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伊春9月24日訊 9月21日,伊春市委書記王愛文主持召開市委常委會議,貫徹落實省委書記吉炳軒來伊春市調研時和在全省座談會上的指示精神,並對伊春市下步工作進行全面部署。王愛文要求,要認真學習領會吉書記講話精神,全面做好棚改、城建、旅游、種植結構調整和民生建設五篇文章,帶領全市人民共同富裕。
傳達了省委書記吉炳軒來伊春市調研時和在全省座談會上的指示精神後,王愛文說,吉書記在兩次講話中,多次提到伊春,充分肯定我們的發展成績,並對伊春接下來的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吉書記的這次調研,目的性很強,就是要著重解決龍江人民快速致富的問題,他提出,要通過農墾、林區、油區、礦區、口岸、工程、景區、企業、富村和強鎮的十項帶動,帶領全省人民群眾共同致富。在這十個帶動中,除了油區之外,其餘九個都與我們息息相關,所以我們要深入學習領會講話精神,設身處地地想思路、謀發展,全心全意、全力以赴帶領全市人民盡快走向富裕。
王愛文對伊春市下步工作提出五點要求。第一,要全力加快棚戶區改造步伐,確保今明兩年棚戶區改造任務全面完成。要保證今年回遷房的建設任務和目標不能改變,切實抓好收官工作;要充分利用目前市場的有利行情,做好明年棚改的備料工作;要本著伊春市城市建設歐風林色的特色定位原則,各縣(市)區(局)根據各自不同的實際情況,選擇一個風景好,交通便利的林場(所),通過招商引資的方式,科學規劃,引入新的設計理念,分別打造出極具特色的中心林場,作為打造特色旅游的重要載體,做大做強旅游產業。要加快小興安嶺觀光廊道兩側的房屋改造,能遷則遷,能改則改,精心設計,完善功能。第二,要全力加快城市特色風貌的規劃和建設步伐。全市各地要通過建設一個規劃館、一個博物館、一個燒柴改革試點、一個標志型建築和一個特色風貌林場,進一步助推伊春市的城市規劃和建設步伐。關於中心城的建設,要拿出三年城建規劃,傾力打造濱水風貌,做好山體亮化,建設標志型城市建築。規劃和建築部門要加強對各縣(市)區(局)的指導,通過多樣化的特色建築,集中展現伊春市作為旅游城市的建築特色。第三,要全力加快旅游景區的建設。要做好大景區的開發,形成旅游開發的總體規劃。要在抓好珠三角和長三角旅游市場開發的基礎上,加大對西北旅游市場的開發力度,加強與西北大中城市的旅游對接。要精心設計新的旅游線路,從佔領戰略制高點的高度通盤考慮,在新開發的旅游景區中,爭取主動,謀求旅游集散地和重要節點的關鍵地位,打造精品線路。第四,要全力加快種植結構調整和林下經濟的發展步伐。調整種植結構,發展林下經濟,是伊春市發展的關鍵節點和重要載體。要重點抓好友好的藍莓基地建設,全市要擴大藍莓、北藥和水稻的種植面積,形成規模。要集中打造出嘉蔭縣沿江水稻產業帶;鐵力市特色花卉產業帶;美溪至金山屯、新青至嘉蔭食用菌產業帶;湯旺河至紅星北藥產業帶,通過幾個產業帶,實現調整結構與發展產業相結合,景觀旅游與特色農業相結合,促進結構調整和產業發展協調統一。第五,要全力抓好民生建設,建設幸福伊春。近兩年,伊春市城鎮居民的收入與全省持平,提昇的速度較快,消費品零售總額在全省居第四位,民生工作實現了由還賬型向建設型、由解困型向發展型的良好轉變。因此,全市上下要抓住機遇,乘勢而上,一手抓重大產業項目建設,一手抓富民工程項目,實現“特色+種植+居室+勞務”的經濟多樣體。下一步,全市城鎮居民的收入將從調整種植結構和林下經濟、從旅游業的大發展、從大項目的帶動、從勞務輸出等多個渠道中來。此外,還要加大創新力度,盤活林業資產,樹立大資源觀、大市場觀,加快產業調整步伐,培育致富典型,引進人纔,引進資本,增加群眾收入。
市委副書記、市長高環就城市建設等問題提出具體要求。
市政協主席耿意志列席會議。市委常委劉君、梅殿龍、林宏坤、安虎賁、關思偉出席會議。
嘉蔭縣負責同志匯報了省委書記吉炳軒來伊春市調研的相關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