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23日訊 曾經,醫療過度市場化,看病有點像購買奢侈品。
曾經,醫療體系基底失調,大病小病全部湧向大醫院。
新一輪醫改,哈爾濱市緊緊圍繞國家確立的“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目標,改革力度、惠民深度空前加大,基本醫療已成為公共產品向居民提供。
免費提供11類41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前幾天,家住道裡區的李巍老人早早來到安靜安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准備做身體檢查。近幾年,每年都有醫生通知他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免費體檢。
哈爾濱市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穩步推進,群眾健康需求逐步得到滿足。2011年,哈爾濱市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政府補助實現年人均25元,免費向居民提供了11類41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免費總額達到2.3億元。47.1萬名65歲以上老人得到免費體檢。高血壓患者管理人數達到80.2萬人,糖尿病患者規范管理人數4.76萬人,為2757例貧困白內障患者免費進行復明手術。
全市居民健康檔案建檔份數達767.1萬份,錄入居民電子檔案521.9萬份。
在全國率先出臺新法規新農合覆蓋率近100%
一系列醫療新政,讓百姓“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得到極大緩解。哈爾濱市新農合籌資水平不斷提高,籌資標准由2008年人均80元提高到230元。三年來,哈爾濱市共籌資新農合基金17.1億元,其中:政府補助14.3億元,個人繳費2.8億元。新農合覆蓋面不斷擴大,農民常住人口參合率由2008年的94.4%擴大到2011年的99.7%,參合人數達到361.9萬。
三年累計參合人數達到1064萬人,累計為691萬人次的患者補償了14.8億元的醫藥費,參合人受益率為65%以上,得到萬元以上醫藥費補償人次為8262人次。各統籌地區縣鄉定點醫療機構住院政策范圍內報銷比例達到70%以上,封頂線達到5萬元以上。
《哈爾濱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辦法》作為全國率先出臺的保障和改善民生領域的一部地方政府規章,在完善新農合管理體制機制方面做了有益嘗試。
強力推行基本藥物基層藥價大幅下降
三年醫改,哈爾濱市分批分步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自2010年3月15日起,全市分兩批啟動了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截至去年4月30日,哈爾濱市251家公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部配備使用了基本藥物,並實行了零差率銷售,提前兩個月落實了省政府要求。
目前實施機構全部按規定實行網上集中采購,配備使用的基本藥物品規均在400種以上,並通過電子屏等方式進行了公示。
2011年,哈爾濱市在全省率先實施了非政府辦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改革。市衛生局下發了《關於非政府辦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實施基本藥物制度改革指導意見的通知》。
實施基本藥物制度,群眾切實受益。截至今年3月份,全市藥品零差率銷售總金額達到14558萬元;讓利比例為33.4%;患者門急診次均藥費同比減少31.4%;人均住院藥費同比降低27.6%,群眾累計少花藥費7603.5萬元。
15分鍾醫療圈初步形成群眾滿意率直線上昇
根據人口遷移和增長規模,哈爾濱市重新確定醫療資源配置,城市兩級醫療格局初步形成。
在松北、哈西、群力、哈南工業新區規劃設置綜合醫療中心,在“中興”地區規劃設置區域醫療中心。哈爾濱市根據城市化進程,及時增設社區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城區內15分鍾社區衛生服務圈初步形成。
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積極穩妥推進,32家二級以上公立醫院醫療服務流程不斷優化,二級以上醫院普遍實行了預約診療服務,推廣設立了便民服務中心、電子叫號、門診“一卡通”等15項優化門診流程新舉措。全市50家二級以上醫院254個臨床科室開展了臨床路徑管理試點,累計入徑治療病例1.8萬例。全市63家醫院開展優質護理試點工作,三級醫院優質護理服務覆蓋50%以上的病房,二級醫院覆蓋30%以上的病房。市第一醫院、市第五醫院、市紅十字中心醫院、市兒童醫院群眾滿意率直線上昇,均高達9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