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我省將實現重點食品來源可溯流向可追 質量可控責任可查
2012-09-28 11:02:16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張惠萍 曲靜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9月28日訊 只要將食品包裝上的條形碼在食品信息查詢機上一掃,廠家名稱、生產日期、生產許可證、經銷商、監管部門等信息便一目了然。我省工商部門全力構築流通環節食品『來源可溯、流向可追、質量可控、責任可查』的監管鏈條。目前,全省已加入監管信息化平臺的食品批發戶4276戶,佔總數的三分之一,安裝信息查詢機的食品零售戶31822戶,佔總數的五分之一,錄入各類食品信息22萬餘條。明年全省有望實現對重點食品品種的可追溯管理。

  按照《食品安全法》規定,工商部門重要監管職責之一是通過對流通環節食品經營主體和食品品種的監管,實現食品安全問題的可追溯。目前,我省有食品批發業戶1.2萬戶,食品零售業戶14.2萬戶;小倉買和食雜店經營的食品品種數以千計,大商場超市數以萬計。面對這樣龐大的監管群體,要對所有的食品品種監管做到來路清、流向明,發生食品安全案件時在最短時間內加以控制並及時溯源,僅靠建立手工進銷貨臺賬和傳統的人海戰術是難以實現的。

  去年以來,省工商局著力破解傳統監管手段效率低、效果差的難題,並與中國電信黑龍江省分公司合作,把市場運作作為依托保障,在監管機制上實現突破。一年來,在沒有政府經費投入的情況下,初步實現了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由傳統化監管向現代化監管的轉變。

  食品安全監管信息化平臺主要由票證通系統、食品信息查詢機和移動執法終端三部分構成,形成四個節點,構築了流通環節食品『來源可溯、流向可追、質量可控、責任可查』的監管鏈條。第一個節點是由批發商在『票證通』系統中錄入所有品種信息,建立起進銷貨臺賬,同時將數據傳入信息化平臺的數據庫,為實現食品安全的可追溯奠定了基礎;第二個節點是零售戶將批發商出具的『票證通』單據裝訂成冊保留兩年即可,減少了開支,規避了責任;第三個節點是給消費者以知情權。通過在食品零售地安裝食品信息查詢機(12315消費投訴舉報電話),消費者可以通過即時查詢知曉購買的食品是否來自規范的銷售渠道,實現明明白白消費;第四個節點是提高了執法人員的監管效能。執法人員用信息查詢機或移動執法終端,錄入或掃入食品條形碼即可查證監管食品是否已經進入監管范圍。目前,齊齊哈爾、七臺河、鶴崗等市工商部門采取以批發戶帶動零售戶,以查零售戶倒逼批發戶的做法,基本形成了對本地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的全程可追溯。

  記者從省工商局了解到,明年我省有望實現對重點食品品種的可追溯管理;五年內力爭全省所有的批發業戶和90%以上零售業戶納入信息化平臺,實現全省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的可追溯。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