓規范階段。目前,全市參加老農保14萬餘人,領取養老金人員4300餘名,基金滾存結餘3541.87萬元。其中,市本級參保10262人,領取養老金1031人,基金滾存結餘529.94萬元,全市人均養老金待遇不足20元。

  新農保:取得初步成效

   當“老農包”逐漸無法適應農村養老需求之時,2009年9月1日,國務院印發了《國務院關於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隨即,我省印發了《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於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實施意見》,“新農保”初現端倪。幾年中,牡丹江市的“新農保”工作也逐漸實現了由“點”至“面”的擴散。

  對牡丹江市廣大群眾來講,幾個時間節點讓人記憶深刻。2009年12月,全省首批啟動13個縣(市、區)新農保試點,寧安市位列其中。2010年10月,穆棱市和綏芬河市正式成為我省第二批“新農保”試點。2011年7月起,全省啟動第三批新農保試點工作,四城區和東寧縣、林口縣也加入了隊列,開創了全省地級市市本級兩項試點全覆蓋之先河,試點比例高達90%。至此,試點覆蓋了除海林市以外的所有縣(市)區,開創了全省地級市市本級“新農保”試點全覆蓋的先河。

  為了保證“新農保”政策的生命力,讓這項政策成為真正的惠民之舉,進一步提高“參保率”,各地也紛紛拿出了“絕招”。林口縣為全縣農民發放印制新農保政策的新春賀卡2.7萬張,東寧縣給在外打工人員郵寄宣傳資料8千多份、撥打電話1萬多人次,四城區建立四個QQ群、群發短信1.5萬餘條。在擴大宣傳的同時,牡丹江市開創全省先河,在8個鄉鎮都設立了新農保服務大廳,並密切與經辦行龍江銀行協調,將銀行的經辦網點全部入駐服務大廳,農民不出大廳就可以享受到參保、繳費、待遇領取、儲蓄的一站式便民服務。

  2011年12月22日,牡丹江市第三批“新農保”基礎養老金在全省率先發放,四城區2.8萬名農村60周歲以上老人全部領到了基礎養老金。截止到2011年年末,“新農保”工作穩步推進,全市已進入參保程序的達37.7萬人,新參保人員8.64萬人,收繳保費9千多萬元。

  城居保:指向城市低收入人群

  如果說“新農保”實現了農民老有所養願望的話,“城居保”則為那些居住於城市、但卻沒有能力參加其他城鎮居民養老保險的人們帶來了更多的希望。

  2011年6月7日,國務院印發了《國務院關於開展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要求在全國范圍內啟動試點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工作。2011年8月,我省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政策出臺,除覆蓋人群和個人繳費檔次上有所區別外,城鎮居民養老保險的基本政策與新農保基本相同。

   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考慮到參加“城居保”的人員多為低收入人群,牡丹江市的“城居保”政策堅持保基本、廣覆蓋、有彈性、可持續方針,一方面,將低水平與廣覆蓋相結合,繳費標准起點均從100元起步,對重度殘疾人選擇100元檔次繳費的,在享受政府定額補貼的同時,由區政府為其代繳50元養老保險費,目的是讓絕大多數城鄉居民都能繳得起保費,並對城鄉未參保人員實行制度全覆蓋,對已進入養老年齡的人員實行政府養老補貼全覆蓋。另一方面,與“新農保”同樣采取了個人繳費與政府補貼相結合的方式,不僅地方政府對繳費100元補貼30元、200元補貼35元、300元補貼40元、400元補貼45元、500元至1000元補貼50元,中央財政也按每人每月55元給予補貼。通過明確各級政府繳費責任,鼓勵城鄉居民多繳費,多受益。

  到去年年底,牡丹江市所有啟動了新農保的縣(市、區)均啟動了城居保工作,覆蓋城鎮居民達42.76萬人。其中,牡丹江市四個城區為25.5萬人。

  記者在采訪中得知,隨著海林市納入第四批新型農村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海林市的“新農保”和“城居保”相關政策也將隨即出臺,相關政策則與牡丹江市前三批“試點”一脈相承。至此,全市“新農保”和“城居保”的脈絡已愈加明晰。隨著越來越多的農民、城市低收入人群加入城鄉居民養老保障體系當中,幾千年來數十代人追尋的“老有所養”目標將不再是夢。

責任編輯:關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