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大慶市讓胡路區法院將司法為民落實到司法審判實務中
2012-10-23 14:04:37 來源:東北網  作者:高穎 岳雲雪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0月23日訊(高穎 記者 岳雲雪)近年來,大慶市讓胡路區法院堅持『三個至上』的工作指導思想,堅持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的工作主題,把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牢判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從人民滿意的地方人壽起,從人民不滿意的地方改起,不斷進行司法改革,順應民意,推行了一系列便民、利民、親民新舉措,將司法為民落實到司法審判的各項實務中,贏得了廣大群眾的擁護和信賴,人民滿意度不斷提昇。

  一是踐行為民宗旨,提昇服務質量。為方便群眾訴訟,積極推進『立案信訪窗口』建設工作,以新遷入綜合審判大樓為契機,在場所建設、設施條件、便民服務、窗口功能、制度規范、矛盾化解、隊伍形象、文化建設等八個方面進行落實。1000平方米的立案大廳,15個窗口的『一條龍式服務』,請進了郵局和銀行人員,並設立了自動提款機,當事人立一起普通案件僅需20分鍾左右,並且做到了當日立案、當日排期、當日確定主審法官、當日送達開庭傳票。立案時,主動向當事人送達保全提示、申請調取證據提示、訴訟風險提示,方便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建立了殘疾人無障礙通道,設立了『青年文明崗』,由青年法官進行導訴,還設立『共產黨員示范崗』窗口,准備了老花鏡、急救藥箱、飲水機,從細微處做到便民、為民,達到了『制度健全、功能完善、設施齊備、服務到位』的總體目標,去年7月,全院法院『立案信訪窗口』建設經驗交流會在大慶召開期間,來自全國各級法院的代表120餘人現場參觀了該院立案信訪窗口,最高院副院長景漢朝同志給予高度評價。2011年,為有困難的當事人提供司法救助,緩交訴訟案件18件,免交訴訟1984件,4.96萬元。

  二是推進審判改革,促進司法公正。全力推進審判流程、立案調解、司法輔助、刑事案件廉政告知、申請執行人聯系會、上訴復核等審判方式改革,形成了『大立案、大調解、大輔助、大執行』工作格局,提高了效率,促進了廉潔,保證了公正。案件訴率同比下降1.7個百分點,重審改判率同比上昇0.17個百分點。充分發揮六調聯動機制作用,去年全年移轉案件521件,發《處理糾紛調解函》27份,民商事案件同比下降19%,優化了全區經濟發展環境,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強化『調解優先,調判結合』原則,民商事案件調撤率71.9%。全年有1954起案件實現了當日立案、當日結案,無一申訴、無一上訪,自動履行率96%,提昇了審判,極大減輕了當事人訴累。全力推進量刑規范化改革,統一量刑標准,規范量刑程序,刑事案件質量大幅提昇,刑事案件上訴率同比下降2個百分點,重審改判率同比下降0.5個百分點,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案件調解結案率達96%,實現了刑事審判在陽光下運行。案件質效大幅提昇。

  三是堅持能動司法落實調解優先。努力踐行司法為民宗旨。『便民』審判。堅持辦案程序集約化、審理時限固定化、法庭服務服優質化。實行『一條龍』立案方式,嚴格規定了各個審限環節的時間限制,有效避免了久拖不決現象,審限內結案率始終為100%。三個派出法庭均開展了預約立案、上門開庭,雙休日辦案活動。『和諧』司法。認真落實『調解優先,調判結合』的指導方針,推行了『三調解』、『三必調』工作法,即庭前調解中心調解。庭中承辦法官調解,庭後分管院長和庭長調解;矛盾易激化案件必調,集團訴訟案件必調,有上訪苗頭案件必調,民商事案件調解結案率60%左右,上訴率下降3個百分點,發改率下降0.4個百分點。『親民』舉措,把司法人文關懷落實到審判工作的各個環節。立案環節,主動向當事人送達保全提示、申請調取證據提示、訴訟風險提示,方便了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針對弱勢群體法律知識少、舉證難的實際情況,立案時送達『申請調取證據提示』,指導當事人舉證,避免了有理打不贏官司的問題。

  四是狠抓從嚴治院,實現科學管理。把嚴格管理作為提昇審判質效、提昇隊伍素質、提昇法院形象的有效手段,堅持從嚴治院不放松。完善機制。進一步完善了涵蓋隊伍建設、審判管理、案件質量等法院全部管理體系。落實獎懲。實施了以目標管理考評、卷宗質量查評、信訪案件通報、流重落實通報、調研宣傳通報、質量差錯案件通報、上訴及再審通報、違法違紀通報8項經常性考評通報機制為主要內容的乾警業績考評機制,做到了各項工作都有檢查、有通報、有講評、有獎懲,形成了日考核、周公示、月獎懲的經常性管理機制。嚴抓廉政。執行工作建立了『申請執行人聯系會制度』,每月25日召開由院長主持,執行乾警和申請執行人參加的聯系會,申請執行人如認為案件或其他不作為情形的均可參加聯系會,實現了當事人與執行官之間的面對面監督,院領導對執行乾警的面對面考核。從嚴治院,實現了司法便民司法利民司法護民,推動了法院工作的深入開展。

責任編輯:強銳